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政商動態

“生態福地 大美小城” 一個西部小縣的勇氣和底氣

2021年12月08日17:24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茶鄉綠道,四川省成都市蒲江縣成佳鎮。蒲江縣委宣傳部供圖
茶鄉綠道,四川省成都市蒲江縣成佳鎮。蒲江縣委宣傳部供圖

2021年10月,四川蒲江縣召開的黨代會提出了一個發展目標:生態福地,大美小城。

對於蒲江來說,這一目標是具有深意的。

在很多人眼裡,蒲江有兩個特點:一個是生態環境優美、生活舒適安逸的新鄉村﹔一個是城市面貌相對陳舊、品質亟待提升的老縣城。

如何持續鞏固新鄉村的發展態勢,並有效提升老縣城的生活品質?蒲江人期待“生態福地,大美小城”的發展目標,能為經濟體量較小、財政資金薄弱的蒲江探索出融合“生態”和“幸福”兩篇文章的解答之道。

放眼全國,像蒲江這樣的縣並非少數。這一“小”目標的實施,或許也能為它們的未來發展提供有價值的“蒲江經驗”。

新農村之“美”和老縣城之“痛”

11月17日下午,“有朵雲”咖啡館的庭院內,店裡的客人慵懶地靠在椅子上,喝著咖啡聊著天,愜意地享受著冬日暖陽。

這些客人中,有的來自距此90公裡的成都,有的就是本地村民,還有的來自1000公裡以外的大城市。他們來此的目的基本相同:享受明月村“詩一樣的生活”。

咖啡館的主人阿野是個詩人,幾年前從北京來到這裡,成為明月村的新村民,看中的就是這裡的恬靜安逸。

如今的明月村,道路平整、生態優美,還有咖啡館、書館、博物館以及各類藝術館,還有自己的鄉村研究社以及詩刊出版物,吸引了來自台灣、北京、上海等城市的40多位新村民落腳、扎根,每年慕名而來的游客數以萬計。

2020年,明月村本地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25000元,遠高於全國17131元的平均水平。

像明月村這樣環境優美、生活富足的新農村,在蒲江還有很多。數據顯示,2020年,蒲江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5805元。這一數字意味著,經濟總量在成都隻能倒數的蒲江,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卻能排名前10。

在鄉村振興中,蒲江人給出了“蒲江經驗”。

然而,新鄉村之“美”,難掩蒲江這座千年古縣的老城之“痛”。

雖然蒲江縣202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已達39016元,位列成都第7。但作為農業縣,蒲江長期形成的“民富縣窮”為蒲江縣城的發展造成了現實制約。

10.9億元,這是蒲江2020年的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不足成都全市1%。

對此,蒲江人並不諱言。在黨代會報告中,蒲江坦言“城市建設還相對滯后”“大力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質仍然是我們亟待補齊的短板”“公服供給水平不高”“更好地為全縣人民提供優質公共產品,仍然是我們持續努力的方向”。

正是這樣清醒的認知,蒲江勇敢地喊出了“生態福地,大美小城”,也喊出了蒲江人的普遍心聲。

“小城”的勇氣和“大美”的底氣

將“小城”作為目標是需要勇氣的。

西南財經大學西財智庫總裁湯繼強對蒲江十分熟悉,完全認同蒲江的新發展定位。他認為,蒲江“小城”的目標低調務實、切合實際。

現實條件決定了蒲江的“小”——面積隻有583平方公裡,僅為成都的4%﹔常住人口25萬余人,僅為成都1.2%。蒲江的“小”還體現在經濟和人口增速上,2020年其GDP為178.18億元,僅佔成都的1%﹔過去十年,人口隻增長了16001人……

從城市發展規律的角度看,蒲江似乎也很難成為大都市。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的《2035城市發展新格局》認為,未來十五年能夠持續增長的城市將隻有100~150城,其余城市將會“瘦身健體”,向“小而美”發展。身處西部的小縣蒲江,在未來一段時間仍將受到超大城市成都的虹吸影響,很難躋身150城之列。

從蒲江的現實基礎看,顯然不可能成為中心城市。上海交通大學教授陳憲認為,“對蒲江來說,這個定位非常精准。這個縣非常有眼光!”在他看來,蒲江提出的“小城”應該是空間疏密有度、風貌獨具特色、城市功能布局合理、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完善的“小”而“美”。

這與蒲江的未來藍圖不謀而合。在蒲江的目標中“大美”是“小城”的定語。

如果說“小城”目標展現的是蒲江正視自己的魄力,那麼“大美”則彰顯著其自信的底氣。

蒲江“大美”的底氣來自於其優越的生態本底。倘是清晨,朝霞初顯,大雪塘等雪峰漸次呈現,你一定會被眼前的美景驚艷。

素有“綠色蒲江·天然氧吧”之譽的蒲江森林覆蓋率已達66.97%,居成都第一,不僅有花團錦簇的石象湖、郁郁蔥蔥的成佳茶鄉,還有可賞花品果的櫻桃山,在“三山夾兩河”中可謂山環水繞、綠意盎然。

蒲江還是宋代理學家魏了翁和抗日名將李家鈺的故鄉,“千年古縣”人杰地靈,已作為國家文旅部“世界最佳旅游鄉村”向聯合國進行推薦。

“大美小城”合而為一。蒲江的目標是尊重自然、綠色發展,走的是一條蜀風雅韻、秀美雅致的差異化發展之路,打造的是親切宜人、干淨清爽、獨具特色的新未來。

“生態”的初心和“福地”的信心

蒲江並不滿足於一個“大美小城”,還要做“生態福地”。

蒲江作為“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的成都的衛星城,必須扛起的責任和擔當。

何為“生態福地”?蒲江縣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認為就是要大力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

蒲江有著非常好的基礎,全國首批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四川首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四川省全域旅游示范區、省級生態旅游示范區……蒲江的榮譽簿上書寫的滿是“生態文明”,也彰顯出蒲江綠色發展的生態“初心”。

蒲江始終認為,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如今,山清水秀生態美已成為其金字招牌,蒲江人認為“這是蒲江最大的財富”,這也是蒲江“福地”的信心。

對於如何推動生態價值轉化、將“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蒲江是有成功經驗的。

提到成功經驗,就不得不提兩河村。2020年,兩河村人均純收入已達36500元,遠超成都平均水平。從當初的縣級貧困村,到如今遠近聞名的富裕村,兩河村可以說是蒲江依托生態本底、促進生態效益轉化為經濟效益的一個典型。

在兩河村致富的道路上,柑橘功不可沒。“我們的柑橘肉厚汁水多,賣得非常好!”兩河村黨支部書記姚慶英談起柑橘滿是自豪,她說,村裡的16000多畝果園全部採用有機肥,生態環保,漂亮又好吃,遠銷全國各地,可以說是供不應求。

在蒲江縣,這樣的水果還有45萬畝,也撐起了價值400多億元的三大“地標”(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蒲江雀舌”“蒲江丑柑”“蒲江獼猴桃”。

與很多地方不同,蒲江水果種植並非靠天吃飯,“創新”是他們的法寶。2021年,蒲江獲評全國農業社會化服務創新試點縣,從源頭的果品改良、新品研發,到加工運輸、倉儲物流,在全國率先推進有機產品認証示范縣建設,已基本建立起全過程的水果質量追溯體系,從源頭確保水果品質。

如今,“蒲江水果”不僅以新品多、口感好、市場俏遠近聞名,也讓蒲江成為西部水果走向全國的集散地,同時還讓越來越多的蒲江人走出成都,將“蒲江水果”種在了其他省市的果園裡。

日前,蒲江正式獲批全國首批農業現代化示范區,也是成都唯一獲此殊榮的示范區。

農產品增收並非蒲江“生態福地”的唯一目標。近年來,蒲江還大力提升大地景觀和人文景觀,建成了茶文化、櫻桃觀光、柑橘觀光園等旅游景區,涌現出成佳茶鄉4A景區、明月村、鐵牛村、麟鳳村等一大批全國聞名的鄉村旅游目的地,正在加快建設田園生態商務區,讓“農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農房變客房、產品變禮品”成為現實。

滿懷著“生態”的初心和“福地”的信心,蒲江的目標就是讓更多“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成為令人更加憧憬向往的“生態福地”。

“幸福”的雄心和“品質”的決心

對於“生態福地,大美小城”,蒲江有著更為清晰而具體的表述:生態屏障安全牢固、生態環境宜居舒適、生態價值轉化高效的生態福地,生態空間山清水秀、城鄉形態獨具特色、城市品質更有魅力的大美小城,不僅要宜居宜業,還要宜創宜游。

面對“生態”和“幸福”兩篇文章,蒲江想要走出一條生態文明建設與縣域經濟發展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新路子,讓民更富、縣更強、城鄉更繁榮。

在實現路徑上,“八大行動”則體現出蒲江的決心。具體來說就是:生態價值提升行動、現代農業提升行動、工業發展提升行動、全域旅游提升行動、城市建設提升行動、城鄉環境提升行動、民生福祉提升行動、黨建引領提升行動。

“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自然和生態環境”“清爽蒲江城、幸福蒲江人”“構建15分鐘公共綠化圈”“讓群眾更好享受到城在林中、綠在城中、花在眼中、家在園中的幸福生活”“努力讓群眾的錢袋子更鼓”“讓群眾盡享文明成果”“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樣子”……翻看“八大行動”,這一個個帶著溫度的語句,無不體現出蒲江追求“生態”“幸福”的主線和決心。

蒲江人說,他們就是要以對歷史、對城市、對人民負責的態度,在發展中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讓“生態福地”更加實至名歸。

夕陽下,剛剛建好的河濱公園內,市民三五成群地享受著小城晚飯后的休閑時光,也憧憬著未來生活的美好。而順著河濱公園一路延伸的通道上,蒲江的美好生活圖景也正漸次展開。

而蒲江提出的中長期目標——“力爭到2035年,基本建成具有區域輻射力和全國影響力的國際化門戶口岸城市,經濟發展質量躋身全市前列,生態環境質量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宜居宜業宜創宜游的生態福地、大美小城全面彰顯”和“到本世紀中葉,成為生態宜居、生活富裕、全齡友好的公園城市樣板,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蒲江”,則承載著更多蒲江人以及新蒲江人的未來夢想。(韓利)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