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發布35個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2021年03月29日16:24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新聞發布會現場。實習生 邢詩瑤攝
新聞發布會現場。實習生 邢詩瑤攝

人民網成都3月29日電 今日上午,四川省深化改革典型案例新聞發布會在成都舉行。四川省委改革辦專職副主任宋光輝,四川省西部開發辦(攀西辦)專職副主任鄧超,四川省民政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胡建林,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總經濟師廖蔚,四川省醫改領導小組秘書處副主任、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宋世貴出席發布會,介紹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據介紹,本次評選工作歷經多個環節,最終評選出能夠代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四川各地各部門在實踐中探索創造的制度性成果的35個典型案例,其中省級典型案例5個、市級和縣級典型案例各15個,涵蓋農業農村、經濟體制、國企科技、社會體制、文化教育衛生、生態文明、民主法制、黨的建設、紀律檢查等多個改革領域。

據宋光輝介紹,典型案例分為四類:

一是對四川發展起關鍵作用的改革,即能夠解決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的改革。四川省推行“兩項改革”,有效實現了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結構性優化。“兩項改革”的有效推進,得益於四川省委、省政府在改革過程中始終保持高度重視,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尊重和聽取民意,堅持“一快一慢”穩慎推進。未來,四川將繼續堅持問題、基層、利民、發展、目標、結果“六個導向”,聚焦優化資源配置、提升發展質量、增強服務能力、提高治理效能“四大任務”,加快實現“調適、調順、調優、調強”,深化改革,助力鄉村振興。

二是塑造未來競爭新優勢的改革,以制度改革創新人才激勵模式。四川省在全國率先推進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將科技成果從“純粹國有制”變為“單位、個人混合所有制”、將“先轉化后獎勵”變為“先確權后轉化”、將“獎勵性利益”變為“可轉化權利”,有效激發了科研機構和人才創新創業活力,得到國務院通報表揚並在全國8個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推廣。

三是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改革,大力簡政放權,以打造法治化、市場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為目標。以成都市為例,2019年成都市在雙流區、新津區開展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試點工作。雙流區大力推動項目審批重構,將企業需完成的28項審批事項中的15項作為企業承諾,項目審批時間由過去197天優化為約60天,較大地提高了審批機構的辦事效率。新津區強化項目過程中的服務監管,採用“線上+線下”多種方式為企業提供服務指導。

四是增進民生福祉的改革,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改革立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四川省的醫療改革方向,始終聚焦於解決群眾“病多發、看病難、看病貴”的突出問題。以全民預防保健的“瀘州模式”為例,瀘州市以努力讓群眾不生病、少生病、晚生病為改革目標,通過全民免費健康體檢、建立終身健康檔案和進行分層分類健康管理等方式,建立全民預防保健體系,形成了可供推廣、復制的改革經驗。四川省個人衛生支出佔衛生總費用的比重從2013年的34.21%下降至2020年的27.87%。在人均衛生費用低於全國平均水平的情況下,實現了人均預期壽命、嬰兒死亡率、孕產婦死亡率等主要居民健康指標均優於全國平均水平的成就。(劉海天、實習生邢詩瑤)

(責編:李強強、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