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鐵車站母嬰室
對於寶媽們來講,帶孩子出門,最大的麻煩或許就是喂奶、換尿布了。即便不帶孩子,找到一個私密的吸奶空間或許也並不是一件容易事。
據財經媒體2019年3月發布的《中國城市母嬰室白皮書》顯示,中國內地所有城市總計擁有的母嬰室數量僅為2643間,其中僅有7個城市母嬰室超過100間。數量最多的北京僅有341間,排名第七的成都則僅有106間。
兩年過去,成都的母嬰室配置有變化嗎?目前狀況又如何呢?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對商場、汽車站、地鐵站等公共場所進行了走訪。
數據
成都數量有所增加
地鐵車站母嬰室達到80間
1月28日,《奇葩說》節目更新。“老婆年薪百萬,要不要當全職爸爸”的辯題吸引了不少觀眾的關注。
而更受關注的是辯手陳銘的一段辯論。在節目裡,陳銘描述了一個“背奶媽媽”的心酸片段,“每兩個小時要吸一次奶”卻隻能乘電梯下到車庫坐進車裡,她的單位並不太容易找到一間為媽媽而備的隱秘空間。
陳銘在個人微博中也稱曾“親身經歷了陪老婆滿大街找母嬰室,最后還是不得不尋找商場的親子樓層……”其呼吁增加母嬰室的微博話題更是達到了1.5億閱讀量,3.8萬人參與討論。
話題的關注的確反映出了一個現實:中國城市的母嬰室並不足夠。據財經媒體2019年3月發布的《中國城市母嬰室白皮書》顯示,中國內地所有城市總計擁有的母嬰室數量僅為2643間,其中僅有7個城市母嬰室超過100間。而在這7個城市中,數量最多的北京也僅有341間,排名第七的成都則僅有106間。
調查數據還顯示,在2418份問卷調查中,有85.98%的受訪者認為地鐵站的母嬰室最為缺乏,同時體驗較差,其次是汽車站以及動物園等娛樂場所。目前大多的母嬰室設置在機場、醫院和商場,但內部的設備設施卻參差不齊。媽媽們最為關心和認為有必要配備的免費尿不濕、冰箱、消毒櫃、溫奶器、飲用熱水等最為缺乏。
而對成都而言,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在電子地圖搜索顯示,相較於《白皮書》兩年前的106間,目前已經達170間。除此外,在地鐵車站內的母嬰室配備上有了較大提升,隨著成都多條地鐵線路的開通,目前成都多個地鐵車站已增設了母嬰室,數量共計達到80間,基本涵蓋所有線路,並成網分布。
走訪
品質參差不齊
汽車站的母嬰室有點簡陋
2月1日,記者走訪了成都多家商場、地鐵站及長途汽車站等不同區域。走訪狀況顯示,大部分母嬰室仍集中在商場,而寫字樓及長途汽車站等地數量則相對較少,其內部設備配置上同樣參差不齊。
市中心的IFS,算是母嬰室數量上相對較多的一個商場。除了1、2樓,商場其他樓層均有設置母嬰室。從配置上看,這裡的母嬰室比較人性化,配備了自動感應門,每間母嬰室提供了尿布台、熱奶器、嬰兒椅、過濾飲水機、洗手台、消毒濕巾、紙尿褲等照顧嬰兒所需的物件,私密性也較好。
而萬象城目前共有15間母嬰室,尤其是新開業的幾個區域每層樓均有設置,無論從配置還是人性化方面也是記者走訪中看到最好的一處。
在地鐵車站方面,地鐵1、9、18號線三線換乘站的孵化園地鐵站,是人流量較大的站點,該站母嬰室設置在E口和F口的廁所旁邊,無需進站即可使用。E口母嬰室配上了可愛的動物圖片,熱奶器、尿不濕、紙巾、嬰兒椅、洗手池等必須物品都有配置。此外還設置了一個可上鎖的獨立空間,裡面配有尿布台和座椅,算是很大程度滿足了媽媽的出行和照顧孩子所需。
而汽車站母嬰室的設置則薄弱不少,如五桂橋汽車站,母嬰室在候車室的一個昏暗角落,內部有兩把凳子,一張嬰兒床、一個嬰兒車,以及一個小方桌,從環境衛生和設備配置上都有點簡陋。
新 | 聞 | 鏈 | 接
日客流量超過萬人 母嬰室不低於10平方米
2016年,國家衛計委、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等10部門出台了《關於加快推進母嬰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並對建設要求、標准和保障等進行了明確。
意見要求,經常有母嬰逗留且建筑面積超過1萬平方米或日客流量超過1萬人的交通樞紐、商業中心、醫院、旅游景區及游覽娛樂等公共場所,應當建立獨立母嬰室,並配備基本設施。
而對於母嬰室的標准,意見指出,面積一般不低於10平方米,需有防滑地面、帶安全扣的嬰兒尿布台、提供熱水和洗手液的洗手台、嬰兒床、便於哺乳休息的座椅、便於放置哺乳有關用品的桌子、電源插座、垃圾桶、保護哺乳私密性的可上鎖的門、帘子遮擋設備等。另外,根據條件還可以配置恆溫空調、尿不濕自動銷售機、呼叫設備。(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杜玉全 成序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