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活閑置農房 如何多贏?

2021年03月03日07:29  來源:四川日報
 
原標題:盤活閑置農房 如何多贏?

德陽市羅江區白馬關鎮的萬佛村,游客在民宿院壩裡喝茶。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何海洋攝

廣漢市高坪鎮水磨村,生動有趣的立體牆畫吸引游客拍照。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肖雨楊攝

  一方有盤活閑置農房的需求

  另一方有田園生產生活的向往

  但盤活過程中,風險暗藏

  同時用地、資金、產權等方面的約束

  也制約著利用空間……

  2月21日,德陽什邡市馬井鎮金牛村,50歲的哈爾濱人安宏邈和妻子收拾行裝,准備回城上班。兩年前,安宏邈租下這處農房,進行改造和裝修,把這裡當作今后的落腳點。

  2月底,德陽市羅江區白馬關鎮萬佛村的李花、油菜花競相綻放,村裡的民宿也迎來不少游客打卡。

  在鄉村擁有一處房子,或利用農房打造民宿 ,是無數人的夢想,但又面對一系列問題。如何有效盤活閑置農房?推進中有哪些風險?近日,記者前往德陽、成都等地鄉村進行採訪調查。

  1

  一紙租約

  雖不能買,但城裡人可租閑置農房20年,八成人“用於養老”

  安宏邈租的這處房子,戶主是一對老人,隨子女進城,農房因此閑置。“這裡氣候舒服,交通方便,一開門就是農田,環境好。”2019年,安宏邈和房主簽下合約,用5萬元的租金,拿下這處農房20年的租期。

  在城鎮化進程加速的當下,有無數村民進城,也有無數個安宏邈選擇下鄉。

  不過,農村宅基地具有福利性質和社會保障功能,僅限於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享有,其所有權歸村集體,資格權和使用權歸農戶。農房和宅基地不可分割,農戶擁有房屋的所有權,但不能將房子賣給非本村集體的成員。也就是說,禁止城裡人下鄉購買宅基地和農房。

  但與此同時,農村房屋閑置現象愈發突出,自然資源部數據顯示,約20%的農村住房常年無人居住。德陽市對旌陽區、廣漢市、中江縣3個縣(區、市)6個村進行了抽樣調查,平均農房閑置率約為40%,整體閑置與部分閑置各佔一半。

  如何盤活閑置宅基地和閑置農房?2018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宅基地“三權分置”,即落實宅基地集體所有權,保障宅基地農戶資格權和農民房屋財產權,適度放活宅基地和農民房屋使用權。這意味著,城鎮居民雖然不能購買農房,但在符合用途管制前提下,可以依法承租農房。根據規定,租期最長20年。合同到期后,雙方可以另行約定。

  市民下鄉租房養老、發展民宿……一時間康養產業、鄉村旅游業在各地開花。2018年,德陽開始通過農交所線上平台流轉閑置農房,近3年累計流轉閑置農房246宗,交易總金額4169.02萬元。2018年成交7宗,去年達173宗。交易價格也在攀升。順應東風,2019年,哈爾濱人安宏邈,在距離成都不足1小時車程的金牛村,譜下了自己的“詩和遠方”。成都農交所德陽所什邡服務中心主任鐘磊介紹,如今一座100多平方米的農房,20年租期報價在20萬元左右,“交通、配套和環境越好,價格越高”,客戶來自全國各地,八成表示是用於養老。

  2

  更多“吃法”

  村集體收儲、打包發租,與企業合作深度開發閑置資產

  除了直接出租農房,滿足城裡人的養老需求外,盤活閑置農房還有多種模式。

  2018年起,萬佛村就開始盤活閑置農房打造特色民宿,通過“村民+集體資產公司+平台運營公司”模式,對農房進行統一改造和統一經營。村民可以選擇收取房屋固定租金,也可以將農房和土地的使用權折價入股。

  直接出租農房是比較簡單的一種盤活方式,省社科院原副院長郭曉鳴認為,更好的發展方式是由集體經濟組織對資源進行整體打包,和外來的投資主體合作,然后進行收益分配,這樣村民可以持續性分享產業發展的增值收益。

  但前提是,要解決如何整合農房資源、對接市場需求、經營管理等基礎性問題。

  走在前列的成都、德陽兩地,通過農交所搭建信息平台,把閑置農房挂到網上。“我們還提供交易鑒証等服務,降低交易成本、規范市場行為。還借助抖音賬號,把農房視頻放到網上。”鐘磊說。

  村集體可以成為閑置農房的收儲和統一開發利用主體。成都市蒲江縣甘溪鎮明月村,走“文創立村”的路子,目前已有74個文創項目落戶,不少項目正是租賃村民的老院落改造而成。村集體更多發揮管理和服務功能,“我們與環保公司合作,做污水處理系統,推動垃圾分類回收,提升村民思想觀念和鄉村整體環境。”村黨支部副書記吳俊江介紹。

  鄉村美了,環境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也多了。“不隻要盤活農村閑置資源,還要通過文創產業發展把更多收益讓渡給村民,現在村民可以分紅、打工,或者自己創業。”甘溪鎮副鎮長左艷鵬介紹。

  幾年前,村民彭雙英就把自家的小青瓦平房改造成了“草木染坊”,每年3月,村裡茶葉、雷竹筍開採,她和丈夫就忙得不可開交,“很多游客來體驗,一年有二三十萬元的利潤。”

  “村集體和村民以閑置農房等資產入股,與企業合作搞經營,萬佛村等進行了有益嘗試。”省委農辦相關負責人認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優勢在於統籌農村資產資源、組織協調農民,而工商企業等市場主體的優勢在於經營管理項目、參與市場競爭,隻有把兩者緊密聯系起來、把各自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才能有效盤活農村閑置資產,助力鄉村產業發展。

  3

  多種風險

  政策有“三禁止”,違規流轉易產生糾紛

  但盤活閑置農房,也暗藏風險。一是農房權屬不明晰極易引發流轉糾紛。據統計,2012-2016年,瀘縣一戶多宅率均維持在15%左右。中國人民大學宅基地制度研究課題組的一份調研報告顯示,在瀘縣一些舉家進城的農戶或是有閑置、超佔宅基地的農戶,有將宅基地私下出租或者出讓給需要用宅基地的農戶或經營者。

  “一戶多宅、超標佔地、非法轉讓等現象比較突出,一些村民私下交易、口頭約定,容易出現事后悔約、流轉糾紛。”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

  德陽市由市司法局搭台,農村產權交易中心牽頭,律師事務所、公証處協同聯動“三書模式”,引入律師事務所和公証處的法律服務對流轉程序進行規范,對交易雙方主體資格,房屋的真實性、合法性等進行法律審查,並出具《律師法律審查意見及見証書》《公証書》《交易鑒証書》,確保閑置農房的依法規范流轉。而對於存在房屋產權糾紛、房屋邊界糾紛、與房產有關的債務糾紛等6種情形,一律不予受理交易。2018年8月以來,通過“三書模式”辦理閑置農房流轉246宗。

  記者在採訪時也發現,一些市民認為長期租賃,就是變相到農村買房。此前,中央一再重申,宅基地改革絕不是讓城裡人下鄉去買房置地,還提出了閑置農房流轉的三禁止原則——禁止違法違規買賣宅基地和改變宅基地使用性質,禁止利用農村宅基地建設別墅大院和私人會所,禁止簽訂閑置農房所有權買賣合同。

  “當前由於閑置農房估值偏低,容易成為資本青睞的對象,不規范的私下交易極易損害農民的長期權益。”郭曉鳴認為,還需警惕農村自建房變身經營性場所后出現的安全風險。

  一些市民下鄉租賃農房后,會進行改建、翻修,設計和施工存在不規范等問題,還有的農民將農房用於經營,但在變更用途前未辦理房屋質量驗收、消防安全驗收等。

  多位專家呼吁,當前對農房改擴建缺乏監管,尤其是農房轉為經營性場所后,安全風險陡增,要完善法律政策,明確責任主體,加強監管。

  4

  一項探索

  農房和宅基地改革一體化推動,發揮市場功能

  “去年接待了一兩千人看房,但最后成交量不足一成。”鐘磊坦言,農房流轉很大程度上是“表面熱鬧”。

  “農村土地資源是農村最具潛力的自然資源,農村最大的增長點在於宅基地改革。”專家普遍認為,當前在用地、資金、產權方面存在諸多約束和障礙,制約了閑置宅基地和農房的盤活利用空間。

  如何突破?自2015年第一輪試點后,新一輪改革試點已經啟動。去年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批復了全國104個縣(市、區)和3個地級市為新一輪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地區,資陽市、成都郫都區等地入選。

  “農房流轉和宅基地制度改革需要一體推動。”四川大學經濟學院經濟系主任、教授姚樹榮認為,首先需要做好基礎性工作,規范開展房地一體的確權登記頒証工作,明晰土地與房屋產權,減少流轉的產權糾紛風險。

  更重要的是需要發揮市場作用。姚樹榮認為,當前農房和宅基地估值較低,主要是因為土地管制下,市場需求被抑制。從改革試點地區來看,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后,土地價格均實現了成倍增長。

  “市場具有價格發現功能,由市場機制調節,讓農村集體建設用地與國有土地市場逐步接軌,實現‘同地同權同價同責’,才能體現農村土地和房屋的市場價值。此外,還需要擴大農民對宅基地及農房的自主處分權,讓農民參與流轉的協商談判,分享更多收益。”姚樹榮說。

  也有專家認為,入市是一把雙刃劍,需要探索建立多種發展模式。“只是通過宅基地有償騰退后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交易,村集體或者農戶獲得較多的一次性收入,但同時意味著土地利用權利的根本讓渡,事實上放棄了通過土地來實現自身發展的長期權利,換句話說,仍然是短期化的一錘子買賣。”郭曉鳴說,現在稀缺的宅基地資源價值嚴重低估,應當更加重視村集體留地發展,把騰退的宅基地作為重構集體經濟的一個最重要資源,可以自己開發,也可以合作開發。(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史曉露)

(責編:李強強、章華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