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閣縣漢陽鎮韻達快遞網點,居民取快遞需要交費。
“明明給過快遞費了,為啥取東西的時候,還要再給錢?”談到取快遞時遭遇“二次收費”,在四川日報全媒體民情熱線電話那頭,家住劍閣縣白龍鎮的賴女士的語氣裡充滿質疑。
近日,四川日報全媒體民情熱線(028-86968696)和問政四川平台接到多名廣元市劍閣縣、青川縣等地鄉鎮居民投訴,他們去圓通、韻達、申通等企業的快遞網點取快遞時,每件還要收取2元錢及以上的費用。
2019年,國家郵政局曾要求清理整頓鄉鎮快遞“二次收費”,然而時隔2年后,記者在廣元多地鄉鎮調查發現,大多數鄉鎮取快遞仍需支付2元取件費,這種涉嫌違規的操作引起大量消費者不滿。
消費者的不滿
劍閣、青川多個鄉鎮快遞網點“二次收費”,被質疑太霸道
作為一名“90后”,賴女士平日喜歡網購,“網上選擇多,我的衣服、日用品基本上都是網購的,每個月要取十多個包裹。”賴女士說,大概從兩年前開始,她每一次去快遞代理點取件都要再付2元錢,“一個月下來付的取件費,就要幾十元,關鍵我想不通,我買東西的時候,要麼我在網上付過郵費了,要麼是商家包郵,為什麼我還要再給一次錢?”她介紹,在白龍鎮,除郵政、順豐、京東、中通等企業網點外,所有的快遞網點都要收取件費。在她看來,這種“二次收費”,很不合理。
和賴女士一樣覺得快遞收取“二次費用”不合理的還有同住白龍鎮的賈先生。賈先生的家人在浙江務工,有一次寄東西回來,賈先生去取件時被要求加付取件費。“我家人在寄件的時候就支付了快遞費,快遞這樣兩頭收費,是不是太霸道了?”
記者在劍閣縣走訪發現,當地多個鄉鎮有多家快遞企業網點,圓通、申通、韻達等快遞網點都會收取2元及以上的取件費。
除了劍閣縣,附近的青川縣、蒼溪縣部分鄉鎮也存在快遞“二次收費”這一問題。
在青川縣木魚鎮居住的韓女士表示,自己就住在鎮上,但快遞從來不會送到家裡,而是送到鎮上的快遞網點,她每次取快遞,小件要交2元錢,大件還要交3元錢。“本來沒送到家裡,就屬於寄送服務打折,我們自己去取還要多加錢,太不合理了。”
據了解,在國家郵政局明確鄉鎮快遞不得“二次收費”后,劍閣、青川都曾暫停過一段時間的鄉鎮快遞“二次收費”,但沒過多久,白龍鎮的賈先生和木魚鎮的韓女士發現快遞點又開始收費了。為何鄉鎮快遞“二次收費”屢禁不止?
不斷傳遞的運費
快遞派費不足以支付到鄉鎮的運輸費,層層轉移后消費者“買單”
“不收取件費的話,我們就會虧本。”談到“二次收費”,記者走訪的劍閣縣多個鄉鎮的快遞代理點負責人都表示“不收做不下去”。
“做不下去”與當前部分快遞企業的運維模式有關,劍閣縣楊村鎮某快遞代理點負責人告訴記者,他所代理的快遞企業,把貨物送到鎮上,不僅不會支付給他們派送費,還會要求他們倒支付1元錢/件的運輸費給企業,如此一來,他們快遞代理點要想掙錢不虧本,就隻能向取件人加收費用。
“大家抱怨我們收費,但是這種規則下,我們不收就做不下去。”白龍鎮百世快遞代理點負責人同樣表示。
為什麼要倒收取鄉鎮網點運輸費呢?劍閣縣韻達代理商何健銘告訴記者,這與快遞企業分給縣這一級的派費太低有關。“快遞每個件到我們手裡才1.1元左右的派費,還要我們自己去南充拉貨,每天跑南充一趟至少都是1000元成本。這種情況下,我們不收鄉鎮網點的運費根本做不下來。”何健銘說。
劍閣縣交通運輸局寄遞物流監管股股長何財強表示這種情況確實存在,鄉鎮快遞“二次收費”症結主要出在“派費”上面。他介紹,圓通、申通、韻達這幾家快遞公司在快遞抵達劍閣縣給的派費多的有1.1元,少的隻有9毛錢,要送到鄉鎮上根本就不夠。順豐不收費是因為順豐的快遞在抵達劍閣縣后,每件快遞大約有3元�件的“派費”。
既然“派費”過低是症結所在,那縣一級的快遞代理商為什麼不向快遞公司申請提高“派費”?對此,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做快遞代理商技術門檻、資金門檻都不高,競爭激烈,需要跟快遞公司保持良好溝通,這導致很多代理商不敢給企業提要求。“公司派費就是那麼多,你不做有其他人願意來做,畢竟寄件是可以掙錢的。”何健銘說。
“二次收費”的根源
快遞公司前端惡性競爭,且與末端網點之間利益分配失衡
在派費有限甚至倒給錢的情況下,鄉鎮網點隻能向取件人收費,這一做法看似情有可原,但其實並不合規,也不合理。
《快遞暫行條例》第二十五條指出,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將快件投遞到約定的收件地址、收件人或者收件人指定的代收人。國家郵政局相關負責人也曾表示,快遞企業在和用戶形成的商務合同中,價格本身已經包含了寄遞全程各個環節的成本,農村末端不管距離多遠,應該踐行承諾,沒有理由再次向用戶收費。
四川省消委會投訴部主任陳雲德也表示,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法規,鄉鎮快遞“二次收費”是違規違法的,將原本應該由快遞公司承擔的轉運費用,轉嫁給用戶承擔,這種轉移成本的做法,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快遞二次收費問題的實質,在於快遞公司前端與末端網點之間的利益分配失衡。”有業內人士認為。
廣元市郵政管理局局長李茂泉也認為,鄉鎮快遞“二次收費”,雖然違法行為在末端,但產生源頭在前端。根據此前做的調查,在江浙一帶,電商商家支付的快遞費用可能不到1元錢。前端的惡性競爭導致后端的派費極低,不管是鄉鎮網點、還是縣城快遞機構,大家的意見都很大。
同時,對快遞末端的監管上,也存在責任不明晰、力度不足的問題。
廣元市郵政管理局行業管理科負責人鄢志蓮表示,關於“二次收費”的價格違法,應由市場監督管理局處理,廣元市郵政管理局沒有價格違法的行政處罰權。郵政管理局也可以聯系快遞企業的四川省管中心整治“二次收費”,但快遞企業總部對違規收費整治力度不一。“如果企業不整治,我們也沒辦法。”鄢志蓮說,2019年,廣元市郵政管理局曾約談品牌快遞企業11家,約談告誡36次。但當時僅有中通四川省管中心對劍閣中通分公司進行整治,其他品牌企業未對其下屬網點進行管控。
青川縣市場監管局則曾回復投訴的韓女士:“木魚鎮4家快遞經營單位資質齊全,收費明碼標價……建議快遞用戶可以向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投訴,也可以向郵政管理部門進行投訴,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對此,韓女士並不滿意,“意思是喊我找企業投訴,它不管了嘛。”
“最后一公裡”的降費
避免惡性競爭,盡快落實整合快遞物流統一配送的措施
業內人士表示,要解決快遞末端“二次收費”問題,關鍵還是要改變快遞企業拼價格搶市場的惡性競爭模式。對於每個行業來講,價格戰都不長久。快遞企業不斷擴充市場規模的同時,更要注重在細分領域追求差異化發展,隻有在產品和服務上,真正做到了差異化發展,才能從根本上杜絕惡性競爭行為。在此基礎上,政府行政管理部門、快遞行業協會也應該積極發揮作用,一旦出現快遞業價格競爭亂象,及時介入,維護市場的公平競爭秩序。
何健銘則建議,在購物者購物之初,各大購物平台能夠識別收貨地址是否為鄉鎮,如果是鄉鎮就應該合理調整運費。還有業內人士認為,相關部門或者協會,應該在合理核算成本的基礎上,對各個環節的快遞派送費底線予以約定和明確。
國家郵政局與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多部委聯合印發的《關於推進郵政業服務鄉村振興的意見》提出:推動縣域郵政網絡設施資源社會共享,鼓勵快遞企業在業務量小的鄉鎮統一開展收、揀、運、投業務﹔推進交郵協作,利用農村客運班車代運郵件快件等。
這種模式,在廣元的一些縣區也有探索。據了解,2018年,按照“區有中心、鄉有站、村有點”三級體系建設思路,昭化區建成電商物流園區1個、鄉村兩級電商物流站點60個,整合全區10家快遞和物流企業的鄉村包裹,實行集中分揀、統一配送、並按城區物流價格同標配送,實現快遞城鄉配送24小時內到達。目前,在昭化區已不存在鄉鎮快遞“二次收費”。
李茂泉表示,希望地方政府將快遞下鄉網點與農村電商服務點相結合,設立快遞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在鄉鎮建立快遞綜合服務網點,在縣區建立縣級電商物流園區,整合快遞物流,建立運營專線,實現集中分揀、統一配送。“以前是各個快遞的物流車都下鄉跑,整合之后就能把幾家快遞一起往鄉下送,運輸成本自然降下來了。”李茂泉認為,解決快遞企業運輸成本問題,才能讓多方受益。(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燕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