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拉動致富 破解“插花”難題

四川遂寧產業扶貧見聞③|三產融合:多了致富路子 鼓了鄉親腰包

王波

2021年02月09日12:21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射洪市瞿河鎮中皇彩菊盛開。遂寧市扶貧開發局供圖

“我和我們一群姐妹一大早就從綿陽趕了過來,30多年前,我們就在3536廠工作,這裡有我們最美好的回憶。”旅游節當天,家住綿陽的余美玉女士一早就來到射洪市中皇村,村裡的變化讓她驚嘆,她通過微信、抖音,把眼前的美景傳遞到自己的朋友圈。

射洪市瞿河鎮中皇村,山高溝深,長期基礎設施薄弱,產業發展滯后,十分貧困。近年來,該村利用三線建設時期3536軍工廠舊址,不僅成功復蘇了消失近30年的老工廠,更盤活了旅游資源,成功吸引一大批來自成都、綿陽、重慶等地的游客。

此外,中皇村還在2018年底成功引進四川彩皇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到村發展香菊產業園項目。企業先后投入資金500余萬元促進產業落地。一期流轉土地500余畝,栽植香菊、金絲皇菊500畝,興建扶貧車間一個、凍庫一個,產業鏈條初具雛形。

在此基礎上之上,村企還著力構建完整的利益聯結模式,產業發展之初,村兩委和企業之間就針對香菊產業開展“產聯式”合作試點工作。通過開展“產聯式”合作試點,已帶動全村75戶貧困戶實現增收,提供穩定就業崗位40余個,農戶以土地、勞動力入股實現戶均增收2000余元,最高者超過萬元。村集體通過資本聯投實現效益聯贏,村集體經濟增收4.75萬元。

“通過勞動力入股,我去年轉包了七八畝地,收入1萬多塊錢,今年還要繼續包下去。”在中皇村香菊產業基地,貧困戶羅敬樹興奮地介紹。

與之同時,當地積極探索農旅結合新路子,2019年以來,中皇村已連續兩年舉辦彩菊文化旅游節,開辦了3536三線建設老照片展暨菊文化展、香樟園壩壩宴、菊谷採摘體驗等活動,人氣滿滿。每年10月到11月,菊花採摘體驗吸引了眾多市民參與,約15萬人次來此休閑觀光。一些貧困戶以此為平台,積極參與安保巡邏工作、發展“地攤經濟”,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公司還和村裡一道,將菊花產業打造為特色扶貧產業,通過“產業扶貧+觀光旅游”的模式,延伸鄉村休閑旅游鏈條,使其成為撬動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大杠杆。

產業的振興不僅為鄉親們脫了貧,還帶來了致富的希望。有規模、有效應、有人氣的文化活動,大量的游客爭相到村,讓這個曾經的小山溝也變成了網紅打卡地。中皇村以“特色菊花+三線文化”為依托的文旅產業,貧困戶收入持續增加,村集體經濟逐年增強,昔日的窮山溝變成了今日的“聚寶盆”。

圖為斗笠村藝術館一角。人民網 王波攝

“貧瘠的土地泥牆,鄉親們望穿雙眼,這裡雖沒養育我,心裡卻想把你改變。為了這個鄭重地承諾,從此我們不懼風險……奔康重任抗在肩,家裡老小丟一邊,為了你不愁吃和穿,決戰決勝拼命干……我們是駐村隊員,任務就是脫貧攻堅、脫貧攻堅!”在斗笠村村口,駐村工作隊員周義雙的歌聲響徹山坳。這首名為《我們是駐村工作隊員》的歌曲,正是根據斗笠村等鄉村文化扶貧事跡改編的微電影《我們和夢的距離》的主題曲。

初見老周,筆者的印象是精明、干練,高瘦的身材、黝黑的皮膚,炯炯有神的雙眼,閃耀著睿智和精明的光芒。從2014年開始,老周一直任斗笠村駐村工作隊員。並在六年多的時間裡創造多個全縣之最——駐村時間最長、駐村職務最高(國企正職待遇)、駐村年齡最大等。

斗笠村地處川中盆地丘陵地帶,位於遂寧市大英縣玉峰鎮西南,地理位置偏僻,交通落后。全村284戶887人中,就有貧困戶85戶215人,幾乎佔到全村人口的1/3。其中,又有特困戶35戶98人,殘疾戶28戶,長期患病家庭8戶。外出務工人員達463人,大多是青壯年,佔到全村總人口的一半還多。在2014年以前,村中尚無集體經濟收入,產業以水稻、玉米、油菜等種植為主,人均純收入最高時僅達2685元。當時的斗笠村,是大英縣的“貧困典型村”。

2014年,老周初到斗笠村就“倒吸了一口涼氣”。他回憶,當時斗笠村真的可以用“一窮二白”來形容,“窮”到連村委會都沒有片瓦,“白”到集體經濟長期為零。

由於七十年代興建四五水庫,斗笠村現有人均耕地僅有不到五分。出路在哪裡?不懂農業工作的他開始在如何發展農村產業方面進行探索和嘗試,帶領村委一班人先后觀摩學習了三七、核桃、水果、龍蝦、生態鴨等種養技術,為現今形成的以637畝脆紅李套種蔬菜為核心,以50畝生態養蛙和50畝百香果觀光為雙翼的產業發展格局,奠定了堅實基礎。截止到目前,斗笠村村民通過勞務和土地入股已經從合作社獲得超過100萬元的收入,全村人均增收達到800元。

目前,水果、蔬菜種植已成為村裡的主導產業,為村民及村集體帶來了穩定收益。“村民的物質生活上去了,精神生活更要上去。”老周說,這樣,脫貧奔康和鄉村振興才更能有機契合。因此,老周又根據產業特色,進一步探索發展採摘節、觀光節、李花節等鄉村旅游項目,把農產品轉化為旅游產品,增加產業附加值。

在確保村民穩定脫貧、持續增收同時,老周又開始著手於斗笠村的文化建設,很多關於感恩奮進教育、弘揚傳統文化以及宣講扶貧政策的文化牆和宣傳牌在斗笠村扎根。生動的文字和彩畫,提振了鄉村精神文明風貌,也美化了村容村貌,濃厚了鄉村文化。

“我們在村口立了村碑,建立了鄉村藝術館,裡面挂著藝術家到斗笠村採風留下的字畫,供村民們觀賞、學習,接受藝術的洗禮。”老周說,村上投資2萬元,租用長期在外地務工的村民閑置房屋,添制了必要的設備,成立了大英縣斗笠村鄉村藝術館。“藝術館引來了藝術家們到斗笠村送藝術、送文化,現在一些村民有時也在藝術館裡寫寫畫畫,大大豐富了村民們的精神文化生活。”

此外,斗笠村還修建了40平方米的文化室,文化室現有藏書2000冊。村裡還增添了背投大電視、鑼鼓、二胡、笛子、太婆龍等文化設施,並成立了10人的舞蹈隊,舞蹈隊除教本村群眾跳舞外,還參加村內外的節慶活動。

“我們還對村內歷史文化進行深度挖掘。”說起斗笠村的文化,老周如同細數家珍,目前,斗笠村已發掘出東漢墓崖四處、宋代鹽井四口,乾隆賜名斗笠的傳說、咸豐皇帝聖封的八品誥命墓碑,以及抗擊外侵的母親寨遺址、現代曠氏家族割肝救母的至孝文化、保存較為完整的清代曾家大院、清代名醫雅號“但求不疼”的故事,而這些寶貴的歷史文化資源也豐富了村文化內容,為正在籌建的村史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有了文化底蘊,老周又引進了一家具有文化內涵的農家樂“笠影農庄”,目前,藝術館和農家樂已經成為大英新的網紅打卡地。

與其他很多鄉村不同的是,在斗笠村村口,有一座3.8米高的村碑:一雙剛毅有力的巨手,托起一頂圓滾滾的斗笠,寓意為“托起斗笠,展翅高飛”。老周說,村碑上“斗笠村”三個金光燦燦的大字,是由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四川省書協副主席何開鑫題寫,碑身由中國非遺徐氏泥彩塑傳人徐興國制作。村碑的創意,依然來自老周。

一項項文化建設,豐富了鄉村內涵,也改變了斗笠村的人和物。如今,斗笠村村民在文化建設的引領下,村容村貌換新顏,已然從單純的脫貧之路邁進了鄉村振興之軌。 

(責編:高紅霞、彭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