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成都農業科技中心竣工,記者實地探訪——

“農業硅谷”裡將建無人垂直植物工廠

2021年04月09日07:51  來源:四川日報
 

打造“農業硅谷”

圍繞成都、四川及西南地區農業科技重大需求,打造綠色生態、資源共享的高品質科創空間,成為引領四川、帶動西南、服務全國、國際水准的特色生態“農業硅谷”

“3+2+N”科研方向

“3”即都市農業、智慧農業和功能農業﹔“2”為循環農業和疫病防控﹔N為與前兩類相關的系列學科方向。其中“2”,一定程度上服務“3”的發展

更多應用

無土栽培蔬菜與瓜果最快下半年投放市場﹔按照設想,將建都市農業旅游觀光園,市民可以看到300多公斤一個的南瓜、長得像樹的蔬菜、像葡萄一樣挂在藤蔓上的紅薯

20層的架子上,一排排蔬菜長勢正好,LED燈或明或暗,房間裡的溫度、濕度、光照等細微變化被傳感器捕捉后傳入控制中心,進而對執行機械手做出指示﹔早晨起來看一眼電腦,按下確認鍵,一架無人機起飛,為50公裡外的一片農田噴洒藥肥﹔市中心的一座農業觀光園裡,展示著300多公斤一個的南瓜、長得像樹的蔬菜、像葡萄一樣挂在藤蔓上的紅薯……

這些看似科幻電影裡的場景,都將在成都變為現實。

不久前,位於天府新區成都科學城的國家成都農業科技中心(以下簡稱“國家成都農科中心”)通過驗收竣工,中國農業科學院多個科研團隊將陸續入駐,高效、綠色、節能的都市農業與智慧農業新場景將在這裡孕育。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國平

是什麼?

打造特色生態“農業硅谷”

2017年,成都市政府與中國農科院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共同出資20億元,建設國家成都農科中心,共同推進農業領域科技創新、成果轉化。

隨后,由農業農村部批復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落戶成都,這是西南地區首個。

如今,擁有兩個國家級農業科研中心招牌的這個基地被統稱為“國家成都農科中心”,包含創新核心區和綜合試驗基地兩個部分。

其中,創新核心區就是農業農村部批復建設的科創中心,作為產業科技融合平台及核心區、先行區,主要建設中國農業科學院成都院士工作站和“五大平台、八大研發單元”等重點內容,建成集科學研究、轉化孵化、人才培養、交流合作、綜合服務等5大功能於一體的世界一流現代農業科技創新中心。

截至目前,全國有5家農業科創中心,分別在江蘇南京、山西太谷、四川成都、廣東廣州和湖北武漢。這些中心分別依托當地農業科研資源,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科技創新與產業孵化中心重點方向。

成都的農業科創中心主要依托於中國農業科學院、四川省農科院、四川農業大學等機構,圍繞成都、四川及西南地區農業科技重大需求,打造綠色生態、資源共享的高品質科創空間,不僅為成都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構建強有力的科技支撐,未來還將打造成為引領四川、帶動西南、服務全國、國際水准的特色生態“農業硅谷”。

做什麼?

“3+2+N”為“未來農業”打基礎

作為國家成都農科中心主任,楊其長的另一個身份是中國農業科學院都市農業研究所常務副所長,致力於設施環境與作物互作機制及其工程化創新研究。他介紹,目前國家成都農科中心確定了“3+2+N”的科研方向。

“3”即都市農業、智慧農業和功能農業﹔“2”為循環農業和疫病防控﹔N為與前兩類相關的系列學科方向。其中“2”,一定程度上服務“3”的發展。

楊其長表示,都市農業是其中的一個核心項目。

都市農業長啥樣?楊其長介紹,從地域上看,都市農業位於城市內部或周邊地區﹔從形態上說,是以更少土地、人力、水肥等資源投入產出更多的農產品。一方面可以採用工廠化的方式生產食物,大幅增加產能﹔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城市裡的屋頂、陽台、社區空地等都市空間發展都市農業。

楊其長在自家陽台上就種了兩桶無土栽培的韭菜,10天左右換一次水,10多天就可收割一次。這種韭菜與日常生產的韭菜無異,但培養桶裡藏著都市農業的技術秘密。

楊其長預計,都市農業的產業規模未來或將達到萬億級,“我們要做的就是為都市農業的產業需求提供基礎支撐。”

智慧農業,則是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物聯網、智能感知等現代信息技術進行全自動智能控制的一種農業生產方式,適合在大田、養殖、水產等領域應用。如一塊玉米地,對土壤、水分、肥力等各種信息進行實時監控,然后通過無人機等智能設備進行管理。“智慧農業是農業發展的一個趨勢,未來工作人員坐在電腦前就可以管理一片農田。”楊其長說。

如果將都市農業和智慧農業相結合,就產生了“智慧植物工廠”。目前,在國家成都農科中心智慧都市農業展示區設有“垂直農業展示中心”,建成后將展示空間栽培層數超過20層的無人植物工廠,這是國際首創。工廠以LED節能燈為光源,多層立體栽培,由帶孔均勻送風管道通風,採用淺液流種植床進行水培生產,通過物聯網的智能化管控等關鍵技術,可實現機器人全自動化定植、採收和維護,並智能調節空氣中的溫度、濕度、光照和營養液成分,生產效率和單位土地產值顯著提高。

功能農業,主要是增強農作物的某種屬性。例如通過育種技術,讓玉米富含硒等功能成分。

何時應用?

無土栽培蔬果下半年擺上陽台

這些高科技何時能大規模應用?

楊其長說,都市農業的科研成果,最快在今年下半年陸續投放市場,屆時市民就可以將這些無土栽培的蔬菜與瓜果擺上陽台。

楊其長還設想在成都建設一座都市農業的旅游觀光園,在這裡可以看到300多公斤一個的南瓜、長得像樹的蔬菜、像葡萄一樣挂在藤蔓上的紅薯……

楊其長介紹,目前農科中心已有3個項目納入《中國農業科學院“十四五”規劃建設項目》和《農業部直屬單位中長期基本條件能力建設規劃》。

隨著國家成都農科中心基本建設工作的完成,25支科技創新團隊將入駐中心,同時這裡還將籌辦第二屆全國農業成果轉化大會、第三屆智能植物工廠國際高峰論壇、第二屆國際垂直農業大會等國內外交流盛會。

“農業現代化,關鍵是農業科技現代化。要把發展農業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過科技給農業現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中國農業科學院都市農業研究所副所長段成立說,國家成都農科中心遴選出首批入駐的科研團隊,還聯合在蓉的農業高校、科研院所、龍頭企業等,共同組建服務全川的農業科技創新服務平台,成立全川農業科技創新聯盟、西南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建設農業科技協同創新數字化服務平台,實現服務全川的農業科技創新服務平台體系高效運轉。

(責編:袁菡苓、羅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