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長樂鎮上禹王宮 見証“湖廣填四川”歷史

2021年07月26日09:38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長樂鎮上禹王宮 見証“湖廣填四川”歷史

  南充市高坪區長樂鎮的幸福街上,有一座氣勢恢宏的古建筑——禹王宮。

  雖然現在身處“幸福街”,但這座200多年前修建的古建筑卻見証了一段沉重的歷史。

  長樂禹王宮建於清嘉慶乙丑年,坐北朝南,現存戲樓、廊、正殿及與前殿相連的東西偏殿,佔地1700平方米,建筑面積為1500平方米。

  史料記載,明末四川戰亂頻發,百姓傷亡嚴重,人口急劇減少。清朝推行“移民墾荒”政策,湖北、湖南、廣東、江西、陝西在內的10余個省的移民相繼來到四川定居,“湖廣填四川”持續時間長達百余年。根據地域和群體的劃分,到達四川的移民們建起了進行活動和交流的場所——會館。在命名上,湖南、湖北的叫禹王宮,福建的叫天台宮,江西的叫萬壽宮,陝西的叫三元宮。

  湖廣移民不但在長樂建起了氣勢恢宏的禹王宮,還帶來了“講話像唱歌”的方言。歷史變遷中,這些移民后裔的生活習俗已經和當地無異,唯有部分方言的發音方式始終難以改變。所以高坪長樂話也成了南充范圍內,最難聽懂的方言之一。

  據當地老人介紹,長樂古鎮初建時,氣勢恢宏的禹王宮、萬壽宮、財神廟、顓頊宮、魯班殿、森林宮是鎮上的建筑主體,當地的居民除了在此進行祭祀之外,還可以在此地進行集會交易以及處理族內事務等。尤其是禹王宮,熱鬧非凡。

  由於禹王宮位於通往廣安、達州、陝西等地的要道上。因此,在行路靠騎馬、坐轎、走路為主要交通方式的年代裡,長樂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經濟繁榮、客商雲集。

  有省文物專家認為,長樂禹王宮是研究我國古代建筑的實物資料,宮內戲樓更是少有的保存較完整的建筑,對於研究古代表演藝術具有一定價值。能夠完整存續下來的禹王宮,既展示了歷史上的建筑工藝,也成為百年“湖廣填四川”的見証。(祝真珍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蒲南溪 整理)

(責編:袁菡苓、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