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時速160公裡全自動智慧市域列車以三星堆文化的“黃金面具”作為外觀原型
全自動駕駛
時速160公裡
最大載客2956人
以三星堆文化的“黃金面具”作為外觀原型,4月22日上午,時速160公裡全自動智慧市域列車在2021成都國際工業博覽會上全國首發,線上線下均引起圍觀。
成都中車長客總工程師張洪軍告訴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這款列車還具備全自動駕駛、5G車地通訊網絡、以太網列車控制系統等軌道交通最新科技,並結合了成德眉資的地理特征和城市需求,兼備公交化的運營能力,“可以稱為一款定制化產品”。
時速160公裡
兼顧快速化和公交化特點
時速160公裡,是這款列車最大的特點。張洪軍告訴記者,這一速度進行了充分的考量認証,是當前最適合成德眉資同城化的市域列車。
市域列車是連接中心城區和衛星城的軌道交通裝備,因而站間距離比普通地鐵站間距要長,對速度的要求也更快。
但在速度要求更快的同時,也要考慮市域交通中十幾公裡的站間距並不像高鐵站間距那麼長,因此設計太高的時速列車反而難以跑起來。“就像是在地鐵的平台上採用了高鐵的創新技術,要同時兼顧高鐵的快速運行和地鐵的公交化特點。”
此外,此次最新亮相的市域列車採用A型鋁合金車體,能夠按運量需求靈活編組,8輛編組最大載客量可達2956人,從體量和規模,無疑為成都1小時通勤圈的構建和區域一體化發展提速助力。
司機台自動升降
採用最高等級自動駕駛技術
展會上,最火爆的要數車廂最前方的開放式司機室。據悉,這是完全與客室貫通的開放式司機室,是行業內首次設置自動升降的司機台,在無人駕駛時可以隱藏在車內。
據張洪軍介紹,車輛採用最高等級自動駕駛技術,賦予車輛自動喚醒、自動啟停、自動回庫等智能行車功能。同樣充滿現代感的,還有與車窗融為一體的OLED顯示屏。通過智能的人機交互系統,乘客在乘車時可在線查詢交通信息或觀看視頻直播,享受車地一體的智能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列車也充滿了“5G”元素。張洪軍表示,列車採用5G大容量車地通訊技術,實現車地信息傳輸多網融合, 利用前沿的信息交互融合技術、視頻智能分析技術,實現旅客信息的精准推送。此外,為保障自動駕駛時的安全,列車設置百兆速度等級的以太網控制智能檢測系統,實時監控車輛牽引、制動、弓網、蓄電池等關鍵系統的狀態,並設置主動障礙物檢測系統和輔助防撞系統,“猶如為列車安裝了智慧大腦,隨時對車輛狀態進行識別判斷”。
研發、制造、檢修、運維
全在成都
張洪軍表示,本次展出的新型市域列車全部是由成都本地的企業完成,希望能夠打造成都品牌,實現成都品牌走出去,推廣到全國各地甚至走向東南亞。
在他看來,軌道交通產業對於每座城市都非常重要,彰顯了一座城市的特色文化,而此次亮相的新型市域列車就是成都中車長客為成都量身打造的城市名片。
值得注意的是,未來這款列車也同樣適用於其他城市群、都市圈的市域需求,加速區域的一體化建設。
作為成都本地企業,成都長客自2012年落地成都以來已經為成都提供了地鐵8、9號線,有軌電車蓉2號線等9個線路的軌道交通裝備,形成了本地研發、制造、檢修、運維等全過程解決能力。(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鄒悅 實習生 李佳寧 攝影記者 呂國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