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西路打造老成都“市井生活圈”:左手市井右手文藝

2021年03月24日08:01  來源:四川日報
 
原標題:不一樣的煙火氣:左手市井右手文藝

  玉林西路街景一角。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肖瑩佩攝

  晚上的小酒館十分熱鬧。 成都高新區芳草街街道供圖

  “到了到了,原來這裡叫玉林西路。”一名外地游客大聲招呼著同伴。3月14日下午,小酒館尚未開門,門口不時有人來拍照。讓他們更驚喜的是,周邊街巷還有許多“寶藏打卡點”。

  游客的驚喜,對本地居民來說也是可感知的變化。

  變化,體現在街頭巷尾新增的雕塑和牆繪,一步一景﹔變化,也體現在商業業態的更新換代,文藝味十足﹔變化,更體現在每月上新的文化活動和創意市集,豐富多彩……

  作為中優區域,也是城市有機更新“主戰場”,近年來,成都高新區芳草街街道辦事處通過保護玉林西路片區約1.19平方公裡老成都歷史文脈,典藏城市記憶,挖掘市井文化獨有的煙火氣,重點打造玉林西路老成都“市井生活圈”,讓老城區同步共享發展成果。

  看外在

  一步一景老成都文化就在街頭巷尾

  小酒館緊鄰沙子堰東巷小區,這天下午,幾位居民正坐在路邊椅子上晒太陽,偶有人騎自行車買菜回來,轉彎鑽進巷子裡……

  圍繞四周的,又是另外一種場景:房牆上,有“芳草文創街區”的彩繪﹔巷口處,有“日飲茶、夜飲酒,沙子堰漫步走”的標語設置,並用中英日韓四語表達“歡迎”……

  “這個畫面太有感覺了。”一位前來小酒館打卡的游客感嘆,各種文藝元素跟老成都的市井煙火碰撞,奇妙又和諧。

  這樣的畫面,在整個玉林西路片區,隨處可見。

  玉林西路——成都中心城區最老的街道之一,位於芳草街街道沙子堰社區和蓓蕾社區,曾是一條賣時髦服飾的時尚街區,也曾是成都人印象中小資和文藝的匯集地。隨著城市發展和生活變遷,這裡“老房老院子、小街小巷子、沿街一溜小鋪子”已不能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2018年,成都高新區推進特色街區建設,提出將玉林西路打造成為融合傳統成都風味和創新時尚特色、獨具魅力的生活街區。2019年,隨著成都市一環路道路綜合整治工程啟動,成都高新區一環路功能提升項目也開工建設,最后將形成“一軸兩帶兩區、八街九巷多節點”,其中“兩區”就包括玉林西路片區,定義為老成都休閑生活片區。

  該片區總面積約1.19平方公裡,多為上世紀70、80年代建筑,常住人口近4萬人。

  芳草街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前期摸底梳理,街道以老成都特色文化為載體,圍繞以地域文化為紐帶引發情感共鳴、引導公眾行為,以街景創生帶來新的感官體驗的思路,結合玉林西路地標特色,打造了一系列場景。

  如玉林西路路段,就是以小酒館為核心驅動,著力打造重點場景建筑,實現100米一小場景、200米一大場景,創造不同空間體驗無縫銜接。

  如今,漫步這一片區,街頭巷尾會與各種特色場景不期而遇,與老成都文化產生聯結——

  玉林西路上,有復原的“小酒館”舞台。白雲街北段街道打造出的芳草印象街區,“茶、鳥、書、竹”等最具老成都市井特色的元素與兩邊圍牆空間結合而成的景觀節點,既是趣味的互動空間,也是藝術展示文化場。蓓蕾社區工作場所創新引入散花書院首家社區書店……

  看內裡

  專業運營打造玉林西路文旅新品牌

  有研究顯示,城市公共開放空間是呈現城市文化的重要載體,彰顯著當地的城市精神與地域文化。通過對公共開放空間內生活力的營造和激發,可以提升並帶動整個地區吸引力。

  對於玉林西路片區的有機更新來說,這就意味著,除了道路優化、風貌修繕、場景打造等“外在”硬件的整體提升,更需要著眼於“質”的發展,實現內涵式更新。

  但如何在老城區有限的地域裡,發揮更大的空間效能?FUN市集,正是一個激活城市公共“灰空間”的成功實踐。

  白天,它是芳草小學的停車場,每逢周末和法定節假日便成為集文創、音樂、文化活動和國際交流於一體的文創市集,還依托此打造出了“Lighten my world(來買我的)跳蚤市場”“潮范音樂演繹”“原創手作創新”等6個平台,引入新零售、新業態、新模式,廣受好評,被網友收錄進“成都50個寶藏打卡地全集(2020版)”。

  據統計,2018年4月至今2年多時間裡,FUN市集已舉辦98期,累計吸引中外訪客800余萬人次,帶動相關產業年營業額700多萬元,參與創業的青年群體、攤主月均收入3500元。而對於周邊居民來說,不僅能在家門口逛市集,更可以報名參加跳蚤市場等活動。

  以“當代藝術發源地、獨立音樂搖籃、地道成都味”三張名片為基底,更多的“新內涵”正在玉林西路片區呈現。

  位於火燒堰巷的街FUN文創街區,由原蓓蕾社區辦公室改造而成,目前已完成大部分招商,主要為法式刺繡、古著店、畫廊、手作工作室等業態,並通過舉辦周末文化活動,孵化玉林西路文創品牌。“我們希望通過發掘火燒堰老成都街坊文化內涵,打造辨識度和游玩度俱佳的文化活動區,以點帶面塑造玉林西路文化圈。”芳草街街道相關負責人說。

  他介紹,為打造更安逸的玉林西路,1月中旬街道面向社會公開招募“城市合伙人”,按照政府主導、市場主體、商業化邏輯的路徑,引入專業機構進行市場化運營。“玉林生活片區並非純商業街區,還有許多本土居民。如何在吸引游客的同時保留本地生活氣息?如何讓商家、游客和居民之間和諧共融?都是街道在城市有機更新中的首要考量。”

  據悉,玉林西路特色街道預計在今年大運會前完工呈現。(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肖瑩佩)

(責編:羅昱、章華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