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謠傳唱 看成都學生對垃圾分類的創意表達

【查看原圖】
垃圾分類啟動儀式。共青團成都市委供圖
垃圾分類啟動儀式。共青團成都市委供圖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2021年03月01日17:06

人民網成都3月1日電 (王軍)“藥品燈管廢電池,紅桶專門來處理,廚房剩菜瓜果皮,綠桶嘴巴最歡喜,紙盒空罐飲料瓶,藍桶負責裝肚皮……”3月1日既是新學期開學第一天,也是《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的首日。一首首由少先隊員和家長共同創作的童謠歌曲於開學之日在成都市各中小學傳唱。

在成都師范附屬小學開學典禮上,少先隊員現場展示了《蓉娃“淨”行曲》童謠作品,號召全校師生扎實開展垃圾分類主題活動﹔成都市草堂小學西區分校少先隊員們在開學典禮上共同觀看了《垃圾分類“YI”起來》MV,並發出垃圾分類倡議,號召隊員們爭做垃圾分類宣傳者、參與者和建設者。

據悉,成都市文明辦、市教育局、市城管委、團市委、市少工委於1月21日啟動了“小歌曲大合唱”垃圾分類童謠創作傳唱活動,為成都市少先隊員布置了一份特殊的寒假作業。本次活動面全市少先隊集體、少先隊員,廣泛征集以“垃圾分類新時尚”為主題的,體現童心童趣,通俗易懂、簡潔明快、語言活潑的童謠作品,由少先隊員原創童謠歌詞,配合快板、說唱、樂器演奏等形式進行作品演繹。截至目前,市、縣少工委共征集童謠作品近5000個,評選出的100個優秀作品將通過“成都紅領巾”等微信公眾號進行精彩展播。

下一步,團市委、市少工委將聯合市級相關部門面向成都市中小學少先隊員、少先隊集體開展“AI環保少年”人工智能垃圾分類教育實踐活動,將人工智能技術與環保教育結合,引導少先隊員體驗人工智能技術在生活中的應用,將科技活動融入教育實踐,引導少先隊員創新開展垃圾分類知識學習。成都市文明辦、市教育局、市城管委、團市委、市少工委還將遴選10個優秀童謠視頻作品,依托新學期開學典禮、國旗下講話、紅領巾第一課、少先隊活動課、紅領巾廣播站等載體進行推廣,在新學期持續、廣泛開展垃圾分類童謠傳唱活動。

分享到:
(責編:羅昱、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