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隆黃鐵路隆昌至敘永段(以下簡稱“隆敘鐵路”)擴能改造工程在瀘州市江陽區破土動工。3年半后,項目建成,將和目前在建的隆黃鐵路敘永至畢節段(以下簡稱“敘畢鐵路”)鐵路相連,共同組成西部陸海新通道西線(以成都為起點)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四川南下出海最便捷鐵路貨運干線,這條西通道也是西部陸海新通3條通道中距離最短、運輸成本最低的一條。
提速、改線,補齊隆黃鐵路的“短板”
隆敘鐵路北起成渝鐵路隆昌站,途經內江隆昌市,瀘州市瀘縣、龍馬潭區、江陽區、納溪區、敘永縣,先后跨越沱江、長江,南至在建敘畢鐵路敘永北站,將與在建敘畢鐵路、畢黃鐵路、規劃黃百鐵路貫通。
擴改后,線路全長138.6公裡,其中新建線路109.4公裡(不含新建長江特大橋工程),改建既有隆敘線2公裡,利用既有隆敘線23.公裡,利用在建敘畢鐵路3.2公裡,設車站11座。線路等級為Ⅰ級單線鐵路,預留雙線條件,設計時速120公裡,計劃建設工期3.5年﹔由蜀道集團牽頭並與瀘州市、內江市政府共同籌資建設,四川隆敘宜鐵路有限公司負責具體實施。
開工儀式現場,隆敘宜鐵路公司董事長唐勇感慨萬千:“謀劃10年的擴能改造,今天終於開建了!”
這條裡程僅100余公裡的貨運鐵路,為何讓四川如此“上心”?隆敘鐵路是隆黃鐵路的起始段。隆黃鐵路北起四川隆昌,南到貴州黃桶,全長約500公裡,是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中就規劃建設的鐵路。隆黃鐵路全面建成后,北連成渝鐵路,南接貴昆鐵路,形成西南地區大宗貨物出海的又一重要南下通道,促進成渝、川南地區與北部灣地區輕質和快速貨物交流。
隆黃鐵路分段建設。其中,隆昌到敘永段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已建成,線路長約180公裡,設計時速80公裡。敘永至畢節段在建,設計時速120公裡,預計2023年建成﹔畢節至織金段2015年建成通車,設計時速120公裡﹔織金至黃桶段2013年建成通車,設計時速120公裡。從全線來看,最早建成的隆敘段標准最低,尚採用內燃機車運營,因此,10年前,在隆黃鐵路其他段進行前期工作時,四川就提出,對隆敘段進行擴能改造,改為電氣化鐵路,並提高運營時速。
隨著“一帶一路”的推進,隆黃鐵路在西部地區貨運通道中的作用愈加凸顯。2019年,國家發改委印發《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明確將形成3條通道,其中以成都為起點的西通道,隆黃鐵路是重要的組成部分。肩負“四川南下出海最便捷鐵路貨運干線”的使命, 隆敘段擴能改造工程的推動也步入“快車道”,今年4月初步設計獲批,6月正式開建。
唐勇介紹,隆敘鐵路擴能改造前期准備充分,開建后即可全線實質性動工,預計3年半完成建設,和在建的敘永至畢節鐵路基本同步建成,屆時,“西通道的四川境內段,將形成全線120公裡的干線。”
擴能、布點,打造四川最快捷出海通道
攤開西部陸海新通道規劃圖可以看到,以成都為起點的這條西通道,是3條通道中線路最短的一條,若規劃的黃桶至白色鐵路建成,將形成以成都-隆昌-瀘州-敘永-畢節-黃桶-百色-南寧-廣西港的路徑,全程僅1380公裡左右。“路程短,意味著運輸成本也將更低。”
建成這條最短通道,相關工作正在推進。川觀新聞記者了解到,備受關注的黃百鐵路近期已按國鐵集團審查意見,完成可研鑒修。線路起於貴州省安順市,終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全長約300公裡,按照單線、時速160公裡設計。
四川境內的成渝鐵路成隆段的擴能改造工程已在開展前期工作。成渝鐵路是新中國第一條鐵路,自成遂渝高鐵、成渝高鐵開通后,逐漸退出客運業務,以貨運為主。成都至隆昌段擴能改造現已完成預可研,正積極推進可研工作,計劃設計時速120公裡,線路200余公裡。
作為以貨運為主的主通道,除了加快暢通通道,尚需沿主通道進行貨物集散、物流樞紐等功能性點位的布設。相關布局已經展開。
當天上午,在開工儀式后,蜀道集團、瀘州市政府簽署《全面深化合作協議》,“打造西部陸海新通道重要鐵路物流樞紐”“推動鐵路站場土地綜合開發建設”“建‘鐵水公空’四港聯動發展國際物流產業中心”等寫入了協議。
蜀道集團董事長馮文生表示,要當好四川“交通強省”的主力軍和生力軍,服務國家戰略布局,扎實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加快構建“四向八廊”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川觀新聞記者 王眉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