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0年前 是誰把水稻帶到成都平原的?

2021年06月09日07:44  來源:成都日報
 
原標題:4500年前 是誰把水稻帶到成都平原的?

  寶墩遺址疑似水稻田層面航拍圖

  開篇語

  7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對外公布寶墩遺址最新田野考古發掘成果——考古人員發現寶墩時期疑似水稻田遺跡,目前該遺跡已經進入鑒定階段,如果能夠確定,這將是成都平原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水稻田。原來,我們每天吃的大米有這麼悠久的歷史。

  考古對我們的生活有怎樣的影響?即日起,我們將推出“生活與考古”系列報道,通過環境考古、植物考古、動物考古、體質人類學等多學科揭秘日常生活中的“古蜀密碼”。

  位於成都新津的寶墩古城遺址,是我國長江上游地區時代最早、面積最大的史前城址,也是成都平原上人類第一次大規模定居生活的地點。寶墩古城還是成都平原稻作文明發源地,奠定了古蜀文明乃至“天府之國”農耕文明的經濟基礎。此前,通過植物考古,寶墩遺址發現了4500年前的碳化水稻、黍、粟及其他植物遺存,通過不同遺跡水稻、黍、粟出土比例分析,確認了寶墩時期先民農業經濟結構以稻谷為主,兼種粟和黍,同時採集野豌豆、薏苡屬等植物作為植物的補充。然而寶墩先民是如何開始種植水稻的?是誰帶來的水稻種植技術呢?

  先民何時開始種水稻?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寶墩工作站副站長唐淼介紹,寶墩遺址本年度田野考古發掘工作中,發掘面積1000平方米,共清理灰坑68個、灰溝8條、墓葬5座,墊面遺跡1處、護坡遺跡1處,出土數以萬計寶墩時期陶片及幾十件石器,發現寶墩時期作為建筑構件使用的碳化竹片,同時發現寶墩時期疑似水稻田遺跡。

  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寶墩工作站的考古人員在地面2米以下,找到一層水平地層,該地層從西北向東南發掘區外延伸。讓考古人員驚異的是,該地層與常見的人類生活地層相比,較為純淨,又幾乎看不到人類遺留的陶片、紅燒土、炭屑等遺物,而且地層土質為淤泥。

  考古人員還發現,該地層淤泥中有大量鐵錳結核,而鐵錳結核需要在飽氧與厭氧交替的環境中才能形成。“這一信息提示我們該地層不是簡單的湖沼堆積,可能與水稻種植有一定關系。”唐淼說,“於是,我們及時在該地層中採集兩件土樣標本送檢,同時在發掘中關注與水稻種植相關遺跡。”

  關於水稻田遺跡,目前有兩個樣品的檢測數據。據檢測數據顯示,該層位中有水稻植硅體分布,為主要農作物類型。“從生物指標來講,該地層已經基本可以判定為水稻田遺跡。”唐淼說,此外,發掘區內發現一條田埂遺跡,一條水渠遺跡與水稻田相通,多處成片分布的疑似水稻根窩。

  “為了進一步驗証初步判斷,我們對該地層土進行了系統採樣,將進行系統檢測,通過對水稻、與水稻伴生的雜草群、土壤微形態的綜合檢測研究,加強對該區域為水稻田的認定。”唐淼說,如果檢測結果是肯定的,這將是成都平原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水稻田。

  誰帶來水稻種植技術?

  從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隊在成都平原相繼發現了寶墩古城遺址、郫縣古城遺址、溫江魚鳧城遺址、都江堰芒城遺址、崇州雙河古城遺址、崇州紫竹古城遺址、大邑鹽店古城遺址、大邑高山古城遺址八座史前古城遺址。八座古城文化面貌相似,年代前后延續,學術界將該文化命名為“寶墩文化”。寶墩文化的確認將成都平原歷史向前推進了800年,將成都平原正式納入中華文明起源“多元一體”格局之中,填補了長江上游文明進程的空白。

  提及寶墩文化,讓人最好奇的無疑是寶墩人從何而來?唐淼說,寶墩文化的來源是西北馬家窯文化人群南下與長江中游人群溯江而上融合發展出的一個考古文化。

  寶墩人部分來自西北人群的說法有跡可循。21世紀初,考古工作者對營盤山遺址浮選出的農作物籽粒和田間雜草種子進行了對比,農作物籽粒的數量佔絕對優勢,其中鑒定出的農作物主要有粟和黍兩個谷物品種,粟和黍是中國古代北方旱作農業的主要農作物品種,這與營盤山的居民是來自北方有關,另外岷江上游河谷山地隻適宜種植這種旱作農作物。考古學家在位於成都平原北部邊緣的什邡桂圓橋遺址一期(距今5200—4600年)地層中,也發現了數量較多的距今5000多年的農作物種子,其中黍的數量佔據了絕對優勢,另有少量的莧科種子和粟,但未發現水稻。桂圓橋一期遺存的文化面貌與營盤山遺存文化面貌相似,說明有西北人群進入了成都平原山前地帶。

  到了距今4600-4300年的桂圓橋二期遺存(桂園橋二期屬於寶墩文化范疇,其實就是寶墩文化階段),通過植物考古顯示,水稻的數量佔據了絕對的優勢,說明這一時期成都平原人群以種植水稻為主。寶墩文化人群較川西高原人群最大的轉變,就是從旱作農業向稻作農業的改變。

  在營盤山遺址所在的川西高原區域,考古人員發現了二三十個文化面貌與之相似的遺址,可以猜想當時的西北人群南下至岷江上游地區,遙望成都平原,而猶豫徘徊,因為成都平原是沖積平原,與西北人群通常生活的地理環境截然不同,僅在5000年前后涉足了平原山前地帶。

  成都平原內未發現彩陶也是一個証據,直到來自長江中下游人群進入成都平原,帶來了水稻種植、筑城等技術,進而與西北人群融合共存,孕育出了寶墩文化。

  三星堆文化與之有無關聯?

  近期,隨著三星堆遺址新一輪考古成果的發布,神奇璀璨的古蜀文明,再一次吸引世界目光。作為中華文明起源多元一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古蜀文明擁有其獨立發展和演變的過程。在三星堆遺址西南方向,以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為代表的寶墩文化,位於三星堆文化之前,也正是蜀文化的源頭。“寶墩文化階段,廣泛分布於成都平原的城址、遺址,証明了成都平原擁有孕育三星堆的文化沃土。”唐淼說。

  根據目前的考古發掘,已知寶墩文化分布於50余個遺址,其中就包括三星堆遺址。在寶墩文化晚期,社會復雜化程度加劇,出現了擁有一定權力的特殊階層,文明程度進一步提高。一系列中原、長江中下游文明因素進入成都平原,與本地寶墩文化融合,產生了三星堆文化。這些外來文化可以觀察到的主要有石家河文化、良渚文化、二裡頭文化等。

  “寶墩文化和三星堆文化在制陶、石器工藝、城牆修筑技術、建筑形態、生業經濟上有明顯的延續關系,應該說寶墩文化為三星堆文明的起源,三星堆文化是在寶墩文化的基礎上,吸收了中原文明因素、長江中下游文明因素綜合發展而來的。”唐淼說。

  “以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為代表的寶墩文化,以三星堆遺址為代表的三星堆文化,以十二橋遺址、金沙遺址為代表的十二橋文化,以成都商業街船棺墓為代表的晚期蜀文化等考古成果勾勒出古蜀文明長達2000年的發展脈絡。”(成都日報記者 段禎 圖據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

(責編:章華維、羅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