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菜傳奇(感人肺腑的中國故事(20))

本報記者 劉少華 陳振凱

2021年02月04日08:3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原標題:泡菜傳奇(感人肺腑的中國故事(20))

韓國人愛泡菜,那是出了名的。隨便一部韓劇,《浪漫滿屋》《匹諾曹》《請回答1988》……飯桌上,准有泡菜。

但是,你知道嗎?韓國人吃的泡菜,相當一部分來自中國的一個小鎮——山東省平度市的仁兆鎮,一個隻有約7萬人口的膠東小鎮。

從2005年起,仁兆鎮便面向日韓市場辦了第一批泡菜廠。起初,生意不溫不火。

一查原因,人家衛生條件要求高。

那好辦!咱就按高標准來!廠房裡,所有人員一律穿上無菌工作服,渾身上下隻露出兩隻眼睛﹔進車間必須經過兩次洗手消毒﹔菜必須清洗7次﹔從清洗到腌漬、儲存、運輸,全程低溫,菌落總數,控制到了超過國家奶粉的標准……

可是,起色仍然不大!

再一查,人家對口味有要求。

也好辦!從播種開始,就選韓國人喜歡的品種。輔料蔥、姜、蒜,全選符合出口標准的。再根據不同地區飲食習慣,研發醬料配方。

萬事就怕有心人。如今,仁兆鎮一個熟練工種,10秒就能把一棵大白菜抹勻醬料,一天能抹兩噸白菜。制成的泡菜,一天裝箱出關,一天海運至韓,最快第四天就能端上韓國人的餐桌。

訂單蜂擁而至,韓國三星、現代等大企業都下了訂單。

一個小鎮,可滿足不了一個國家的需求量。而且遇上像去年那樣韓國大規模減產,更是供不應求。還好,仁兆鎮背后是種菜大省山東,更是幅員遼闊、物產豐富的中國。來自山東全省的、河北張家口的、內蒙古烏蘭察布的大白菜,齊聚於此,在這裡變成泡菜,又從青島出海。

仁兆當地人驕傲地說,現在咱不光種菜,還種“大數據”。全國哪裡產多少菜,按照種子量、種植面積、氣候來算什麼菜可能會漲價……早就在大數據幫助下預判過了。

韓國媒體EDAILY報道,2020年,中國向韓國出口泡菜量達到了28.1186萬噸,佔去年韓國泡菜進口量99%。這個數字、這個佔比,在過去5年中變化都不大。

仁兆人的目光,可不局限於滿足一個國家的味蕾。他們還想服務更大的國際市場。發端自仁兆鎮的技術、經驗,甚至人才、資金正源源不斷輸送到全國,更在為泡菜產業打造品牌。

一棵大白菜,在中國農民手中,就這樣變成了“金菜”。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1年02月04日 第 01 版)

(責編:袁菡苓、章華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