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普惠型商業健康保險規范發展,降低參保群眾就醫負擔,防范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把老年人對醫療保障的需求放在首位,著力保障特殊困難老年人的醫療保障服務需求……近段時間,四川省醫療保障局把“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貫穿黨史學習教育全過程,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急難愁盼”問題,加快健全完善醫療保障制度體系,連續出台醫保惠民政策,不斷提升參保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普惠型健康保險參保無年齡限制
5月8日,2021年度“惠蓉保”參保通道正式開啟。這款由省醫療保障局、成都市醫療保障局指導的普惠型健康保險,與2020年相比,在價格不變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保障范圍,降低賠付門檻,讓更多參保人享受到“惠蓉保”的保障待遇。
普惠型健康保險是政府引導支持,保險機構設計、運營、承保,群眾自願參保,與基本醫保相銜接,面向全體基本醫保參保人員的商業健康保險,也是構建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普惠型健康保險體現保大病保重病原則,重點保障基本醫保政策范圍內個人自付較高的費用及政策范圍外的費用,逐步提升保障水平。”省醫療保障局相關負責人解釋,普惠型健康保險保費親民,保障適度,參保無年齡限制,無健康前置條件,保費與個體疾病風險脫鉤。
“去年我給自己和丈夫買了‘惠蓉保’,今年購買政策放寬后,我給一家三口,以及自己的父母和丈夫的父母全買了。”成都市某文化單位的王小楠說,保費一個人隻需要幾十元,萬一患重病,能減輕不少負擔。目前,全省包括成都在內,已有6個市在推行普惠型健康保險。
據悉,我省將鼓勵職工和城鄉居民購買普惠型健康保險產品,購買經費按規定在計算個人應納稅所得額時予以稅前扣除。各級殘疾人聯合會將根據實際調動社會力量,為困難殘疾人購買普惠型健康保險產品提供支持。
就在同一天,省醫療保障局公布由該局與省財政廳、國家稅務總局四川省稅務局、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四川監管局、省殘聯等多部門共同制定的關於規范普惠型健康保險發展完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指導意見,從“廣覆蓋”“低門檻”“強銜接”等多個方面,就普惠型健康保險進行規范。
減輕老年人就醫負擔
“減輕老年人就醫負擔……”5月7日,省醫療保障局發布關於醫療保障促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的實施意見,提出充分發揮醫保基金的戰略性購買作用,促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助力創建全國醫養結合示范省。
“重點把老年人對醫療保障的需求放在首位,著力保障特殊困難老年人的醫療保障服務需求。”省醫療保障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省將從待遇保障、經辦服務、醫保支付、監督管理、就醫結算等方面,推動醫療保障與醫養結合融合發展,到2022年,醫療保障促進醫養結合初見成效。到2025年,醫療保障促進醫養結合政策措施更加完善,經辦服務優化便捷,管理水平顯著提升。按照國家統一部署,持續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覆蓋面,基本形成適應我省經濟發展水平和老齡化發展趨勢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體系。
為實現上述目標,我省將針對老年群體易發多發病種和實際需要,不斷健全完善政策措施,逐步提升老年人醫療保障待遇。例如,進一步落實高血壓糖尿病門診用藥保障和門診特殊疾病保障政策,將已納入衛健部門規范化管理的城鄉居民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全部納入用藥保障范圍,逐步探索將心腦血管等慢性病納入用藥保障范圍。推動老年性疾病常見用藥納入國家和省級組織集中帶量採購范圍,減輕老年患者用藥負擔。
穩步推進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按照國家醫療保障局統一部署,深入推進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工作,不斷完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政策框架,做好參保繳費、失能評估和照護服務等經辦管理工作,推動開展省內異地居住人員失能評估工作。加強照護人員隊伍建設,強化照護機構監管,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和照護能力。深入挖掘醫保資源稟賦,著力撬動社會力量參與,促進養老服務產業和老齡事業發展。(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春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