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新聞資訊

實事踐初心 服務暖民心

四川省自然資源廳“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進行時

朱虹
2021年12月16日15:18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建設審批用地系統。四川省自然資源廳供圖
建設審批用地系統。四川省自然資源廳供圖

“過去住在山上,到最近的醫院都要幾個小時,我都不敢生病。現在如果身體不舒服,幾分鐘就能找到醫生給我看。”從被稱為“懸崖村”的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阿土列爾村搬進縣城旁邊的沐恩邸社區后,40多歲的吉覺幾伍感到生活越來越方便。

和懸崖村一樣,通過易地扶貧搬遷,在涼山還有7.4萬戶、35.3萬人。更讓他們感到開心是,今年5月,他們拿到了和城裡人一樣的“房本”,實現了從“村民”到“居民”的身份轉變。這些只是四川省自然資源廳推進“我為群眾群眾辦實事”的縮影。

今年以來,四川省自然資源廳立足主責主業,著眼基層一線,聚焦群眾需求,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使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夯實鄉村振興基礎

“在村裡打工,一年能掙3萬元,還能照看孩子。”最近,四川省瀘州市敘永縣麻城鎮高橋幼兒園開了一場家長會。中班40多個孩子,來了30多位媽媽,麻城鎮雙橋村村民李大非是其中之一。

敘永地處烏蒙山區腹地,自然條件惡劣,基礎設施薄弱,貧困發生率曾經高達30%。5年前,因為生育女兒,在浙江打工的李大非回到雙橋村,但家庭收入卻直線下降。

今年,四川省烏蒙山土地整治項目建設實施完成,李大非在家門口就能打工,這讓她感到很開心。四川省烏蒙山土地整治項目惠及約23萬貧困人口,近8萬貧困人口直接受益,讓越來越多的群眾在家門口就實現了打工的夢想。

和李大非一樣,巴中市巴州區梁永鎮宏福村村民程宗勇至今難掩心中的喜悅之情:“搬進了新房,拿到了紅本本,這心裡更踏實了,生活也有了新盼頭。”針對部分搬遷群眾產權意識不強、登記意願不高等問題,相關部門主動靠前服務,攻堅克難,構建“政府領導、部門協同、群眾參與、統籌推進”的聯動機制,通過召開“壩壩會”、入戶走訪等方式,廣泛開展政策宣傳講解,切實提高不動產登記發証在群眾中的知曉度和認可度,提前一月全面完成登記頒証36萬余個,將“放心証”送到老百姓手上,讓搬遷群眾吃上“定心丸”。

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基礎上,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四川省自然資源廳印發《關於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通知》,從堅決守住耕地紅線、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引領作用、保障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用地、用好用活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挂鉤政策、持續深化土地制度和行政審批改革、統籌推進生態保護修復、大力提升地質災害綜合防治能力、加大礦產資源保障力度、繼續做好定點幫扶工作、進一步提升服務效能等方面明確要求、壓實責任,讓回鄉青年有盼頭、投資人有甜頭、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

應對汛期自然災害踐行“人民至上”

“太嚇人了,如果沒有‘雙保險’,后果真不堪設想。” 回憶起今年8月29日的那場滑坡,南充市營山縣望龍湖鎮涼風社區3組的地質災害隱患點監測員易朝軍仍心有余悸。

8月29日7時,南充市營山縣望龍湖鎮涼風社區3組書房滑坡隱患點復發,規模75萬立方米,造成13戶104間房屋損毀,直接經濟損失450萬元。因自動化監測設置預警及時,提前避險轉移全部受威脅群眾19戶37人,避免了13戶22人因災傷亡。而易朝軍說的“雙保險”就是“人防+技防”,這是今年四川省地質災害成功避險典型案例之一。

今年以來,面對16輪強降雨過程及秋汛偏早偏重長的復雜嚴峻防災形式,四川省自然資源廳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全力以赴抓好地質災害防治民生實事。截至11月底,四川省累計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風險3級(黃色)及以上預警5633次,避險轉移90.3萬余人次,發生地質災害2153起,實現成功避險76起,1813人避免因災傷亡。

與此同時,四川省扎實推進災后恢復重建和志願服務行動:加快推進2020年暴雨洪災災后恢復重建地災防治項目,全面完成20個應急排查及安置點評估、2044處群專結合監測、181處清淤加固、440處排危除險、1893戶避險搬遷﹔在全國率先探索地災防治志願服務行動,建立志願服務隊伍3000余支,招募、儲備志願者7.5萬余人。突出重點區域,部署開展176個地質災害易發縣的地質災害風險調查評價,實現地質災害易發縣全覆蓋﹔完成15個受威脅重點縣城地質災害風險管控調查評估工作﹔全面完成60處重大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和600戶地質災害避險搬遷。

在深化政務服務改革中便民利民

9月,四川省自然資源廳收到一封來自宜賓市三江新區黨工委的感謝信。原來,該區創新啟用的建設用地智能審批和管理系統報批的建設用地,從系統接件到辦結取得用地批復僅用了19個工作日,切實保障了三江新區動力電池、汽車零部件等市級重點項目用地。

今年6月,四川省建設用地智能審批和管理系統正式上線,系統充分運用雲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首次建立了智能化審查規則庫,“一鍵審查”功能,讓土地審批變得更加精簡高效。

此外,四川省自然資源廳還建成四川省不動產登記政務一體化接件平台等系統,整體提升全省不動產登記“一網通辦”和便民服務水平﹔加強與公安、住房城鄉建設等門的信息互通共享,實現不動產登記交易繳稅“一窗受理”,推動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不動產登記﹔實現異地商品房預售和抵押涉及的不動產預告登記、不動產登記資料查詢、不動產抵押登記“跨省通辦”。不動產一般登記、抵押登記辦理時間由法定30個工作日壓縮至4個工作日內和1個工作日內,預告登記、查封登記等業務實現即時辦結,生成電子証照1600萬余本,用心用情滿足群眾“一站式”辦理需求。

“現在足不出縣,就可以進行建設項目壓覆重要礦產資源自助查詢服務。”美姑縣一位礦業公司的負責人稱,在進行建設項目壓覆重要礦產資源自助查詢前,他隻需要在四川省自然資源廳網站下載四川省自然資源金土工程報盤軟件完整版,按照報盤軟件格式和內容要求制作電子文檔並刻錄光盤后,上傳信息即可。“這極大地簡化了建設項目壓覆重要礦產資源查詢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責編:羅昱、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