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綿竹:以“特色民宿”為筆 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

七月,溫煦的夏風拂過綿竹大地,藍天白雲下,鱗次櫛比的特色民宿成為無數游客的“詩與遠方”。
近年來,四川省綿竹市緊抓鄉村旅游發展機遇,依托旅游資源優勢,擦亮生態底色,大力發展民宿產業,一批生態宜居、環境優美、獨具特色的民宿吸引無數游客紛至沓來,激活了鄉村振興“一池春水”。
特色民宿引客來 “美麗經濟”助振興
夏日,坐落於九龍鎮棚花村半山腰的“夢裡·闌珊處”民宿,東窗半開。抬眸遠眺,青山含黛,田疇如畫。“茗香”“看山”“扶琴”等客房名字,盡顯主人對詩意生活的無盡向往。“避開擁擠的人群,享受寧靜的生活,很自在。”在游客江楓的眼裡,兒時的小院、夢中的家園就在眼前。
去年,民宿業主孟海林瞄准棚花村依山傍水的地理位置,開辦了“夢裡·千百度”民宿,憑借周到的服務和美味的特色菜品,積攢了一批回頭客。緊盯游客的需求變化,今年年初,他又流轉了當地村民在半山腰的閑置房屋,打造了“夢裡·闌珊處”。該民宿集觀賞、休閑、互動、音樂、吃住為一體,在虫鳴蛙聲中入眠,於竹林鳥叫中蘇醒,滿溢悠然清新之意,一時火爆至極。
一條蜿蜒在青山間的“碧綠江水”——滿目蒼翠的千畝竹海、錯落有致的特色民宿,繪就了廣濟鎮雲蓋村賞心悅目的旅游畫卷。
在“方正之間” 民宿,業主曾維瓊正熱情地招呼著遠道而來的客人。“入伏以后,不少客人紛紛打電話預訂房間,客人是一波接一波。”曾大姐做夢都沒想到,自己看慣了的地方,對別人竟有那麼大吸引力。今年“五一”假期,她對庭院再次進行了提檔升級,以“高顏值”迎接游人。
夏日傍晚,涼風習習。上千名游客齊聚河灘上,或是休閑納涼,或是載歌載舞,愜意地享受著多姿多彩的夜生活。如今,雲蓋村以“特色景致、淳朴民風”為主打的民宿經濟正在迅速崛起。放慢著城市節奏,改變著鄉村面貌,一場人與自然演繹的“回歸”式融合,成為了它的旅游亮點。
走進清平鎮鹽井村,青石花牆、碎石小道,一步一景,一院一世界。村民充分整合當地生態、文化和旅游資源,融入鄉村生活元素,打造山野間的特色民宿,吸引了無數游客前來打卡,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雙豐收,成為鄉村振興的“明星村”。
賓客流連忘返,民宿魅力何在?“民宿出售的不僅僅是房間,而是一種以民宿為核心的深度休閑體驗游。”綿竹市文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綿竹在打造民宿品牌時,依托自然景觀、人文資源、生態環境,積極向客人提供特色住宿、個性化休閑服務與多元化旅游體驗, 以情懷吸引人,以服務留住人。 如今,發展精品民宿正成為綿竹市提升旅游業品質、推動旅游產業轉型升級的一個重要突破口。
打通“產業+”鏈條 村民家門口致富
好山好水好風光,有詩有戲有遠方。文化,為游客帶來了別樣的居住體驗。
小橋流水、雕花門窗、彩色年畫、年俗景觀…...漫步於孝德鎮年畫村“鄉遇畫裡”文創社區,濃濃的年味扑面而來,每一幅年畫、每一處景點都訴說著綿竹源遠流長的地域文化底蘊。“在畫裡住,在花裡游,生活就該過得詩情畫意。”南充游客肖飛依依不舍地說。
近年來,年畫村以“年畫藝人工作室”“年畫夜校”“年畫講堂”等活動為載體,實施“雙向培養”,建立起一套年畫產、供、銷的全產業鏈模式,讓古老的年畫元素融入現代生活,迸發出新的生命力。截至目前,當地各類年畫產業經營組織40余家,從業人員400余人,年畫作坊20余家。當地村民乘著文旅融合的春風,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業,建起了跑馬場、花博園、水上園、農家樂和民宿,在家門口吃上了旅游飯。
盛夏時節,走進漢旺鎮香山社區蟠桃園,蜿蜒的羊腸小道在望不到盡頭的蟠桃林裡延伸,抬頭望去,疏枝繁葉間,色澤鮮亮的果子點綴其間,七八名村民忙著採摘、銷售,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在大力推進鄉村旅游發展的同時,漢旺鎮以產業為支撐,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發展生態農業,建起葡萄、枇杷、桃子等產業基地﹔在發展壯大優勢產業基礎上,該鎮積極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構建新型鄉村產業體系,加快推進“美麗資源”向“美麗經濟”轉變,實現了產業興旺、農村繁榮、農民增收。
廣濟鎮、九龍鎮、清平鎮、孝德鎮脫穎而出成“靚點”,是綿竹加快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的生動實踐。依托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綿竹市多年來致力於旅游開發,傾力打造“春賞花、夏納涼、秋品果、冬觀雪”觀光休閑和鄉村旅游,形成了“歷史文化游”“休閑度假游”“自然生態游”“運動康體游”和“特色鄉村游”等特色旅游精品,向四面八方的游客呈現“處處宜旅游、行行有旅游、時時可旅游”的全新體驗。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勾得起情趣,放得下庸俗,容得進情懷。綿竹,以“特色民宿”為筆,繪就的美麗鄉村新畫卷正鋪展開來。(周韻、尹翔)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