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寧船山區:
創“天府旅游名縣”推動“全域旅游”發展

【查看原圖】
船山區聖蓮島上荷葉田田。遂寧船山區文旅局供圖
船山區聖蓮島上荷葉田田。遂寧船山區文旅局供圖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2021年03月17日17:17

近年來,遂寧船山區將文化旅游作為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提升城市品位、著力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圍繞創建“天府旅游名縣”,加快完善公共服務,深度挖掘旅游資源,推動文旅項目建設,以“全域旅游”格局積極爭創“天府旅游名縣”。

“全區動員,全員參與,將創建‘天府旅游名縣’作為全區頭號工程來抓。”自2019年啟動天府旅游名縣創建工作以來,船山區各級政府工作人員全面參與,並出台系列舉措,從責任分工、項目建設、資金保障等方面為創建“天府旅游名縣”提供堅實力量。2020年,船山區實現旅游綜合性收入106.28億元,接待游客1053.5萬人次。

提升文旅公共服務 旅游更有質量

木質鏤空隔斷古色古香,生態化景觀園藝設計巧妙融入周邊環境……遂寧市芳洲路北延A線橋南側聯盟河景觀帶,一座普通的公廁成了景觀中的一部分。

“不把廁所簡單當作一般公共服務設施,而是當作全域旅游產品,注重實用美觀和細節打造。”船山區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負責人介紹。

公廁改造提升只是船山區近年來大力提升旅游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務的縮影。近年來,船山區堅持“為居者服務,為旅游服務”理念,一系列軟硬件方面的文旅公共服務提升,正讓旅游變得更有質量。

首期投入近350萬元建成船山智慧旅游大數據中心,景區客流量、車流量、游客來源地等關鍵數據可動態查詢﹔開發智游船山微信小程序,游客隻需打開“智游船山”手機APP,便可便捷查詢到船山區境內的所有景區資源、文化故事、交通住宿、購物餐飲等信息﹔建成通景公路10.9公裡、旅游風景道26.3公裡、休閑步道15.8公裡、城市綠道8.6公裡,通往4A級景區道路全面達到二級公路標准。

此外,船山區建成游客集散中心1個、旅游咨詢服務中心及服務點27個、自駕游營地2個、停車位5000余個,累計投入資金8400余萬元,建成旅游廁所159座,其中A級旅游廁所34座,旅游配套服務設施日益完善。

“旅游+”深度融合 市場更具活力

陽春三月,漸暖的天氣催得羅家橋村的桃花競相盛放。趁著晴好天氣,游客們三五成群紛至沓來,穿梭於花海拍照留念,近距離感受鄉間春日的愜意。

桃花節、騎游節、紅提節……近年來,船山區以農業供給側改革為主線,堅持“農旅結合、以農促旅、以旅強農”,以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為抓手,不斷拓展農業休閑功能,強力推進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2018年,船山區被評定為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區。

位於船山區龍鳳古鎮的龍鳳文創園項目將“舊廠”和“藝術”充分結合,對老建筑進行風貌修復,在保持原有外觀風貌的同時,對老舊廠房做現代藝術改造。

在全域為景的理念推行中,船山區始終堅持大旅游、大市場、大業態工作理念,科學構建旅游供給體系,促進旅游全業態融合發展。更多的業態實現了與旅游市場的深度融合。“旅游+體育”,先后成功舉辦國際馬拉鬆、國際徒步大賽、中華龍舟賽等國際國內文化、體育類節會賽事80余場次。“旅游+夜經濟”,投資2000余萬元打造“董家巷夜間經濟區”,成為遂寧最火網紅打卡點﹔投資3.8億元,實施城市光影提升工程,打造夜間經濟區。

豐富文旅項目 景區更有看頭

到龍鳳古鎮感受積澱千年的文化底蘊,在九蓮洲濕地公園享受綠意空間,登聖蓮島觀賞湖光美景……周末,來自南充的王艷梅帶上家人到遂寧度假。第一次走進遂寧,景城相融的船山讓她充滿欣喜,“水在城中,城在綠中,人在景中,船山處處是風景。”

在船山區,游客有多種旅游選擇的背后,是該區不斷豐富文旅項目,夯實文旅產業基礎,讓景區更有看頭的具體體現。

近年來,船山區著力推進龍鳳古鎮二期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遂寧電影文化中心、聖蓮島文旅提升、1980文創、十裡荷畫鄉村旅游精品民宿等項目,努力打造極核引領、全齡全時的康養旅游目的地。

位於遂寧城南的龍鳳古鎮二期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目前正加緊施工。作為遂寧重點建設項目,龍鳳古鎮旅游基礎設施(二期)項目總投資28億元,主要涵蓋道路、房建、景觀、公共配套及電力遷改項目。建設完成后,將有效提升整個龍鳳區域的城市品質與旅游基礎。

截至目前,船山已建成九蓮洲濕地公園、仁裡水鄉、龍鳳文創園等文旅項目14個,成功打造觀音故裡旅游區等4個國家4A級旅游景區和1個國家3A級旅游景區、特色景區15個、國家級水利風景區1個、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個、省級5個、省級非遺7個。成功創建各類省級鄉村旅游品牌37個,打造特色街區7條,建成四星級(標准)以上酒店4家、特色酒店及民宿148家,包裝推出荷花宴等特色美食、商品57個大類3268種。(歐歡)

分享到: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