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蜀猜想 這裡或曾有一個崇尚神權的古國

2021年03月22日08:50  來源:華西都市報
 
原標題:古蜀猜想 這裡或曾有一個崇尚神權的古國

神秘的三星堆文明從何而來,去向何處?“三星堆可能是一座神權古國,其文明形態既特殊又滯后,創造的大量宗教信仰器物神聖、神奇、又神秘。”3月19日,著名三星堆研究學者、考古學家趙殿增在接受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專訪時說,三星堆古蜀文明是早期中華文明形成和發展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他認為,三星堆遺址上,曾存在一個國力強大的神權國家,其獨特的文明形態,或許是造就三星堆神奇面貌的關鍵所在。這一點,與三星堆遺址幾乎沒有發現青銅兵器,而是數量繁多、帶有宗教性質的祭祀遺物相印証。

三星堆文明

是早期中華文明組成部分

“在此前的考古發掘中,三星堆遺址出土了眾多帶有各地文化的典型器物,這些文化通過段段相連、環環相扣的傳播,最終出現在了三星堆。”在趙殿增看來,三星堆古蜀文明是早期中華文明形成和發展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中華文明進程中具有特定的歷史地位,同時也受到中原等地文化的強烈影響。

“對三星堆文化影響最大的,首先就是同時代的夏商文化,無論是青銅和玉器鑄造技術以及重要禮器祭品的造型,都和河南洛陽二裡頭遺址、河南安陽市殷墟遺址有著密切的關系。”趙殿增說,大型玉璋和玉璧等器物中,可以看到有石峁文化、齊家文化的特征。他認為,在某些文物上,還可以看到一些更遠更早的文化影響。比如,三星堆立人像身上,可以看到紅山文化、凌家灘文化、石家河文化玉人像的影子﹔三星堆仁勝村出土的玉錐形器,可能與良渚文化有聯系。

“這種交流可能還發生於更遠的地方,如大量的海貝與象牙可能來自於東南亞沿海,金杖和金面具的習俗可能與西亞文化有關。”趙殿增說。

與外界的經濟交往

或促成早期絲綢之路

為何會這樣?趙殿增解釋,這主要是由於各地經濟技術社會文化的發展,都產生了進行交流和交換的需要,而一些相鄰地區道路的分段漸次開通,使得這樣的交流成為可能,也不排除“三星堆古國”作為一個神權國家所產生的作用。

由於當時三星堆經常進行各種規模的祭祀活動,需要創造出更多、更好、更奇異的神器和祭品。“他們很可能是用絲綢等特產去交換的,如在三千年前古埃及法老頭發上就發現了絲綢,很有可能就是三星堆時期的輸出品。”趙殿增說。

與此同時,三星堆神權古國也對外界產生了較大吸引力和影響力,外地的人們有了來三星堆進行交流與交換的願望和積極性。

趙殿增說,可能正是這些交往,促成了“早期絲綢之路”的產生,從而使大量的外來文化因素出現在了三星堆文化之中。

古國的衰落

過度消耗造成社會危機

那麼,盛極一時的三星堆古國為何衰落?趙殿增認為,這是神權古國一個致命弱點,也是一個缺乏財富積累的結果。“神權國家中充滿著宗教狂熱,他們把大量的社會財富都奉獻給了神靈,缺乏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和積累。瘋狂制造的大量神器、祭器,過度消耗了國家的財富,造成社會與生存的危機,從而導致了三星堆文化的衰落。”

當社會出現危機時,三星堆的人們往往就將這些災難和不順歸咎於神器“失靈”了,於是通過盛大的祭祀活動,將神像和祭器搬出神廟,進行隆重的“燎祭”,希望這樣可以將“神”送回“天上”,乞求新的“神靈”能給自己帶來好運。

在一次重要的“燎祭”之后,人們曾把國家的中心遷到了金沙遺址,三星堆古國開始逐漸衰敗了下去。而這次三星堆祭祀區新發現的祭祀坑,說明“三星堆神權古國”可能還與金沙王國並存了一段時間,將為古蜀文明進程的研究,提出一些新的重要課題。(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戴竺芯)

(責編:章華維、羅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