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行十年,各地公共自行車大面積退市——

公共自行車為何不敵共享單車?

2021年03月23日07:29  來源:四川日報
 
原標題:公共自行車為何不敵共享單車?

  成都府城大道旁的公共自行車站點已被各類掃碼單車包圍。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肖瑩佩 攝

  “辦卡5年,騎行了近百次,總計行程50余公裡,今天要說再見了。”3月19日,眉山市民王明強從家中翻出已經發舊的有樁單車借車卡,來到眉山市公共自行車客服中心,交回卡片,拿到押金。走出大門,他打開手機中的共享單車APP,掃了掃路邊一輛共享單車的二維碼,騎車而去……

  此前幾天,眉山市住建局發布消息:隨著掃碼單車的興起,公共自行車(有樁單車)使用率日益降低,為節約社會公共資源,該局擬於2021年3月31日終止有樁單車運營服務。

  消息發布后,引發廣泛關注:作為重要的公共資源,由政府主導的公共自行車退市后該如何處置?有樁單車退出后,面對蜂擁而入的掃碼單車,地方又該如何應對?政府能從中吸取哪些經驗教訓?

  對此,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深入四川各地,展開了調查。

  A調查

  大部分地區公共自行車遇冷小部分地區依然堅守

  3月20日上午,記者來到成都府城大道與成漢南路交界口的一處有樁單車站點,隻見10余輛有樁單車安靜地停放在卡扣內,把手和座椅都布滿灰塵,有的卡扣甚至被塞進了紙片。旁邊豎立著一個藍色“成都市公共自行車服務系統”,屏幕黑屏,無法操作。

  而這個點位附近停放的各色掃碼共享單車,在不到半小時內便被陸續騎走。

  記者隨后陸續走訪天久路、交子大道、金融城等附近的幾個有樁單車點位,情況大致相同。在天暉路的站台上,還貼有“公共自行車使用流程”以及辦卡方法。“我在這附近上班,真沒注意過還有這種公共自行車。”一位路過的市民說。

  某業內人士告訴記者,2010年底起,成都市金牛區和成都高新區先后開始試點公共自行車服務,投放了大量有樁單車,由此拉開了成都公共自行車的發展大幕。但在2016年,成都就暫停了有樁單車的繼續投放。

  某掃碼共享單車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據該公司所做調查,在成都市區,掃碼共享單車已成為市民綠色出行的首選,有樁單車的使用率近兩年明顯下降。

  眉山與成都的情況並非個案。10年前,為方便市民出行,四川多地由政府主導,推出了一批有樁單車,市民隻需憑借身份証辦理一張借車卡,繳納一定押金並充值后,刷卡便能使用。但近幾年來,由企業開發主導的掃碼共享單車崛起,並漸漸取代有樁單車成為市場主流,原有的由政府主導的有樁單車處在被淘汰的邊緣。

  遂寧是較早一批投放有樁單車的城市。該市自2011年9月起,便在主城區累計建起了有樁單車站點179個,投放有樁單車3790輛,使用最高峰時,市民共開通借車卡3萬余張,平均日借車量最高超過1萬人次,但在運行了近7年后,該市便終止了有樁單車服務,成為了川內最早叫停該服務的城市。

  逆勢之下,也有個例。在以康養旅游業聞名的攀枝花市米易縣,政府運營的有樁單車依然在當地佔據主流。原因是2018年當地政府投資對原有的刷卡有樁單車進行了改造,變刷卡使用為掃碼使用,這一小改變,盤活了正在走下坡路的有樁單車。目前全縣有有樁單車站點30個,運行車輛445輛,當地至今也沒有市場化的掃碼共享單車進入。

  B解碼

  掃碼共享單車興起 便捷的使用方式被追捧

  “掃二維碼的單車分布更廣泛,幾乎可以隨騎隨放,相較而下,有樁單車的使用就顯得有點麻煩。”3月19日,辦理完退卡業務的李峰走出眉山市公共自行車客服中心大門,一邊掃碼共享單車,一邊表達了他的退卡理由。

  李峰的觀點具有普遍性,記者多地採訪,市民均表示,大部分地區有樁單車遇冷,主要原因是新興的掃碼單車使用更加方便,借還車時不用到指定的樁位停車,自由化的出行方式,讓大家更樂於接受。

  遂寧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起初幾年,政府投運的有樁單車的確成為市民綠色出行的主流,但2017年,隨著掃碼共享單車的進入,便捷的掃碼單車很快成為遂寧市民出門的首選。一年左右時間,共享單車在遂寧主城區的數量便達到了2萬余輛,為了節約社會公共資源,該局不得不關停有樁單車。

  事實上,也是從2017年左右開始,四川各地城市公共自行車的迭代便悄然拉開了帷幕。而彼時,作為投入成本低、使用便捷的掃碼單車開始大舉進入四川各大城市,很快取代了公共自行車。

  德陽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17年左右,德陽本打算在主城區投放政府主導的有樁單車,但此時共享單車開始在國內鋪開。

  “我們在其他城市發現,共享單車投放后,有樁單車基本上都出現了無人使用的情況。”該負責人表示,考慮到成本較高、管理不便等因素,德陽主城區最終放棄投放有樁單車,而是迎接了掃碼共享單車的進入。

  目前在德陽主城區,掃碼共享單車已有2萬余輛,下一步,當地計劃再引進1-2家運營商。

  C延伸

  面對單車市場變化政府該如何作為?

  從公共自行車到掃碼單車,這一市場迭代背后,一系列的城市管理問題也將地方相關部門推上了抉擇的十字路口。

  眉山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認為,政府應該順應市場規律,及時關停有樁單車,節約公共資源。關停同時,要妥善解決好押金的退還問題和單車的再利用問題。就退出單車的處理問題,目前該局正在公開征集市民意見。

  “對於掃碼共享單車也不能放任不管。”資陽市城管行政執法局直屬一大隊負責人唐毅告訴記者,該市主城區的掃碼單車數量一度超過23000輛,帶來了亂停亂放,擠佔公共出入口、人行道等問題,該局通過行政干預,開展了多項專項行動,才控制住了車輛數量。

  巴中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巴州區分局車管大隊大隊長肖飛認為,除了嚴控數量外,還要加大對企業的日常監管。為了防范掃碼單車的無序投放,該局明確,入駐該市的單車企業須共享其管理監督平台,以便隨時查看車輛的分布情況。

  “盡管掃碼共享單車代表了潮流,但也要保持冷靜。”自貢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相關負責人認為,掃碼共享單車並不適應每個城市,自貢主城區地勢起伏較大,由於歷史原因,城市內老舊小區多,道路狹窄,非機動車道缺乏,城市擁堵,為了保障城市的有序運轉和市民出行安全,自貢婉拒了掃碼單車的進入,等城市新區建起時再考慮引入掃碼單車。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達州,由於市內橋梁、隧道眾多,特別是老城區路窄坡多,達州一度叫停了掃碼共享單車的投放。

  “無論是引入掃碼單車,還是婉拒掃碼單車,都是政府本著地方城市管理大局和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角度做出的慎重決定。”米易縣綜合行政執法局負責人認為,面對形勢的變化和市民需求,政府還可以走得更遠一點。

  該負責人告訴記者,隨著掃碼單車的興起,米易縣也曾面臨著有樁單車去與留的問題。2018年,當地投入資金,升級了有樁單車的使用系統,把刷卡有樁單車變為了掃碼有樁單車,這一小小的改動便扭轉了有樁單車的局面。截至目前,該縣有樁單車的騎行次數已達430余萬次,每天騎行平均次數約為1900次,月活躍人數為6000余人次。(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樊邦平 肖瑩佩 王若曄 唐子晴 余如波 吳憂 鐘帆秦勇 袁城霖)

(責編:章華維、羅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