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18日,春節假期后的第一個工作日,四川天府新區舉行“牢記囑托、感恩奮進,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系列活動。四川天府新區黨工委管委會全體班子成員、新區各部門、國有企業主要負責同志、新區各街道主要負責同志、新區社會各界代表共計79人,前往天府新區規劃廳、公園城市展示廳、天府新區第一污水處理廠、成都超算中心、天府中央商務公園展廳,實地考察參觀天府新區規劃建設成果。
2018年2月11日,四川天府新區首次被提為公園城市。三年過去,站在興隆湖南岸的天府新區規劃廳觀景平台上,建筑與自然耦合。公園城市,在天府新區勾勒出實景。
再一次堅定初心、校准航向
自2014年獲批成為國家級新區以來,天府新區已經走過了6年多的時光。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天府新區經濟總量突破3500億元,核心經濟指標保持兩位數增長,實現了由“大建設”向“大發展”整體轉型的重大跨越。
“越是關鍵時刻,越需要思想感召、旗幟指引!”活動現場,四川天府新區黨工委書記劉任遠表示,站在歷史新起點,面對“把握新發展階段、踐行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促進高質量發展”新要求,選擇在新年上班第一天、第一時間舉行本次活動,就是為了再一次堅定初心、校准航向,進一步鼓足信心、凝聚力量,確保“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
在交流發言環節,專家代表、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分黨組成員、機關黨委書記劉剛君,全國人大代表、天府新區商會會長王麒,企業代表、航天科工微電院董事長武春風,勞模代表、成都華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漆貴春,市民群眾代表班廬山,學生代表張嚴伊分別從各自工作、學習、生活的角度出發,分享了單位、企業、個人與天府新區共同成長的故事。對公園城市的熱愛與認同,是他們分享過程中,共同的主題。同時,天府新區總規劃師匡曉明為與會者詳細解讀了公園城市理念在“十四五”城市空間規劃中的謀劃與落位。
天府新區用行動詮釋“未來樣板”
標准是對概念所做的統一規定。在世界史中,無論任何領域,標准制定者都是極具影響力與話語權的頭部引領者。魯爾綠色大都市建設指標體系、新加坡花園城市指標體系、墨爾本開放空間戰略指標體系……世界多數城市在發展規劃中都制定了系統體現城市發展目標的指標體系,作為量化測度城市發展狀態的重要工具。
從“公園城市首提地”到“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先行區”,在規劃建設公園城市的道路上,天府新區目標堅定、當仁不讓、敢為人先。經過近三年時間的探索與實踐,在2020年10月24日召開的第二屆公園城市論壇上,我國城市規劃頭部學術組織——中國城市規劃學會與四川天府新區一道,聯合發布了全球首個《公園城市指數框架體系》,提煉總結形成了“公園城市共識”,為“公園城市”提供了標准。
僅僅3個多月后,四川天府新區黨工委管委會在公園城市展示廳全新發布了《天府新區公園城市規劃建設白皮書》,聯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信息網、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雜志社、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共同發布了《天府新區公園城市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再一次用行動和嚴謹的學術成果向外界宣示了天府新區的打造“宣傳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窗口、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未來城市樣板”的擔當與雄心。
“三年來,天府新區遵循‘總體謀劃、久久為功’的科學方法,以和諧美麗充滿活力的永續城市為目標,持續深入推動公園城市理論探索和建設實踐。”劉任遠在發布《天府新區公園城市規劃建設白皮書》時表示,天府新區已探索形成公園城市“1個發展范式、4個時代導向、3個實踐路徑、6個價值目標”的公園城市“1436”總體思路,努力把好山好水好風光融入城市,努力建設承載美好生活向往的未來之城。據介紹,《天府新區公園城市規劃建設白皮書》主體部分包括首提地的使命和願景、戰略框架、規劃實踐和建設成效四個篇章,勾勒公園城市的未來願景,描繪“可閱讀、可感知、可欣賞、可參與、可消費”的美好生活畫卷。“天府新區在成功發布全球首個公園城市指數框架體系的基礎上,系統梳理公園城市規劃建設成效,形成了《天府新區公園城市規劃建設白皮書》。”劉任遠表示,期望《白皮書》可以為各城市、各領域開展公園城市理論研究和路徑探索提供參考借鑒,誠摯邀請全球城市、研究機構和專家學者與天府新區一道,共同致力於公園城市的理論研究和推廣應用,共同為人類城市文明的可持續發展探索新的范式。
《天府新區公園城市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由“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邏輯與基本內涵、天府新區高質量發展基礎、天府新區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構建總體要求、天府新區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構建”四個部分組成,聚焦國家使命,始終堅持把天府新區“一點一園一極一地”戰略定位和重大要求貫穿研究全過程。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社會科學院西部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陳耀在解讀《天府新區公園城市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時表示,指標體系對標借鑒世界城市網絡GaWC評價體系、科爾尼全球城市指數評價指標體系和深圳、上海、江蘇、浙江等地區指標構建,引導四川天府新區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四川天府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陳歷章在解讀天府新區構建公園城市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的戰略考量和重大意義時說,天府新區作為國家級新區,肩負著為高質量發展探路的時代使命,成立以來持之以恆推動高質量發展。“發布《天府新區公園城市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正是基於天府新區一以貫之的實踐探索,面向未來的突破發展,旨在引領天府新區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闊步前進。”
公園城市已經走進生活
興隆湖、麓湖水城、鹿溪河生態區、天府公園……“顏值極佳”,早已成為外界對天府新區認知的“共識”。此次活動,讓參加活動的79名代表,走進天府新區的“內裡”,先后前往天府新區第一污水處理廠、成都超算中心、天府CBP城市展廳,感知公園城市“顏值”之外的“實力”一面。
地表以上是公園,多樣的植物與體育休閑運動場地構成備受市民喜歡的公共空間,天府新區第一污水處理廠就這樣藏在天府大道西側、成都科學城內。作為成都首座地埋式污水處理廠,天府新區第一污水處理廠服務於成都科學城、天府總部商務區及周邊街道,日處理量達4萬噸,年處理量約等於一個西湖。超過26萬人生活所產生的生活污水,在這裡經過深度處理,水質達到高品質再生水,最終回用於公建清洗、道路清洗等。規劃設計之初,天府新區踐行公園城市理念,通過地埋式設計,大幅降低污水處理廠對周邊環境造成的影響,同時節約近330畝土地,為珍惜的土地資源創造出更高效利用的可能。2018年以來,天府新區緊盯“公園城市首提地”建設時代命題和踐行新發展理念公園城市先行區建設,深入推動綠色低碳發展。三年來PM2.5、PM10濃度分別下降16.38%、21.81%,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增加63天,達到290天,錦江正公路、鹿溪河魚劍灘斷面水質類別分別由2018年Ⅴ類、Ⅳ類提升至Ⅲ類,城市宜居指數持續提高﹔新增生態綠地1.83萬畝和動植物20余種,森林面積提升至143.8平方公裡,碳匯能力不斷提升﹔持續構建綠色低碳發展“636”體系,111個房建項目達到綠色建筑標准,綠色不斷成為新區高質量發展底色。
梓州大道東側,去年建成投用的成都超算中心是當下成都科學城耀眼的明星。方形藍色外觀,后現代風格高顏值外觀的內裡,最高運算速度達到10億億次/秒的超算能力。作為科技核心策源能力的重要支撐,成都超算中心在投運前就吸引了各方關注的目光。三年來,成都科學城堅持“四個面向”,以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主陣地和國家實驗室承載地為抓手,加快聚集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全力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交叉研究平台總量躍居全市首位﹔共引進重大項目212個、總投資超2400億元,較2017年累計數實現雙翻番﹔主導產業營收達150億元,較2017年增長近8倍﹔引聚高新技術企業438家、年均增速全市第一﹔聚集新經濟企業3600余家、年均增速超20%﹔引育高層次人才273名,較2017年增長近5倍。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把生態價值轉化成經濟價值,天府總部商務區用呈現在眼前的實景,詮釋高質量發展的價值。在天府總部商務區8.5平方公裡的核心區內,密集布局有119棟超百米高樓,核心東區以三棟488米、300米、290米的建筑為支點,形成“三塔鼎立”的天際線輪廓。截至目前,天府總部商務區已集聚重大產業項目71個、總投資2526.6億元,世界500強11家。全國首個從省級層面推動建設的法務區——天府中央法務區在天府總部商務區落地,天府中央法務區綜合服務中心業已揭牌投用。呈現山姆會員店、中海天府環宇坊、迪卡儂、麓湖天府美食島、麓坊運動公園等優質消費場景。天府總部商務區以產業生態圈理念為導向,持續推動產業發展提質、城市功能提升、科創空間提速、協同發展提效,成功入選2020年四川省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實現從“規劃建設”向“全面起勢”重大跨越。(黃尚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