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提檔加速”畫境綿竹“蝶變新生”

2021年05月26日07:31  來源:四川日報
 
原標題:鄉村振興“提檔加速”畫境綿竹“蝶變新生”

5月末,在1245平方公裡的綿竹大地上,廣袤鄉村正勃發無限生機:孝德鎮,年畫村特色牆繪、文創各有特色﹔麓棠鎮,萬畝玫瑰產業園生機勃勃﹔九龍鎮,色彩繽紛的滑翔傘從空中一躍而下﹔清平鎮,觀光小火車鳴響歡快的汽笛……

推進鄉村振興,綿竹奮勇爭先。近年來,綿竹市按照建設“高質量產業集聚地、高顏值旅游目的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的目標定位,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著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補齊農村生態、生產、生活短板,奮力建設西部鄉村振興示范樣板區和川西大美鄉村。近年來,綿竹先后獲得全國村庄清潔行動先進縣、中國最美鄉村百佳縣市、德陽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先進縣的稱號﹔成功創建省級鄉村振興先進鎮1個、示范村6個,德陽市級先進鎮2個、示范村10個,建成1家全省三星級現代農業園區。

推進鄉村振興,綿竹勠力前行。今年,綿竹將以爭創全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先進縣和創建天府旅游名縣為抓手,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建設一批特色鮮明、優勢明顯的項目,推動鄉村旅游、鄉村振興同頻共振。

畫境綿竹,鄉村必將繼續閃亮!

動起來

黨建引領高位推進鄉村振興迸發活力

今年是實施鄉村建設行動的第一年,綿竹著力邁好第一步。

今年2月19日,省委農村工作會議宣讀了省委、省政府關於2020年度四川省鄉村振興先進縣(市、區)、先進鄉鎮、示范村的決定,並予以表彰。其中,綿竹市九龍鎮成為德陽市唯一入選的先進鄉鎮,九龍鎮清泉村、廣濟鎮雲蓋村、劍南街道五星村入選示范村。

成績如何取得?推動鄉村振興,綿竹市堅持黨建、規劃、目標“三個引領”,為統籌推進全域鄉村提質振興指明路徑。

黨建成為“源頭活水”。以黨建為龍頭,在農村黨支部開展“規范化建設”“頭雁工程”和“村集體經濟壯大工程”,全域開展鄉村振興示范村“授先進組織堡壘、授美麗鄉村旗幟”表彰活動,總結“‘一評雙授’十條”推廣經驗。

例如,綿竹從致富帶頭人、優秀返鄉農民工、退伍軍人等群體中培養選拔優秀人員進入村“兩委”,不斷調優配強村黨組織班子,建立動態儲備村(社區)后備人才機制和村“兩委”缺額補選縣級部門聯審機制,嚴把成員入口關。

同時,注重提高村黨支部成員服務集體經濟的能力。2020年,綿竹各鎮(街道)圍繞“集體經濟怎麼辦”開辦專題培訓班20次,培訓村“兩委”成員500余人次,逐步建設起以年輕化、知識化人才為主體的復合型村干部隊伍。

而在規劃方面,綿竹市以“1+8+N”鄉村振興規劃體系為導向,以鄉鎮行政區劃和村級建制調整改革為契機,高標准編制、高起點推進,實現鄉村振興錯位發展、特色發展。目前,市本級、2個鎮、4個村鄉村振興規劃編制基本完成。

綿竹市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今年將著力打造大美鄉村。以創建全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先進縣為抓手,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建設一批特色鮮明、優勢明顯的項目,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加快沿山、S216沿線、月季大道沿線鄉村振興示范帶、示范點建設,支持清平鎮、九龍鎮整鎮推進鄉村振興建設。

此外,還將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持續開展農村污水、廁所、垃圾“三大革命”和彩鋼棚整治等,聚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以黨建為龍頭,以頂層設計為先導,綿竹鄉村振興馳而不息!

靚起來

扮靚“面子”做強“裡子”美好家園內外兼修

漫步山間小路,清風迎面拂來,林中虫吟蟬唱鳥鳴,令人心曠神怡……這是綿竹市廣濟鎮雲蓋村的真實場景。近日,中國生態文化協會公布了2020年128個“全國生態文化村”名單,雲蓋村入選其中。

高顏值,正成為綿竹鄉村的一張靚麗名片。這源於近年來,綿竹市堅持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大力實施農村廁所、垃圾、污水、農業廢棄物、村容村貌等“七大會戰”,打造“美麗綿竹宜居鄉村”。

全流程推進農村“垃圾革命”,多站點推進農村“污水革命”,全覆蓋推進農村“廁所革命”——截至2020年底,綿竹全市農村“五個掃”保潔機制實現全覆蓋,農村戶用衛生廁所普及率95%,農村公廁覆蓋率91%……得益於此,日前,綿竹獲評全國村庄清潔行動先進縣。

九龍鎮棚花村通過黨員示范,動員村民積極投身美麗家園建設,建立“戶集、村收、鎮轉運”的農村垃圾集中收運和無害化處理模式,充分發揮公益性崗位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形成長效機制,確保村庄人居環境變“一時美”為“持久美”。“環境好了,產業發展起來了,日子越過越有盼頭。”棚花村村民胡成躍說。

打造“面子”的同時,更聚焦改善“裡子”,著力鄉風文明,彰顯人文之韻。

綿竹大力推進鄉村文化振興,培育挖掘獨具地方特色的農村生產生活遺產,以此為載體弘揚崇德向善的美德。例如,將家風家訓與綿竹年畫相融合,以彩繪年畫上牆、陶版年畫作景等方式,大力推廣公益年畫,展示家風家規家訓。

陣地方面,綿竹搶抓契機,深入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目前,當地縣級以上文明鄉鎮佔比80%,文明村佔比88%﹔鎮村綜合文化站達標率100%。建有各類道德講堂120個,累計開展活動400余場,受益人數兩萬余人。

強起來

立足生態做優特色 產業發展富民增收

深植綠色本底,帶來了產業轉型升級的遐想空間。

清平鎮的主要產業原為採礦及衍生行業,近年來當地探索“生態立鎮”,按照“宜林則林、宜草則草”的原則,積極推進生態復綠、植被修復,全面恢復綠水青山,摸索出一條“礦區變景區”“家園變花園”“顏值變產值”的轉型發展路子。

近年來,當地通過公司化運營,實施了螢飛谷、金色大道、露營基地等特色旅游項目,並持續推進旅游配套和基礎設施提檔升級。2019年初,“金色清平”景區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如今,在清平鎮302平方公裡的土地上,游客可以邂逅飛火流螢、乘坐穿行花海的觀光小火車、靜享悠閑的礦工創業街等景點。

這正是綿竹鄉村從“靚起來”到“強起來”的縮影。

去年,首批四川省全域旅游示范區十大典型案例公布,綿竹鄉村振興型全域旅游發展經驗入選。綿竹各地各顯神通,“變現”鄉村資源——

在九龍鎮棚花村,具有川西特色的農家小院掩映在青山綠水中,游人穿行其間怡然自得﹔視線轉向麓棠鎮,以萬畝玫瑰為基礎,集種植、精深加工、研發等於一體的全產業鏈已經形成﹔孝德鎮年畫村“鄉遇畫裡”文創社區著力發展年畫產業,各類年畫產業經營組織已達40余家,從業人員400余人,年畫作坊20余家……

“農業+旅游”“農業+空間”“農業+文創”,綿竹著力產業興旺,創新推進“三產”融合。當地推動建設30個鄉村旅游綜合體,發展農家樂500余家、客棧民宿350家,2020年接待游客突破701萬人次,旅游總收入達到63.1億元。

綿竹各地還聚焦發展特色優勢產業,主導產業收入佔農民家庭經營性收入比例大於60%。近年來,相關舉措成效斐然:德陽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落戶綿竹,培育了糧油、生豬、玫瑰、獼猴桃、早熟梨、茶葉等6個現代農業園區,獼猴桃現代農業園區獲評全省三星級園區,初步形成“一帶一心四區”特色農業產業發展格局。

同時,綿竹大力培育發展專合社、農業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充分發揮其公司農戶利益聯結、農產品質量提升、品牌打造的主導地位。“十三五”期間,綿竹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1905元,年均增長8.37%。

活起來

搭建平台廣泛參與 推動共建共治共享

3月31日,春雨淅瀝,綿竹市漢旺鎮天池村村民代表孟秀瓊帶著資料,提前半小時來到村民議事廳,打算在“有事來協商·院壩協商”會議上,為盡快解決天池村健身設施老化損壞等問題建言獻策。

作為四川省“有事來協商”16個試點縣之一,綿竹通過“院壩協商”創新基層治理。在漢旺鎮,由黨員群眾代表等組成的村協商議事會成員走訪搜集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等問題百余條,打通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裡”。

去年8月,清平鎮院通村開展協商議事活動,經民主表決,決定成立院通村旅游民宿專業合作社,對旅游民宿進行規范化管理。接下來,院通村還將就“場鎮交通秩序管理及院通村停車場的規范管理”議題,開展一次協商議事活動。

鄉村治理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和根基。綿竹市認真貫徹落實相關決策部署,扎實開展鄉村治理工作,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治理格局。

在加強農村“三資”管理方面,2019年年底,綿竹在廣濟鎮雲蓋村等啟動開展“明白一張紙,打通一百米”“三資”公開試點工作,2020年第三季度開始在全市范圍內進行推行,讓群眾足不出戶就能清楚地了解到集體的財務狀況。

此外,綿竹加強農村“三務”公開,將《綿竹市清廉村居“四小清單”50條》內容在村委會、集中點進行上牆公示,制作宣傳折頁向群眾發放。九龍鎮棚花村梳理四議兩公開一監督、集體資源資產管理、惠農惠民政策等16項小微權力事項,制定相應的權力運行流程圖,強化群眾監督功能,增強群眾的滿意度和獲得感。

在劍南街道五星村竹籬人家生態社區,不僅有白牆灰瓦紅吊檐的川西民居院落,還擺放了廉政宣傳讀本供村民查閱、學習,並設置社情民意箱收集廉政方面的建議、意見。搭建平台,讓公眾廣泛參與,鄉村基層治理“活了起來”。

日前,四川省委城鄉基層治理委員會公布了全省首批鄉村治理示范村鎮名單,綿竹市九龍鎮以及孝德鎮年畫村、九龍鎮棚花村、劍南街道五星村、孝德鎮年俗村榜上有名。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綿竹鄉村振興大有可為!(綿軒)

(責編:羅昱、章華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