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四川

首批川渝互派年輕干部結束互派 他們收獲了啥

2021年09月21日07:50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互派工作,讓“1+1>2”

  “離別季,難道再見。一家親,后會有期!”9月11日,結束為期一年在重慶的工作,省經信廳規劃與產業政策處副處長張鐘月在微信朋友圈寫下感言,並配有上下班路上的街景、工作場景以及和重慶同事參加活動的照片。“過去一年的工作生活經歷都濃縮在這幾張照片中了,還有一生難忘的‘川渝情’。”張鐘月說。

  去年,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包括張鐘月在內的51名四川干部和50名重慶干部開展了互派。日前,首批互派干部已結束相關工作。

  首批互派干部在推動“雙圈”建設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又從互派工作中收獲了什麼?

  談經歷

  用“實干”推動“雙圈”建設

  “有一種責任叫作奮斗,有一種情懷叫作擔當,有一種情感叫作感謝。”9月14日,首批川渝互派年輕干部挂職總結暨第二批動員會上,挂職重慶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的四川赴渝工作隊領隊李明騄有感而發。

  回顧過去的一年,李明騄認為,互派干部們用“實干”推動了“雙圈”建設。

  “重大規劃方案編制方面,互派干部參與7項國家部委編制規劃,13項兩省市共同編制規劃或建設方案編制工作進展順利﹔重大平台建設方面,互派干部全面深度參與並牽頭編制完成6個平台方案﹔重大項目建設方面,67個川渝合作共建重大項目建設有序推進。與此同時,互派干部圍繞產業合作、民生事務通辦、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等合作共建事項開展調查研究,並在自貿試驗區、科創中心、商業發展等方面形成一系列工作方案和規劃。”李明騄介紹,推動“雙圈”建設第一年,互派干部將“摸著石頭過河”與頂層設計緊密結合,夯實川渝協同發展的基礎,產生了“1+1>2”的效應。

  資陽市婦聯副主席李祖蓉在重慶市大足區挂任政府辦副主任一年。在她看來,互派是一次見証戰略變策略、思路變出路的經歷,如何把國家戰略部署細化、具體化是互派干部思考探索的重點。“資陽、大足兩地需加大協作,推動中部崛起,我有幸參與《共建資陽大足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總體方案》《資陽大足文旅融合發展合作備忘錄(2021—2023年)》等文件的制定,同時思考撰寫了《關於規劃建設大足安岳旅游大道的建議》。”李祖蓉說。

  互派期間,張鐘月與重慶經信委相關同志“互換”崗位。她認為,在推動產業協同發展方面,這樣的“換位”起到“黏合劑”作用。

  “推動‘雙圈’建設,產業協同是重點也是難點,因為兩地既有合作又有競爭。互派干部的工作讓兩地加深了解、加大交流與合作,有助於推動產業發展同向發力。”張鐘月介紹,互派期間,她參與撰寫川渝制造業高質量協同發展的理論文章,參與制定《川渝汽車產業產業鏈供應鏈協同工作方案》,並參與舉辦成渝地區八方協同建設先進裝備制造產業集群大會、中國(成渝)美食工業博覽會等活動,“這些都是推動兩地產業協同發展的務實舉措。”

  談收獲

  格局更大、干勁更足

  離開工作一年的辦公室,重慶高新區石板鎮黨委副書記、鎮長胡怡將厚厚兩本筆記本以及有“成都高新”標識的公文袋裝進行李箱。過去一年,他在成都高新區經濟運行局任副局長,“互派有歸期,悟學無窮期。這兩本筆記本記錄有工作的點滴,更有滿滿的收獲。”

  不止胡怡,談及一年經歷,“收獲滿滿”是互派干部們多次提及的感受。

  “互派年輕干部到川渝建設的‘主戰場’,也是一次‘大練兵’。”挂職四川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的重慶來川互派工作隊領隊陳德川表示,推動“雙圈”建設是歷史賦予川渝年輕干部的重任,首先必須抓好學習。他介紹,首批赴川互派干部不僅在工作一線學,還積極開展“微課堂”25次、共享學習資料近300篇,在干中學、學中悟。

  “這一年,打開的‘腦洞’很大。成都高新區業態場景的塑造、新經濟產業的迸發、優質高效的服務等,都值得學習借鑒。”回到重慶這幾天,胡怡已在計劃召開座談會,與同事們分享成都經驗。“不僅是先進經驗的分享,還有理念的更新。希望把成都高新區對標對表一流、主動擔當負責的‘創業’基因根植到我現在工作的地方。”

  在重慶生活工作一年,李祖蓉感覺自己干事創業的勁頭更足了。“重慶干部你追我趕,滿懷創業激情,讓我深受感染。互派經歷讓我們在調查研究、攻堅破難、執行力等方面得到實踐鍛煉。我將保持這股干勁,更好地完成今后的工作。”

  張鐘月覺得,互派期間自己最大的收獲是視野格局得到拓展,會跳出自己的崗位從不同維度來思考問題。比如,在推動“雙圈”建設工作中,第一想法都會是“協同”“一盤棋”,而不是各自為政。“我將繼續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把兩地的好經驗、好做法轉化到實際工作中,推進制造強省建設。”(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任鴻)

(責編:羅昱、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