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中午,管弦樂隊在泳池邊奏響“鍋碗瓢盆交響曲”,這個有著54年歷史的露天游泳池將曲終人散。
5月29日,76歲的陳忠厚(右)在下水游泳前,和他老伴、兒子、孫兒一起拍照。
1987年夏天,陳忠厚帶一歲多的兒子在興奧游泳池游泳。 (陳忠厚供圖)
1977年8月,鐵一中體育老師張達均(左)在給學生上游泳課。(張達均供圖)
5月28日,游泳場內的存物櫃上方挂滿了長期游泳人的浴巾和游泳衣物,這裡就是游泳人之家。
2020年12月15日,69歲的冬泳愛好者賀大爺躍入泳池。
5月30日,在這裡游了20多年的泳友們在泳池邊拍下一張合影。
5月30日一早,成都62歲的游泳愛好者劉憲軍早早地就提著泳包出了門。17年來,他每天都要趕到位於成都市北一環路360號鐵路新村大院裡的興奧游泳池游泳,風雨無阻。“6月1日,這個露天泳池就要永久關閉了,今天我們200多名泳友去游最后一場,算是個告別。”
這座竣工於1967年5月的露天泳池在成都游泳愛好者心目中是一個傳奇。據年長者回憶,當年修建成都市新二村宿舍時挖了不少很深的土坑,待周圍生活小區建成后,建設單位就將土坑打造成了兩個鋪有瓷磚的游泳池,雖然當時一年裡隻開放6、7、8三個月,但絕對是成都人納涼的絕佳場所。那個時候,成都人避暑有幾大寶:冰鎮西瓜、橘子汽水、露天游泳池。幾十年后的今天,冰鎮西瓜還在,要喝橘子汽水也非難事,但那些帶著老成都滿滿記憶的露天游泳場幾乎都已經消失了。
1994年,興奧游泳池開始實行全年開放,很快就成了成都市冬泳愛好者的窩子。27年全年開放史,常年聚集在這裡的冬泳愛好者就超過了800多人,他們早已將這裡當作了“游泳人之家”。從當初的第一次下水到幾乎天天見面,很多人因這座泳池從陌生人游成了朋友,游成了知己。
64歲的吳永鼎是四川樂至人,20多歲他就在泳池邊摸爬滾打,泳池管理、救護、水池吸塵裡裡外外都是一把好手,大家都習慣稱呼他為“吳三哥”。從1994年開始,吳三哥就吃住都在泳池邊,一守就是27年,游友說隻要看到吳三哥在游起來就安心。70歲的張燕山有著剃頭的好手藝,常年游泳的他隨時把剃頭工具存放在泳池邊,義務為泳友們剃頭,張燕山笑稱這是自己游泳前最好的熱身運動。5月29日,76歲的陳忠厚老人在下水前,特意抱著孫兒,讓他的兒子給自己拍了張合影。老人告訴記者,他以前是鐵三校的體育老師,當年學校的游泳課都是他在這教的,兒子1歲多點就被帶到泳池裡游泳,如今兒子已35歲,孫兒也快1歲了。游泳池的即將關閉讓老人心有不舍,拍張合影算是對泳池的道別。
中午時分,管弦樂隊在泳池邊奏響“鍋碗瓢盆交響曲”,大廚們在泳池邊擺起了22桌壩壩宴,常年在一起劈波斬浪的200多名泳友集體舉杯,向這個有故事、有江湖傳說的游泳池致敬和告別,也為泳友們服務了多年的吳三哥餞行。這個有著54年歷史的露天游泳池將曲終人散。(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華小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