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名扑火隊員與火魔奮戰20天 兌現守護青山的承諾

2021年04月24日11:54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江排長,你們所過的區域還有沒有煙點?沒有了。那就成班建制,把隊員全部安全帶回來。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走快點。”4月23日下午5點,四川省甘孜州森林草原專業防滅火第一大隊(九龍大隊)大隊長江友發手持望遠鏡,一邊緊盯著對面的山崖,一邊向隊員發出指令。

2個小時過后,88名扑火隊員排著整齊的隊伍步入村庄。他們滿臉塵土,身背水桶,手拿油鋸、鏟刀。與火魔連續奮戰20天,這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專業扑火隊伍,用又一場艱苦卓絕的勝利兌現了守護綠水青山的庄嚴承諾。

聞令而動 連續奮戰 攻堅克難

奔赴火場的滅火隊員。九龍縣森林草原專業防滅火大隊供圖

4月8日下午,甘孜州九龍縣三岩龍鄉柏林村,隨著一聲驚雷響徹雲霄,米絨古組因雷擊發生森林火災,火場位於海拔3500米懸崖絕壁之上,扑救難度極大。

接到九龍縣森防指電話,江友發立即帶領前突分隊趕赴現場,“每次有火情任務,5分鐘內必須整隊出發。當天由我帶領1個通訊班、2個戰斗班共計30人組成前突分隊先行出發,副隊長帶領其余的隊員跟進”。

此前,江友發剛剛帶領隊員經過4天奮戰,成功處置了當地另一起森林火災。來不及休息,他和他的隊員又起身奔赴新的火場。

“通訊班配備有衛星圖傳、無人機、單兵圖傳等通訊工具,我們前突分隊的任務就是快速完成火場偵察,制定扑火作戰計劃。如果火勢較小,這30人也可以實現打早打小打了目標。”江友發說。

前突分隊到達現場后,在火場對岸設立觀察哨,並按照指揮部統一部署,兵分兩路,前往扑打懸崖頂部向西北線縱深蔓延的火頭和東線懸崖下的下山火線。

滅火現場。九龍縣森林草原專業防滅火大隊供圖

4月10日,因大風引發林火爆燃,原本已經得到控制的火勢再次蔓延。省、州、縣、鄉各級各類扑火力量馳援九龍,展開了地空聯合作戰。

“隊員們每天凌晨3點起床、4點出發,背負50斤水,行軍3、4個小時到達火場執行扑火任務,晚上8、9點鐘才能返回駐地,每天睡眠時間不到4個小時。”江友發說,那幾天都是高強度作戰。

地方專業扑火隊的隊員一般都來自本地,熟悉地形地貌,在執行森林火災扑救中,往往要承擔最為急難險重的任務。

4月11日,九龍大隊被安排阻擊已越過山脊線的北線火頭。北線火頭位於海拔4000余米的絨古溝山,按照正常行軍速度,需要約4小時才能抵達火場。

攀登懸崖峭壁的滅火隊員。九龍縣森林草原專業防滅火大隊供圖

4排排長,今年剛滿22歲、有著“飛毛腿”之稱的邱衣母子,率尖刀班先行到達火場偵察,用時僅2小時。

“攀的是懸崖絕壁,走的是羊腸小道,危險性很大,我們選的都是手腳麻利的隊員,他們每個人還背著50斤水。”邱衣母子率尖刀班抵達火場后,設立觀察哨並選好安全避險區域。

4月11日早上7點,九龍大隊隊員齊聚絨古溝山,先后架設水泵24台,往水囊儲水並採用以水滅火的方式扑打火頭。江友發作為火場一線指揮員,在火場對面時刻觀察著火場風向、風力變化,一旦有危險,迅速發出指令引導隊員撤離。

早上10點,江友發發現之前預設的撤退區域下部著火,有可能對隊員造成危險。他立即通過對講機告訴帶隊排長,帶隊排長迅速帶領隊員脫險。江友發說:“指揮員的責任就是通過觀察迅速作出判斷,遲一秒鐘都有可能造成事故。”

經過多方力量集中攻堅作戰,4月16日下午,三岩龍鄉林火基本被扑滅,扑救工作轉入清理煙點和火場看守階段。來自各地的增援力量相繼撤回,九龍大隊受命繼續堅守火場,並於4月23日全面完成清理作業。

因林而生 為林而戰 守護青山

九龍縣是四川省森林資源大縣,全縣林地面積67萬公頃,森林覆蓋率49%,活立木蓄積量5773萬立方米,原始森林遍布全境。

1998年甘孜州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以后,九龍縣全面停止了對天然林的砍伐,原始林區得以休養生息,森林裡的虫草、鬆茸、天麻、靈芝等資源日益豐富,成為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主要來源。據當地老鄉介紹,高山地區每戶每年僅採集虫草和鬆茸就能增收30余萬元。

然而,跟隨綠色資源一同增長的,還有這裡巨大的防火壓力。因為地處雅礱江干熱河谷地帶,九龍縣冬春兩季降雨較少,氣候異常干燥,強對流干雷暴天氣持續時間較長,加之天然林區多為鬆樹、杉樹、櫟樹等易燃樹種,極易因為雷擊起火。

疲憊的滅火隊員躺在山坡上睡著了 。九龍縣森林草原專業防滅火大隊供圖

為有效應對森林火災,守護綠水青山,2002年,原九龍縣林業局以臨聘的方式組建成立九龍專業扑火大隊。時年30歲的江友發出任隊長,這一干就是19年。

“扑火工作異常危險,生病、受傷都是家常便飯。為保証隊伍的作戰能力,我們的隊員平均年齡都控制在22歲、23歲,為全面提升他們的體能、技能、耐力、毅力,平時要對他們進行高強度的軍事化訓練。”江友發說。

九龍大隊的魔鬼訓練遠近聞名——6點起床,整理內務,空腹完成5公裡越野跑﹔早飯后,進行軍事、體能、技能、戰術訓練﹔下午,進行安全常識、緊急避險培訓......在沒有扑火任務的時候,這是他們每天必須完成的功課。

此外,還有嚴格的作戰安全准則:要以班建制行進、撤退,班長、副班長就是安全員,負責隊伍前后安全﹔要嚴格佩戴頭盔、口罩、防火服作戰,違規的要被罰款﹔到了火場,要先預設撤退路線和安全區域,絕對聽從指揮員的統一指揮。

19年間,江友發帶領九龍大隊參加扑火200余場。九龍大隊從每年駐訓8個月的“臨時工”成為了全年駐訓的“正規軍”﹔隊伍從30人增加到2個中隊4個排12個班120人﹔隊員的月工資從2000元增加到3200元﹔作戰裝備從簡單簡陋到逐步配套完善﹔戰隊從寂寂無名到備受關注。這背后,是江友發帶領他的隊員打過的一場又一場硬仗,取得的一次又一次勝利。

“30歲以后,我就隻干了一件事,就是扑火。”江友發,這名有著18年黨齡的共產黨員,因為對自己的父母、妻兒沒有盡到孝心和責任而充滿愧疚,“但是一想到我隊員的安全和這片青山綠水,我認為我自己還是值得。”

江友發的心聲,也是九龍大隊所有隊員的心聲,更是四川117支森林草原防滅火專業扑火隊、1萬余名扑火隊員的心聲。(朱虹、張楊)

(責編:高紅霞、薛育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