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從先行先試到勇當標杆 四川競逐“雙碳”新賽道

2021年09月22日07:12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編者按:

“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我們的承諾擲地有聲,我們的決心有目共睹。

“雙碳”是一場“大考”。如何節能減排,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是各行各業必須面對的重大課題,也是時代賦予的責任與使命。

“雙碳”是一座“路標”。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路徑之選,資源高效利用、綠色低碳轉型的方向之變,讓新發展理念的踐行堅定不移,高質量發展的征程行穩致遠。

在這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中,作為清潔能源大省的四川,有哪些優勢和短板?該如何找准定位、擔當使命,為國家“雙碳”目標的實現貢獻最大力量?即日起,人民網四川頻道推出專題報道《四川談“碳”這一年》,解讀四川“碳能量”,探尋四川“碳機遇”,敬請關注。

 

聚焦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四川這一年來持續刷屏。

9月7日,中國首屆數字碳中和高峰論壇在成都舉行。這場由國家網信辦、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和四川省人民政府作為指導單位的論壇,探索如何利用數字化手段實現“雙碳”目標。

就在不久前的7月16日,2021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四川行暨碳達峰碳中和院士專題對接會在成都舉行。當天,羅平亞、劉人懷、多吉、石碧、陳學庚、王玉忠、王琪、康振生、鄧建軍9名中國工程院院士圍繞探索綠色發展機遇分別進行了發言。

在頻繁向外界借腦借智,全力破題“雙碳”的同時,清潔能源資源豐富的四川盆地也不斷展現自身“天賦”:2020年最后一個月,中石油西南油氣田在四川建成了中國西部首個產量破300億立方米的大氣區﹔今年6月28日,金沙江白鶴灘水電站首批機組安全准點投產發電,這項打破多項世界紀錄的超級工程是當今世界在建規模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水電工程。

西博會上,中國石油“油、氣、氫、電、非、光伏”多位一體綜合能源服務站正式“亮相”。曾宇攝

這些頻頻刷屏的大事件,都可溯源到2020年9月22日。這一天,中國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此后,碳達峰、碳中和被寫入2021年全國兩會期間通過的“十四五”規劃綱要。

碳達峰、碳中和既是中國向世界作出的一個庄嚴承諾,也是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現代化進程的必由之路。而四川需要在這一偉大進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貢獻自己的力量。

先行先試的探索與思考:要發揮優勢,更要敢於破題

今年召開的四川省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推進會上透露,“十三五”期間,四川碳排放總量快增態勢已基本扭轉,碳排放強度顯著下降,碳排放總量一直穩定在2.8億噸左右,人均碳排放為3.2噸,是全國最低的兩個省份之一。

2020年10月23日,四川特高壓線路±800千伏錦蘇線航拍。 陳翔攝

走在成都街頭,稍微留心一下,會發現不少打著四川能投Logo的垃圾運輸車輛。作為投資范圍甚廣的省屬國企,四川能投布局最多的還是能源領域。其中,四川能投節能環保投資有限公司就承擔著垃圾焚燒發電、環衛一體化、城市熱力服務等責任。日常的生活垃圾,經地磅稱重后卸入垃圾庫進行堆體、瀝水、發酵,然后送入焚燒爐內高溫焚燒。焚燒產生的高溫煙氣將余熱鍋爐的水加熱成蒸汽,驅動汽輪發電機組發電。

“目前我們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運營的有9個,在建的有3個,公司日處理規模9800噸/天。按照年運行8000小時計算,公司節約標煤55萬噸/年,減排二氧化碳137萬噸/年。”該公司辦公室主任方龍介紹,公司成立於2015年,算是較早布局該產業的公司。

在成都理工大學的校園內,該校副校長黃琦結束了2個月的暑假,正忙碌於新學期開學工作。“其實暑假也沒休息幾天,在貴州、北京等幾個省市連續出差。”黃琦是四川省清潔能源小組的負責人,也是四川省電力系統廣域測量與控制重點實驗室的負責人,除了忙學校的工作,他的時間都用在了清潔能源的研究上。而在距離他辦公室30公裡的興隆湖,一處視野最好的位置,坐落著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常駐成都的副院長高文勝,是黃琦在清華大學時的師兄。師兄弟同為四川省清潔能源的發展出力,也是一段美談。

除了在產業和人才上的提早布局,四川的優勢還體現在創新機制上。

林草碳匯是建立市場化生態補償的重要途徑和推動綠色低碳生活的主要方式。早在2019年,四川就在全省規劃建設了5個林草碳匯發展片區,並規劃成立省級林草碳匯專家指導委員會,組建四川省林草碳匯研究所,試點探索區域性林草碳匯交易機制,鼓勵高耗能高排放企業購買林草碳匯履行減排義務等。

在四川天府新區,“天府智慧能源大腦”1.0版上線試運行,將通過分析能源大數據,為新區管委會及相關企業提供碳足跡追蹤、碳達峰碳中和分析、降碳策略建議、清潔能源供給、降碳綜合服務等一系列服務。

同時,四川在全國率先制定基層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指南,常態化開展降碳形勢預警,將碳排放約束性指標納入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省政府目標績效等評價考核體系,持續開展降碳評價。

川渝第三通道四川段最后一相銀線飛跨沱江,為全線貫通打下堅實基礎。 彭少博攝

全國首批碳中和債券、全國首單區縣級碳中和綠色中期票據、“碳惠天府”綠色公益平台等新場景、新業態,更是為四川各地推動碳達峰、碳中和提供了新的方向。

巧合的是,9月7日,在中國首屆數字碳中和高峰論壇召開的同時,第十九屆中國西部海外高新科技人才洽談會也同期舉行,5名諾獎得主、36名海內外院士齊聚蓉城。

兩個盛會同一天召開,似乎昭示著四川要在“雙碳”賽道上以創新驅動“領跑”。

搶抓機遇的底氣和謀略:勇當標杆,還要服務全國

“雙碳”也是一次從經濟發展、產業布局到群眾生活習慣的深刻變化。面對這樣的深刻變化,四川如何應對?

火鍋是四川人的最愛。成都蜀大俠火鍋創始人江俠沒想到自家的火鍋店會和“高大上”的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有了交集。“我們進行了火鍋店電氣化改造的嘗試,從顧客的反應來看,整體還不錯。自從換成電火鍋后,火候好調控、干淨整潔、油煙味少……是顧客給出最多的點評。”在江俠眼裡,碳排放量減少多少無法統計,但從燒氣到用電,“開火”的成本下降了60%卻是實實在在的。

仁壽川能環保能源有限公司,建設總規模日處理垃圾量1200噸。項目年運行時間不少於333天,日發電量可達43.2萬度環保電力。張化雨攝

據統計,目前,成都已推動超過1萬家火鍋店使用“電火鍋”,約佔全市火鍋店的70%。僅此一項,年替代電量就達到8.37億千瓦時,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71萬余噸。

在成都三環路外的家居企業麗維家展覽館內,以低碳材料楠竹制做的竹制家具正成為新寵。這家企業的創始人周宇翔認為,未來家具企業將在“低碳環保”上拉開差距,提早謀劃低碳環保產品才是未來立於不敗之地的關鍵。

百姓生活隨著“雙碳”悄然改變,產業發展則要迅猛得多。

中石油西南油氣田在四川盆地建成西部首個300億大氣區的同時,另一個數據也提上案來:四川和重慶成為我國氣化率最高、用氣范圍最廣的地區之一,川渝地區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佔比為16.4%,遠高於8.3%的全國平均水平。這為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提供了強大的能源支持。

9月6日,中石油四川銷售公司在郫都古城加油站擴建加氫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通過審批。作為中國石油在川首座加氫站項目,其獲批是這家銷售成品油為主的企業為迎接“雙碳”做的轉型努力。該公司投資計劃處處長陳亮說:“這個項目主要為2022年第31屆成都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所使用的燃料電池公交車服務。”

6月21日,雅中—江西±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全面竣工投運,這是四川第四條特高壓外送通道。至此,四川電網跨省外送能力將由3000萬千瓦提升至3800萬千瓦。目前,四川已累計外送清潔電力超過1.1萬億千瓦時,助力全國碳減排。此外,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正在建設中,而白鶴灘—浙江±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也將規劃建設。

四川鎖定“高質量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和先進水平的沿江清潔能源走廊和產業集群”這一目標,除發展水電外,將規劃建設金沙江上游、金沙江下游、雅礱江流域、大渡河中上游4個風光水一體化可再生能源綜合開發基地,到2025年底建成光伏、風電發電裝機容量各1000萬千瓦以上。

位於遂寧的龍王廟組氣藏是迄今為止中國最大的海相碳酸鹽岩整裝氣藏。彭剛攝

這些“四川造”清潔能源,將為我國調整能源結構、實現“雙碳”目標作出最直接的貢獻。

四川在“雙碳”領域的作為遠不止於此。除了在清潔能源上“開疆擴土”,圍繞“雙碳”帶來的新機遇,四川也全面出擊。

應用於白鶴灘水電站的單機容量百萬千瓦機組、應用於福清核電站5號機組的“華龍一號”核能汽輪發電機……這些“國之重器”都在東方電氣研發生產﹔

在國內最早研制、生產多晶硅的樂山市,已構建起“硅料—切片—電池—組件—系統集成”光伏全產業鏈﹔

成都市淮州新城吸引了總投資200億元通威太陽能金堂基地項目等眾多光伏項目,朝向千億級光伏產業集群邁進……

通過早謀劃、早布局、早發展,與新能源密切相關的重大裝備制造業、光伏新材料產業、節能環保產業等已在四川形成相對完備的產業鏈,具備了服務全國“雙碳”目標的能力。

諸多新經濟增長點也在川蜀大地上醞釀。

東方電氣開工建設氫能產業園,打造西部氫能高端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園區﹔

宜賓市與寧德時代簽署全方位深化合作協議,打造全球最大動力電池生產基地﹔

凱盛(自貢)新能源太陽能新材料一期項目在自貢投產點火……

減排降碳爭當全國標杆,產業統籌把握發展機遇,四川步步緊隨碳達峰、碳中和發展節拍。

今年6月召開的四川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決定將碳達峰、碳中和全面融入四川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空間規劃、區域規劃和專項規劃,在全省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綠色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綠色低碳技術創新體系、綠色低碳政策和市場體系,提升生態系統碳匯增量。

隨著《四川省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制定完成,預計將有更多新體系新機制新模式涌現,激發新一輪低碳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為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台階貢獻力量。(陳諾言 房金)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