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創新生態價值轉化的多元路徑

2021年03月18日11:09  來源:成都日報
 
原標題:成都創新生態價值轉化的多元路徑

  都江堰市七裡詩鄉川西音樂林盤

  力爭

  至2035年

  ■形成“一縱六橫”353公裡縱橫通達格局

  ■串點連線,重塑“多中心、組團式、網絡化”的城鄉空間結構

  ■覆蓋25個4A級以上景區、21個產業功能區及多個特色小鎮、精品林盤

  ■實現區域組團間30分鐘可達、特色精品資源點15分鐘進入軌道

  綠水青山如何變成金山銀山?在成都實施鄉村振興推動城鄉融合的實踐中,大力推動生態價值轉化一直是重點。記者從剛剛結束的市委農村工作會議上獲悉,今年成都將堅持把生態價值轉化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推動城鄉融合的有效途徑,進一步加大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力度,結合市民對幸福美好生活的多元需求,創新生態價值轉化的多元路徑。

  力爭8個區(市)成為

  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

  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今年成都將繼續深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強化科學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持續推進成都“治霾十條”“治水十條”和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力爭2021年PM2.5濃度控制在39微克/立方米以下,優良天數比例達78%﹔國省控斷面全面達到考核目標,市控及以上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到90%以上,縣城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到100%﹔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保持94%以上,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保持90%以上。同時大力推進全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力爭2021年成華、武侯、錦江、雙流、郫都、彭州、崇州、青白江8個區(市)通過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考核驗收,進而為成都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打下堅實基礎。

  啟動生態系統生產總值

  核算評估試點

  在進一步改善城鄉生態本底的基礎上,成都還將創新可持續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多元路徑,統籌推進場景營造、多元投入、模式革新,平衡生態建設投入產出,放大生態資源增值效應,推動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

  據市發改部門介紹,2021年我市將啟動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評估試點,探索編制試驗區生態產品目錄清單和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深化水系“藍網”價值探索,爭取水利部在都江堰建立以成都為中心,覆蓋四川、著眼西部的水權交易平台﹔同時深化“零碳景區”探索,積極接駁“碳匯天府”平台,探索構建旅游碳普惠機制,引導金融機構創新綠色金融產品,爭取擴大綠色債券發行規模。

  發布西部片區旅游環線公路建設

  等機會清單

  進一步打通生態價值實現的路徑,成都今年還將發布西部片區旅游環線公路、軌道交通、林盤、藍網建設機會清單,引導社會力量參與試驗區建設,為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夯實支撐。

  據悉,今年成都將加快都江堰精華灌區和大熊貓國家公園“熊貓家園”核心項目建設,每年策劃推出一批具有吸引力的高品質生活消費場景,實施城鄉公共服務設施提升工程和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程,同時力爭至2035年形成“一縱六橫”353公裡縱橫通達格局,通過串點連線重塑“多中心、組團式、網絡化”的城鄉空間結構, 覆蓋25個4A級以上景區、21個產業功能區及多個特色小鎮、精品林盤,實現區域組團間30分鐘可達、特色精品資源點15分鐘進入軌道,促進城鄉資源要素交流共振。

  (成都日報記者 陳泳 李萌 李娟 文/圖)

(責編:高紅霞、羅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