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上史詩舞台再現 話劇《塵埃落定》續寫文學傳奇

2021年03月29日09:35  來源:北京日報
 

話劇《塵埃落定》劇照。北京日報記者 方非攝

2000年獲得茅盾文學獎的《塵埃落定》,21年后登上舞台,續寫了文學的傳奇。3月26日,話劇《塵埃落定》在天橋藝術中心首演,以凝練的篇幅再現了原著的精髓,帶給觀眾文學與戲劇的雙重感動,也再次使觀眾感受到厚重的文學原著賦予劇場堅實的基礎和持久的能量。

該劇在天津預演時,原著作者阿來就激動地幾度熱淚盈眶。首演結束后,阿來更是欣然登台向主創致謝,在他看來,“3個多小時的時間,在這樣局促的空間,展開那樣一個世界,展得豐富銳利智慧,我覺得非常圓滿。”戲劇改編得到原著作者和台下觀眾一致的肯定,無疑是極為難得的。

當年《塵埃落定》獲得茅盾文學獎時,曾被稱贊視角獨特,“有豐厚的藏族文化意蘊,輕淡的一層魔幻色彩增強了藝術表現開合的力度”,語言“輕巧而富有魅力”“充滿靈動的詩意”,“顯示了作者出色的藝術才華”。如今,把這些語言搬過來形容由胡宗琪導演的舞台版《塵埃落定》,似乎也毫無違和感。極具特色的藏族文化為該劇賦予獨特的舞台呈現,表面上看到的是精美而鮮明的藏族服飾,內核則是獨特的生死觀和價值觀,以及動蕩的大時代對“慢慢過日子”世界的沖擊,曾經以為屹立不倒的官寨、土司制度遭遇摧枯拉朽的力量,顯得那麼脆弱不堪。

阿來是在寫了十多年的詩歌后才寫了這本小說,原著的語言就富有詩意,這一點在舞台劇中也得到了非常好的保留和體現。劇中主人公傻子以大量的內心獨白串聯起一個個場景,他既是故事的主角,又是敘述人,以空靈詩意的台詞引領著觀眾穿梭於一個帶有淡淡魔幻色彩的世界,看見時代的洪流、膨脹的欲望、無可避免的墮落,使3個多小時的演出顯得沒有那麼漫長。在海報上,出品方將該劇稱之為中國版“阿甘”的故事,演出后則有觀眾表示從劇中那個家族的興盛和衰亡中看到了《似水年華》的影子。

值得一提的是,曹路生改編的話劇《塵埃落定》早在17年前就完成了,但卻一直未能通過商演進入大眾領域。這一次終於得以搬上舞台,與近幾年文學經典改編話劇頗受歡迎的熱潮不無關系。該劇出品方之一、九維文化近年來陸續運營了陝西人藝版《白鹿原》《平凡的世界》,董事長張力剛深深感知到經典原著對話劇改編和市場經營的賦能,“單靠演出的觀眾,是不足以支撐(一部話劇)的。但文學的覆蓋面要比演出大很多,兩者又有天然的契合度。”

從首演幾場來看,這部作品質量是過硬的,足以成為今年原創戲劇作品中的佼佼者,但市場的反應還有些慢熱,后期還需要更多、更好的營銷,讓更多的觀眾認識它。今天北京演出結束后,該劇還將前往杭州、上海、南京、廣州、深圳等地巡演。(北京日報記者 牛春梅)

(責編:袁菡苓、羅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