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五大經濟區“十四五”規劃出爐

9月17日,記者從省發展改革委獲悉,四川省五大經濟區“十四五”規劃已於日前發布。這五大規劃分別是:《成都平原經濟區“十四五”一體化發展規劃》《川南經濟區“十四五”一體化發展規劃》《川東北經濟區“十四五”振興發展規劃》《攀西經濟區“十四五”轉型升級發展規劃》《川西北生態示范區“十四五”發展規劃》。
五大經濟區的“十四五”規劃各有特色。
成都平原經濟區、川南經濟區的規劃強調“一體化發展”。“十三五”期間,成都平原經濟區經濟總量達2.95萬億元,佔全省比重超60%﹔川南經濟區經濟總量達7884億元,佔全省比重提高到16.2%,年均增長7.5%,增速居五大經濟區首位。根據規劃,到2025年,成都平原經濟區經濟總量力爭突破4萬億元,成為全省高質量發展活躍增長極﹔川南經濟區經濟總量將達到1.1萬億元,邁上萬億元台階,打造成為全省第二經濟增長極。
川東北經濟區的規劃強調“振興發展”,其發展定位中專門強調打造“川陝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示范區”,圍繞革命老區振興發展,健全新時代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長效普惠性扶持機制和精准有效差別化支持機制,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培育壯大特色產業,弘揚傳承紅色文化,努力走出一條新時代川陝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新路子。
攀西經濟區的規劃強調“轉型升級”。其中,2025年的目標專門指出,經濟區內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特色優勢產業集群培育壯大。“一區三地”的發展定位,打造國家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全國重要的清潔能源基地、現代農業示范基地、國際陽光康養旅游目的地,都是對發展目標的進一步落實。
五大經濟區中,川西北生態示范區唯一沒有提出經濟總量目標。規劃對其發展目標設定為:到2025年,生態文明建設、生態產業發展、基本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達到更高水平,建成全國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典范,為全國碳達峰、碳中和作出積極貢獻。“十四五”期間,川西北生態示范區將打造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國際生態文化旅游目的地、現代高原特色農牧業基地、國家重要清潔能源基地。(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李欣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