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汛期尚有兩月 四川水旱災害防御落下“先手棋”

2021年03月03日07:32  來源:四川日報
 
原標題:水旱災害防御落下“先手棋”

  防汛

  汛期到來前完成河道清淤疏浚,主汛期到來前完成山洪災害防治項目主體工程,今年在全省展開災害風險普查工作

  抗旱

  截至1月底,全省各類水利工程總蓄水量86.95億立方米,佔汛末蓄水計劃的97.94%,大春作物育秧育苗和水稻栽插有水源保障

  3月1日,都江堰水利工程渠首處,水利部門技術人員正在查勘加固后的飛沙堰運行情況。一個月前,省都江堰管理局組織施工方對去年汛期出現險情的飛沙堰進行了加固處理,以保障今年汛期安全。

  去年的超標洪水,給各地防洪工程和設施造成了不同程度損毀。離5月開始的汛期尚有兩個月,但近日省水利廳召開全省水旱災害防御工作會,超前動員部署今年防汛抗旱工作,落下“先手棋”。

  形勢 多條江河上游可能出現中偏高洪水

  “今年全省的動員部署尤其早。”參加全省水旱災害防御工作會的成都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說,去年嚴重洪澇災害造成巨大損失,提前動員部署可以確保有效應對今年水旱災害。他舉例,去年成都市氣候偏差,多條河流出現超百年一遇洪水。當地通過強化雨前調度,提前部署,以及月會商、周研判、日分析等機制,對各類極端氣候天氣做了科學預測預報預警。

  防災減災關鍵在“防”。去年我省汛期共經歷2012年以來最嚴重夏旱和16次明顯降雨過程,干旱、江河洪水、山洪等災害更替暴發,險情災情交織。正是由於一次次的科學會商、精准預報,才能取得防汛抗旱各大“戰役”的勝利。

  今年的防汛抗旱部署,一個重要議程就是提前通報情況。

  “務必在今年汛期到來前完成河道清淤疏浚,加緊推進各項重建工作,做到未雨綢繆。”省水利廳副廳長譚小平介紹,據初步分析,今年汛期我省盆地西北部降水量較常年均值偏多1-2成,沱江、涪江、雅礱江上游可能出現中偏高洪水,盆地東北部、中部、南部有一般性夏旱或中等強度伏旱發生。

  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洪水風險始終是我省“心腹大患”,季節性、區域性干旱也十分頻繁,減災形勢嚴峻。

  重點 加快疏浚防洪,蓄水保水抗旱

  2月28日下午,位於成都市新都區龍門堰的一處施工現場,兩台挖掘機正在河道內進行疏浚作業。

  “我們要趕在汛期前完工,工程建成后可在汛期和干旱時發揮水量調節作用。”省都江堰東風渠管理處新都站副主任工程師熊志軍介紹,當地正在為龍門堰一條支渠建設閘口,以期在汛期和春灌中發揮更好作用。

  盡管距離汛期還有兩個月時間,但全省備汛抗旱的各項工作都在積極進行中。

  開展水旱災害風險普查就是其中之一。“通過普查,可以有效摸清全省水旱災害風險隱患底數,查明重點地區抗災能力,從而獲得權威的災害風險信息和科學決策依據。”省水利廳水旱災害防御處處長凌先得表示,3月底前我省將在金堂、蘆山、康定等地完成普查試點工作,今年要在全省全面展開,2022年底全面完成。

  摸清全省水旱災害“家底”的同時,我省還把山洪災害防御以及超標洪水防御預案修編列為今年的重點。一方面,要求各地要在主汛期前完成山洪災害防治項目的主體工程﹔另一方面,我省還將通過演練完善預案、磨合隊伍,提高實戰能力,確保有序防御超標洪水。

  抗旱方面,由於我省去年遭遇自2012年以來最為嚴重的夏旱,因此去年9月底,7811座水利水庫就提前啟動了汛末蓄水保水工作。當前,全省水利工程蓄水情況總體良好。來自省農田水利局的數據顯示,截至1月底,全省各類水利工程總蓄水量為86.95億立方米,佔汛末蓄水計劃的97.94%,比去年同期增加1.12億立方米,大春作物育秧育苗和水稻栽插有水源保障。

  省農田水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春耕春灌即將大規模啟幕,各地正加強蓄水保水工作,強化旱情監測研判和抗旱水源管理調度,確保城鄉居民飲水安全,保障大春生產用水。

  補短 各地推進防汛抗旱薄弱環節建設

  每年一到汛期,汶川縣水務局局長毛旭最擔心的就是下雨天。

  “去年汛期我們共啟動防汛應急響應7次、發布預警81次。”毛旭表示,已對全縣9個鎮山洪災害防治與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進行整合,編制了防汛減災及地災防治“一鎮一策”防御方案。今年4月,我省還將在汶川縣舉行山洪災害防災應急演練。

  去年,德陽市成功抗擊了近13年難遇的干旱和罕見的特大洪澇災害襲擊。“旱澇並重、旱澇急轉的特點十分明顯。”德陽市水利局局長黃劍說,當地正緊抓當前非汛期的黃金時間,做好抗旱備汛工作。加快實施災后恢復重建項目和水利救災資金項目,確保2021年春灌用水安全、工程度汛安全,積極推進水庫除險加固和運行管護。

  攀枝花市是當下我省旱情較為突出的地區,182座水庫僅蓄水1.14億立方米,佔蓄水計劃的84%,部分地區生產生活用水不足。攀枝花市水利局局長杜勇進也提出應對思路:“強化水資源統籌調度,嚴格按照‘先生活、后生產’原則制定調水計劃,確保糧食不減產﹔努力推廣全域節水,調整農業結構。”

  “前期備汛抗旱工作‘下深水’程度,直接影響汛期旱時的工作成效。”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持續深化水旱災害防御體制機制建設,穩步推進防汛抗旱薄弱環節建設。(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邵明亮)

(責編:李強強、章華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