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鮮花“走”出油畫

成都女孩用插花“神還原”名畫“畫中花”

2021年02月01日07:51  來源:成都商報電子版
 
原標題:讓鮮花“走”出油畫

  畫作與插花

  大魚還原《梨與黃菊花》

  油畫名作與鮮花會有什麼交集?當“畫中花”變成現實中的插花,又會是一種什麼樣的視覺享受?近日,幾位成都女孩將傳奇女畫家潘玉良的畫中花復原成插花,用鮮花向潘玉良老師致敬,從每一束插花到花器、背景布設,都最大程度的還原了畫中花的模樣,被網友點贊:神還原!

  “因為我們去年12月份去成都博物館看了一次展覽,恰好看到潘玉良老師的畫作,有很多家居感覺的插花畫,正好和我們的插花引起了共鳴,所以回來之后就想創作這樣的作品,覺得可以把藝術融入到生活中。”夢非是這次插花創作者之一,她和另外兩位小伙伴一起在成都開了個花店。在博物館看完潘玉良的展后,她們用一個月的時間,創作了六個還原作品,其中五個是把畫中花按一比一的比例還原為插花,還有一個是把畫中人像按色彩搭配成插花。

  “還原過程其實並不容易。”插花創作者之一的大魚告訴記者,在確定要還原的畫作后,首先要根據畫作尋找花束材料,比如選擇大小、顏色相近以及當季的鮮花材料,但也有一些花材是這個季節沒有的,就隻能找一些類似的花材進行代替﹔然后是插花的花器,在多次跑實體店尋找的同時,又在線上淘,爭取找到最符合的﹔最后就是布景,要還原畫作中居家的場景,所以在細節的選擇上也要比較講究。為了盡量地“神還原”,再現名畫神韻,她們甚至連畫中的一個梨一本書,都要精挑細選。

  以《梨與黃菊花》這幅畫為例,大魚介紹:“作品中的梨,我們不僅選擇的是小而圓、有點紅色的庫爾勒香梨,還選擇了有點像葫蘆形狀的比利時啤梨,這些都跟畫作當中的細節息息相關。比如,還有書本,我們都選擇顏色與畫作中比較相近的書,買回來進行布置。”(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劉成夢 實習生 熊沁瑩 攝影報道)

(責編:李強強、章華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