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字和“辛”字看起來有點像。這也許是說,要想得到幸福就要辛苦努力,幸福是奮斗出來的。
幸福公社社員一起過年。人民網 劉海天攝
這段時間,位於成都市大邑縣的幸福公社,經常會放一些黨史老電影。活動的主題是“看黨史老電影,品時代新幸福”,這是社區裡迎接建黨百年活動之一。
成都市民楊小楠帶著孩子們來這度假,正好趕上電影放映活動。“小孩子可能理解不了家國情懷和集體主義,但看到電影裡的村民遇到危險,他們會害怕。這說明他們知道中國人是一家。”楊小楠表示,愛國教育要從娃娃抓起。
嵌滿喜罐的牆,代表著大家的幸福。人民網 劉海天攝
“隻有明白了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才會感恩革命前輩的犧牲和付出,才會珍惜安穩的生活。”幸福公社社長史御力的話,詮釋了自己心中黨史與幸福之間的內在關系。
傳承傳統文化,促進鄰裡關系,培育文創品牌,促進文旅發展……幸福公社並非一個傳統的社區,而是一個鄉村振興綜合體。在這裡,精神求振作,產業謀興盛。
一起包餃子,體驗集體生活的幸福。人民網 劉海天攝
社區裡的生活與城市不同,充滿了鄉土的氣息和花草的芳香。牆上嵌著各種古物,牆裡藏著諸多文化,“千牆千面”打造出美麗的圍牆小鎮,“萬家萬花”點綴成詩意的山野之鄉。一些社員還分了菜地,時不時地可以體驗一把鄉農的快樂,體會一下陶淵明“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境界。自家的菜吃不完,給鄰裡鄉親送一點,各家之間有了自然親切的聯系。僅在2020年,幸福公社就舉辦了33場中國傳統節日活動,今年計劃會更多。
社區人崇尚中國美,喜歡鄉村雅趣。人民網 劉海天攝
幸福公社更像是一個村庄,人們在這裡體會淳朴、感悟自然。既有高山流水,又有小橋人家,人的心一下就放鬆了。很多社員在城裡有房子,但卻更喜歡開車來這裡過周末和節假日。社區裡有各種手藝人和店鋪,打造出五行八作的生機。業主們可以關起門來安枕,也可以打開門做生意。“開門天下,閉戶天井”,中國幾千年來行成的“前店后家”模式,在這依然保持著強盛的活力。走在村裡,耳畔仿佛可以聽到古代客人呼喚“店家”的聲音。漫步街巷,到處可以感受城市裡缺乏的人間煙火味道。
充滿文化創意的牆。人民網 劉海天攝
幸福公社裡,日常的新鮮事有很多:天天都有的外來游客、經常會來的外地考察團、隨時推出的文化創意、逐漸增多的產業商機……很多事情,會讓人精神為之一振,迸發出新的活力。早在2017年5月,這裡就被成都市旅游局評為成都第一個旅游型社區。現在,幸福公社已從旅游社區發展為鄉村文創綜合體,開創了新的鄉村發展模式。把社區做成景區,用景區創造人流量,用人流量支撐社區創業,三個元素互相支撐、循環不息,像天地人“三才”一樣帶來了極大的活力,讓人們可以謀劃生意、激發創意、感受愜意。在這裡,社區、景區、孵化器三位一體。
環境優雅愉悅心靈。人民網 劉海天攝
千辛萬苦追幸福,產業發展是基礎。幸福公社目前集成了七大產業板塊:農業品牌孵化平台、鄉村動漫產業平台、兒童產業平台、設計師產業聚落、村社融合協同式發展自然村落、旅游型創意村落、創業社區。這些板塊交織成一個有機體系,協同發展。“福村”“景牆”“豬小妖”“社區院子”……這些不僅是文化創意,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產業形態。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史御力用一句孟子的話解釋了他探索幸福文化模式、促進鄉村振興的初衷:讓更多人幸福,才是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