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簡陽市堅持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立足簡陽實際,聚焦穩產保供、結構優化、三產融合,以“服務城市、賦予農民、優化生態”為目標,以現代農業園區為載體,以培優品種、提升品質和做強品牌為抓手,努力走出一條有特色、高質量的都市現代農業發展之路。近日召開的市委農村工作會議更是明確提出,努力打造四川鄉村振興丘區典范。
推進傳統農業向都市現代農業升級
簡陽石鐘鎮火燒廟村,由於地理位置相對偏遠、地勢較高、意識傳統,經濟較為落后。該村創新“新型經營主體+基地+集體經濟合作社+農戶(貧困戶)”運行模式,協調幫扶資金160萬元率先示范種植羊肚菌30余畝、藤椒200余畝,全村集體經濟收入從2018年20余萬元增至2020年50余萬元,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轉變。2020年,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年人均純收入破萬元。
該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熊富德看著正在建設中的金簡仁快速路,說:“這條大道建成后,我村的區位優勢將進一步顯現,要利用這條大道推進傳統農業向都市現代農業升級,讓村發展也走上更寬闊的大道。”他和記者講起了他的構思,在現有基礎上完善產業上下游,實行全產業鏈發展,搭建藤椒烘干房,打造火燒廟村自己的藤椒品牌,培育壯大蔬菜苗圃基地。
簡陽具有毗鄰成都中心城區的區位優勢和良好的資源稟賦、生態本底、農業基礎,具備發展都市現代農業的現實條件。該市在確保糧食安全的前提下,大力培育高集約度、高附加值、高外向性現代農業產業,強力實施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三大戰略,全面提升農產品質量、競爭力和效益。
“胭脂脆桃,色如胭脂,身材飽滿,具有個大、早熟、果皮紅潤、汁多味甜、甜脆可口、口感上佳等特點,享有‘天府第一桃’之美譽。”5月26日,雲龍鎮第六屆胭脂脆桃採摘節開幕。除了採摘胭脂脆桃,還有巍峨的雲峰山,婉約的索溪河可供游玩,更有“好吃嘴”的福利——簡陽餐飲一絕、非物質文化遺產“雲龍水酥”。
5月以來,東溪街道、施家鎮、平武鎮相繼拉開了桃子採摘節帷幕,游客興致勃勃地摘果嘗鮮,近距離體驗鄉村田園風情,“桃”醉雄州,流連忘返。
農商文旅體融合是簡陽轉型發展的戰略方向,該市以鄉村振興規劃為引領,積極探索“林盤+景區+產業園”等模式,加快推進近郊服務型、現代園區型、休閑安居型美麗鄉村建設,新啟動川西林盤建設14個,打造林盤消費體驗新場景2個,加快推進十裡荷花精品林盤綠道、觀音井綠道、鰲山東環線綠道等40公裡特色綠道建設,打造個性化的生活、生產和生態“三生融合”的美麗鄉村,推出以川西林盤、“新旅游·潮成都”主題旅游目的地為重點的一日游、周邊游、鄉村游、親情游鄉村旅游線路。2020年全市鄉村旅游接待人數509.43萬人次,實現鄉村旅游總收入15.1億元。
挖掘機揮舞著臂膀不停工作,工人正在緊張有序施工,目之所及一派火熱的建設景象……近日,記者走進位於平泉街道太陽村的平泉大耳羊一級擴繁場建設項目現場。
簡陽市簡州大耳羊現代農業園區選址包括平泉街道、施家鎮、禾豐鎮的14個行政村。依托區位交通、政策扶持、技術集成、企業帶動等優勢,通過2-3年集中打造,建成主導產業鮮明、要素高度集中、設施裝備先進、生產方式綠色、功能互補、特色鮮明、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的現代農業產業園,探索形成鄉村發展新動力、農民增收新機制、融合發展新格局。
簡陽按照市場主導、政府支持引導、現代農業主體經營、農民群眾受益的思路,建立完善園區投入機制,加快推進簡州大耳羊現代農業園區、伏季水果現代農業園區等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吸引社會資金和龍頭企業落戶園區,帶動和促進農業擴規模、上檔次、創品牌,推動都市現代農業發展邁入快車道。同時,引導農村土地有序流轉,加強對工商企業租賃農戶承包地的監管和風險防范,堅決防止“非糧化”“非農化”,確保不損害農民權益、不改變土地用途、不破壞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農業生態環境。
“農業產業園的作用是帶動農業發展,應該是示范性的,要把探索的成果向周邊地區移植和推廣。”市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說,要堅持為農、貼農、惠農,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農民就業增收,讓農民分享產業園發展成果。(央廣網記者 邱櫟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