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分明隔一線,廉腐相克差一念。”在德陽市中江縣永太鎮石獅村黨群服務中心的廉政廣場上,兩句令人深思的警句印在石台上,吸引著人們駐足觀看﹔在廣場四周,一排彰顯廉潔文化的宣傳牌,明晰的村務、財務、黨務在專欄中向群眾公開……
近年來,中江縣紀委監委以“清廉村居”建設為抓手,著眼於“班子清廉、干部清正、村務清爽、民風清朗”建設,著力於基層治理體系更完善、基層政治生態更健康,營造良好的黨風、政風、村風、民風,促進鄉村振興。
強化組織領導 促責任落實
“我們將黨風廉政建設作為黨支部建設的重要內容,每月將其納入支部會議重要議事內容,並著力在‘五個一’上下功夫,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不斷強化廉政意識、責任意識。”石獅村黨支部書記郭福兵介紹。
郭福兵提到的“五個一”,是:制作“一本書”,制定《石獅村村兩委制度匯編》,規范村干部工作行為,讓服務群眾機制有章可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建好“一陣地”,建立村黨群服務中心,完善黨風廉政工作室,將黨的廉政教育規章制度、重大會議精神、工作流程、工作安排等公示上牆,形成良好的廉政文化氛圍﹔落實“一幫扶”,縣財政局與石獅村“結對子”,開展支部共建,在黨組織建設、村級財務管理、民生改善等方面給予支持幫助,提升基層黨員干部思想政治水平和工作能力﹔開展“一踐諾”,開展村黨支部和黨員承諾踐諾行動,年初村黨支部根據年度工作計劃,在支部建設、廉潔從政、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完善等方面作出承諾,接受群眾監督,認真履行職責﹔接受“一考核”,年底針對承諾踐諾情況,村黨支部書記向鎮黨委述職,村兩委向黨員、村民代表述職,接受鎮黨委政府考核和村民測評。
“通過‘清廉村居’建設,我們石獅村的變化非常大,不僅房前屋后干干干淨的,人居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清廉文化也非常豐富,潔、勤、孝等廉潔元素在巷道間、牆壁上、馬路邊都看得到,清廉氛圍是越來越好了。”石獅村原村支部書記鐘萬勝說。
厚植清廉元素 促風氣向上
廉政廣場的廉政規章制度、廉政名言警句等引人深思,提醒著村干部廉潔自律﹔村規民約樹立在石獅村的醒目位置,讓村民時時刻刻約束自己的言行舉止﹔廉政圖畫繪制在農家的文化牆上,在日常生產生活中讓群眾耳濡目染﹔廉政標語樹立在道路兩旁,黃家祠堂大門前“廉孝和善,睦友相助”的家風家訓等,形成以村委會為基地的村清廉文化中心,真正推動廉政文化深入人心、浸潤心田。
“塑造典型也是我們打造‘清廉村居’的一項措施,目前已通過各社推薦,評定‘孝老愛親’‘和睦之家’‘誠實守信’‘創業興家”等共15名先進典型,充分發揮榜樣的示范帶動作用。”石獅村第一書記劉恩樹在介紹家風家訓時說。
推進陽光村務 促公開公正
“村裡面的大小事情都會通知我們,重要的事情還要會前征求我們的意見,平時我們也可以通過微信群、村廣播了解村上的事情,村上做了什麼、怎麼做的我們都一清二楚。”石獅村4社村民陽運國一邊鏟混凝土一邊說。
石獅村將黨務、村務、財務、村干部工作職責、“三資”管理、低保五保、惠民政策等,通過在村務欄、廣播、QQ群、微信群、明白一張紙、入戶宣講、開壩壩會等多種方式進行公開,保障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讓村級辦事程序、依據、結果等公開透明。
“石獅村還建立民情懇談制度,設立群眾來訪接待室,設置意見征求箱、群眾服務熱線電話,在每個社聘請1名清廉觀察員,廣泛聽取收集群眾意見,讓村級黨務、村務管理植根於廣大人民群眾的監督之中。同時還將風險矛盾化解在基層,不斷提升群眾滿意度、認可度,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永太鎮紀委書記呂琳介紹。
致力產業發展 促鄉鎮振興
石獅村在村兩委的帶領下,以“清廉村居”建設為抓手,切實加強村務管理,著力完善基礎設施,不斷改善人居環境,大力發展現代化產業,努力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石獅村先后被評為四川省“四好村”、德陽市文明村鎮、中江“宜居鄉村·精品村”。
“我們在2017年創建了農村集體經濟合作社、成立了德陽市首家農村集體資產管理公司——石獅同心集體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推行‘合作社+公司+農戶’發展模式,引進四川謹信科技農業公司等企業發展特色農業羊肚菌、西瓜、蔬菜等1200余畝,202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7356元。”郭福兵說。
“我們的村干部清正廉潔,一心為民,為我們老百姓做了不少的好事。帶領我們掙到了錢,村子也越來越漂亮了,現在很多在外面打工的人都想回來重新修老房子了。”二社村民謝興多正打理著新修的小洋樓,很是滿意。
“石獅村的村民能夠順利實現增收致富,除了集體增收、村民分紅等紅利外,最關鍵的一點還是干部清廉、組織有力,突顯了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提升了基層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創造力,從而將清廉優勢轉化為基層治理效能,不斷激發鄉村振興新動能。”中江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說。(陳定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