暌違五年,如今“阿芒”歸來 廖昌永:肩負著比演員更重的責任

2021年04月14日09:23  來源:北京日報
 

廖昌永在《茶花女》新聞發布會上。北京日報記者 方非攝

2021年4月,國家大劇院版威爾第歌劇《茶花女》六輪復排,8000余張演出票全部售罄。余隆、張立萍、石倚潔、廖昌永等群星匯集,因疫情焦渴多時的北京歌劇舞台,終於等來了一部西洋經典巨作。

演員表中,廖昌永的名字讓很多觀眾驚喜,畢竟國家大劇院的歌劇演出,他已暌違五年。廖昌永當然愛舞台,也愛國家大劇院版《茶花女》這部相伴了十年的作品,遲遲未能回歸,是因為當下的他肩負著比演員更重要的責任。

“每次登台,都把作品當成第一次演來研究”

“國家大劇院的舞台大,確實不該再往后‘壓’,一是聲音會有損耗,二是再要走到指定位置上,速度必然會快……”演出開始前一天,廖昌永依然在琢磨指揮余隆的建議。石倚潔在劇中飾演阿芒的兒子阿爾弗萊德,但他與廖昌永的年紀相差並不太多。廖昌永想了想,對周圍人抬頭一笑:“動作幅度大了,是不是看著不像父親,像哥兒倆了?”

阿芒是陪伴了廖昌永很久的角色。僅是國家大劇院版《茶花女》,自2010年開始,廖昌永已經參與了五輪。“十年前,這個爸爸是裝的,我要努力讓自己的聲音暗一點、成熟一點﹔現在,這個爸爸是真的,得努力讓聲音再‘年輕’一點。”廖昌永笑道。人生閱歷已經融入了他的阿芒。在台上苦勸阿爾弗萊德時,廖昌永會想起自己的女兒。如今,女兒大了,也懂事了,父女倆常常分享彼此生活中的快樂和困惑。

對待一個如此熟悉的角色,廖昌永依然用心。面對“茶花女”薇奧萊塔,阿芒由憤怒到內疚,這個過程伴隨著許多細微感受,是從前的廖昌永未必能關注到的。“藝術需要不斷琢磨,哪怕演一百場,我們也希望能把不同的東西賦予在每次表演中。”廖昌永的心得和建議格外真誠,“演員要給自己‘刺激’,每次登台,都要把作品當成第一次演來研究,要保持‘新鮮度’,這就是戲劇的魅力。隻要你一懈怠,觀眾門兒清。”

“在什麼位做什麼事,現在主業是把學校建設好”

廖昌永上一次以阿芒的形象出現在國家大劇院的舞台上,是在2016年。一別五年,原因很多。“前幾年,我比較專注於中國藝術歌曲的整理和研究,花的時間比較多。”成績已然可以擺在桌面上。僅在2020年,上海音樂學院舉辦的“中國藝術歌曲百年”系列活動就有良好反響:《中國藝術歌曲百年曲集》《中國古典詩詞藝術歌曲16首》等專著出版面世,第二屆中國藝術歌曲國際聲樂比賽成功舉辦……

從廖昌永身上,人們似乎能捕捉到周小燕教授的影子。“周老師把她對待藝術的很多態度給了我,特別是對中國音樂的熱愛。”提及恩師,廖昌永的語氣嚴肅而溫情,“她一直告訴我們,作為中國人,中國作品絕對不能唱不好。”

去年年底,國家大劇院向廖昌永發來《茶花女》的演出邀請。來還是不來?他下了一定的決心。2019年,廖昌永成為上海音樂學院院長,要拿出一整塊時間離開學校,的確有困難。不過,也是同樣的原因支持他再上舞台。“我的第一身份是教師,要把教學工作保証好。”聲樂有多麼注重實踐,廖昌永太了解了,“為了更好地指導學生,我們不能離開舞台太久,否則舞台和作品都會變得生疏。做演員隻需要管好自己,但藝術總要傳承,做教師是從‘利己’到‘利他’的過程,這是很美好的一件事情。”

學科和人才隊伍怎麼建設?學校應該朝著怎樣的方向發展?曾經不用考慮的問題,現在,廖昌永都要考慮了。近幾年,上海音樂學院在原創作品方面進行了很多嘗試,原創歌劇《賀綠汀》演出后,已經拍成了國內首部8K全景聲實景歌劇電影。發力還將持續,2021年,上海音樂學院將推出《霓虹燈下的哨兵》《康定情歌》兩部原創歌劇,以及交響合唱組曲《龍華魂》、交響合唱《龍華英烈頌》、音樂劇《忠誠》。除了劇本部分,這些作品基本上都由師生創作和演出。

“做一部原創作品,聲樂系、管弦系、作曲系等專業都會參與進來,把學科打通了。”以《康定情歌》為例,它帶來的考驗就是全方位的:《康定情歌》以川藏公路的修建為背景,當地的風土人情、音樂特色、民族習慣等作業做不到位,就找不到音樂動機和戲劇沖突﹔表演層面上,學生們必須走出琴房,在舞台上結結實實地摔打一番,積累“實戰”經驗。一般來說,從學生到院團職業演員的蛻變,怎麼也需要三五年的時間,現在,學校希望能幫大家盡量做到無縫銜接﹔舞台應該怎麼設計、要抓哪個點?這又是對數字媒體學院的鍛煉。

如今,地方上創排劇目,已成為業界熱潮,但首演的風光過去,“外援一走,戲就廢了”的情況不在少數。為了創作而創作,絕非廖昌永願意看到的結果:“我想學校的職責還是培養人。我們是‘生產’單位,要生產作品、生產人才。”

需要操心的事情這麼多,在學校和舞台之間,要做取舍嗎?“肯定是要取舍的。”廖昌永笑著給出答案,很快也很堅定,“在什麼位子上就做什麼事,現在我的主業就是把學校建設好。教學、實踐、科研、管理其實也不矛盾,關鍵看內部的線怎麼穿,如果藝術規律把握不好,學校也管理不好。”

“把自己擺在藝術前面,是走不遠的”

最近幾天,廖昌永在綜藝節目《為歌而贊》上演唱的一曲《幽蘭操》,被網友們“轉贊評”三連,頂上熱門詞條。在許多年輕人那裡,廖昌永是認知度最高的歌唱家之一,而這不得不提到一檔現象級綜藝節目《聲入人心》,它不僅讓廖昌永、石倚潔等歌唱家的“國民度”更上一層樓,捧紅了阿雲嘎、鄭雲龍、周深等年輕演員和歌手,也為歌劇、音樂劇和整個聲樂行業注入了空前的流量。

這股熱浪究竟是利是弊?“當然會有一些問題出現,但我覺得總體來說,這種關注是良性的。”有一件事讓廖昌永很受感動。去年,上海歌劇院和上海大劇院合作歌劇《唐璜》,主演之一是參加過《聲入人心》的蔡程昱,演出票全部售罄。

“觀眾都把作業做得很好。”劇場和古典音樂自有一套觀賞禮儀,什麼時候該鼓掌、什麼時候不鼓掌、某個人物的唱段是什麼……總之,門道不少。很多觀眾為此專門查了資料。“他們生怕自己什麼都不懂,被人恥笑。這些觀眾是真的喜歡,也是真的下了功夫。”廖昌永還通過數據發現,去年,學校的聲樂報考人數翻了一倍,今年則在去年的基礎上又翻了一倍,“目前看來,這波熱度還沒消,一切還是比較正向的。”

短暫的停頓后,廖昌永隨即說出了“但是”兩字,“我們的演員一定要對自己嚴格要求。我經常對《聲入人心》的學員們講,你究竟是愛藝術還是愛自己?是把藝術放在自己之上,還是把自己放在藝術之上?把自己擺在藝術前面,是走不遠的。粉絲是雙刃劍,你為他們付出多少,他們就會為你付出多少﹔你背離他們多少,他們也會背離你多少。”(北京日報記者 高倩)

(責編:袁菡苓、羅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