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通清明會 吃美食游美景品文化

2021年04月06日08:00  來源:成都日報
 

清明裡,艾香四溢,蘭花吐蕊﹔葉底藏露,高山迷霧﹔三江流水繞鎮過。作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的崇州市元通古鎮,迄今已有1600余年歷史,是成都平原僅存的原生態古鎮之一。為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由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崇州市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和元通鎮人民政府承辦的第268屆元通清明會,堅持疫情防控不鬆,採取線上、線下活動同時舉行的方式,從4月2日到5日,為期4天在古鎮進行。元通清明會作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川西壩子農耕文化記憶窗口”,自清康熙年間以來,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享有“川西壩子第一會”的美譽。

兔燈巡游

展現傳統節日特有的文化情懷

“兔燈祈福”是元通歷史悠久的民俗活動,兔子被當地人視為吉祥之物,所以兔燈所到之處就意味著把吉祥和好運送到了那裡。4月2日19點,清明會民俗活動之拉兔燈祈福巡游古鎮活動在萬眾矚目中精彩開啟。在兩個特大兔燈引領下,400余隻小兔燈緊隨其后,沿古鎮經永利橋、新街、東盛街、雙鳳街、匯江廣場到達惜字宮……活動現場秩序井井有條,路上群眾駐足觀看。元通古鎮在中國傳統節日中,向游人展現出獨有的文化情懷。

金牛鬧春

傳承川西獨特的農耕文化

地處天府之國精華灌區的成都平原西部,崇州農耕文化獨具魅力,自古以來就有舉行春季祭祀及慶典活動的傳統。4月3日上午9點,第268屆元通清明會“金牛鬧春”祈福儀式在崇州元通古鎮拉開帷幕。作為成都傳統節日習俗之一,“金牛鬧春”祈福儀式傳承著川西獨特的農耕文化。

儀式的准備階段分為通贊、鳴贊、引贊、司盥,接著擂鼓升壇、祈福儀式正式開始,然后各“祭官”誦讀祝詞,迎“神”行禮、奏樂伴舞,最后受福挂彩、三拜送“神”。緊接著便又起樂,表演起牛舞,“眾官”扶犁,開啟春耕。每一個環節都充滿了濃郁的“天府味”“成都味”,人們表演起牛舞,為即將進入農忙狀態的耕牛挂上鮮艷的綢緞,一起扶犁,開啟春耕。

本次儀式,採取線上、線下活動同時舉行的方式,把活動的舞台搬到了直播平台,通過網絡互動的方式,讓人們都能“線上祈福”,共同感受和傳承傳統文化。

民俗文化活動

感受“最天府”韻味

今年清明會期間,還有楹聯書法展、民間廚藝大賽、民間曲藝演出等一系列民俗文化活動,讓更多游客體驗到濃濃的古鎮風情和文化。除了玩樂項目外,元通美食也給游客們帶來驚喜,尤其是被人稱道的元通古鎮“四朵金花”:豆花、油花、蹄花、腦花,色香味倶全的美食讓來自各地的人們流連忘返。元通古鎮迄今已有1600多年歷史,留下了諸多歷史遺韻,包括80余棵古楠木、銀杏等珍稀古樹,以及陳家大院、永利橋、黃氏故居、廣東會館、江西會館、夏家茶樓、羅家大院等十多處知名景點,在體驗活動、享受美食的同時還能游覽美景,清明小長假到元通古鎮一游真是不枉此行。

本次元通清明會,傳承了農耕文化習俗,傳遞著濃濃的幸福,增強了群眾對傳統節日的認同感。以天府古鎮、天府生活和天府美食,共同構成清明小長假期間的“最天府”享受。(成都日報記者 杜文婷)

(責編:袁菡苓、羅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