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熱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既要站高謀遠 也要打牢基礎

2021年03月06日08:10  來源:四川日報
 
原標題:既要站高謀遠 也要打牢基礎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著眼新發展階段、經略西部腹地、完善區域布局、促進協同發展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一項重大舉措。那麼,如何看待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十四五”的地位與作用,未來又將迎來怎樣的發展契機?全國兩會期間,來自川渝兩地的代表委員和相關專家給出了看法和建議。

  怎麼看?引領西部發展新未來

  “這是中央推動形成新發展格局的一項重大舉措。”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名譽院長、西南交大博士生導師楊先農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川渝兩地迎來了自“三線建設”和西部大開發以來的又一輪高速發展的新契機。

  住渝全國政協委員、西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教授王煜宇同樣認為,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確定為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可以說是“委以重任”。這是步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新發展目標的戰略升級。

  判斷從何而來?四川省社科院原副院長盛毅說,從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看,“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構建新發展格局”是經濟工作的重點任務。在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扮演的角色更加重要,稱得上是“中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動力源”。

  楊先農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東部沿海地區形成了三大經濟發展“火車頭”,如珠三角、長三角和京津冀。而在“十四五”時期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背景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不僅是“后起之秀”,還扮演著引領西部地區特別是西南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領頭羊”,是當之無愧的“第四極”。

  怎麼抓?謀長遠和抓基礎相結合

  提到如何抓住當前契機,楊先農給出自己的看法——既要謀長遠,也要從基礎做起。

  如何謀長遠?代表委員們認為,著眼於川渝兩地質量更高的融合發展,在產業融合、公共服務等領域實現更大的突破。“包括區域協同的人才、科技、金融等施策體系。”王煜宇說。

  “有些舉措在全國都是開創性的。”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崔鵬說,從全國來看,內陸地區的跨省融合發展幾乎沒有先例,所以決策部署,特別是改革創新領域,更要深謀遠慮。

  該如何做好基礎性工作?盛毅認為,眼下還處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第一階段。重點還應該放在基礎性工作領域。這個基礎,包括“硬”的基礎設施和“軟”的政策環境。

  “兩地的交通應該更加便捷,客流、物流來往要更加順暢。”提到“硬”的基礎性工作,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廳長羅佳明透露,目前四川和重慶規劃的通道已有25條。僅建成及在建的高速公路就有17條。

  而“軟”的層面,一些措施已經展開。不少來自川渝毗鄰地區的代表委員注意到,目前川渝兩地在部分公共服務、產業鏈銜接等方面展開合作。“當然,這有一個過程。”盛毅舉例說,川渝兩地的優勢特色產業,如電子信息、汽車制造和裝備制造等產業的鏈條較長,跨省市的協作融合更需要久久為功。

  “不管路有多長,隻要乘勢而為,一步一個腳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建設一定會取得更大的進展。”談到下一步發展,代表委員們信心滿滿。(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成棟 付真卿 張彧希 重慶日報記者 戴娟 周尤)

(責編:高紅霞、羅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