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強化極核和主干功能,大力發展成都都市圈,加快培育壯大環成都經濟圈,促進內圈同城化、全域一體化。
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再次站上了風口。
2021年,如何讓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走向縱深?在省兩會上,代表委員們積極建言獻策。
讓交通更暢通 讓四市“抱”得更緊密
“同城化發展,交通暢通是最大前提。”在省政協委員,成都市交通運輸局局長王翼剛看來,成德眉資四市要加快打通交界地帶斷頭路,拓寬瓶頸路,提升互聯互通水平,同時還要深化鐵路公交化營運,持續提升鐵路公交化服務水平。
“還要盡快推動軌道交通建設。”省人大代表、眉山市政協副秘書長、民革眉山市總支主委宋洪芳介紹,市域鐵路S5線是眉山聯通成都的主要軌道交通,成眉兩地已准備多年,目前全線的工可報告初稿編制也已完成,然而,項目推進卻面臨立項困難。對此,宋洪芳建議,下一步,同城化的相關市應該在市域軌道交通方面爭取得到省上和國家層面的支持,爭取早日落地建設。
“同城化發展,必須交通先行。”省人大代表、資陽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農工黨四川省委直屬資陽市總支主委倪勛對此也極為認同。
倪勛告訴記者,目前資陽已系統謀劃構建了“7高11軌16快”立體綜合交通網絡,“但這些還不夠。”倪勛認為,要將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推向縱深,資陽還將著力打造成渝主軸雙門戶交通樞紐、同城化交通管理創新區和成渝中部最大客運中轉換乘和物流集散中心。
實現產業互補 共享發展紅利
“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的落點是產業的互補互融,目前,成德眉資四市之間仍存在產業關聯及經濟聯系偏弱,扶持政策差異較大,制約同城化產業分工與協同的體制機制難以突破等問題。”省政協委員、民建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委員會副主任陳健生認為,未來成德眉資四市可探索建立以成都為主導的“創新+制造”的產業分工與協同發展格局,建立推動同城化產業發展的引導平衡基金和同城化合作企業或項目的利益共享機制,實現“財稅同城化”,建立適應同城化建設與發展的產業考核評價體系。
“實現產業互補,未來成德眉資四市要各自找准定位,把競爭變為合作。”省政協委員、資陽市政協副主席、民盟資陽市委主委廖榮江告訴記者,資陽已找准定位,下一步將瞄准生物醫藥、新材料、食品加工、電子信息等成都都市圈產業發展重點方向。
“在產業競合中,也要重視四市農業的互補。”省人大代表、德陽市婦聯副主席(挂職)劉春香表示,隨著成德眉資同城化的發展,成都都市圈對農副產品的需求量也將與日俱增,中江是農業大縣之一,具備建設成為成德眉資“菜籃子”保供基地的優勢。
“還應重視信息共享。”省政協委員、眉山市政協副主席、民盟眉山市委主委楊常沙介紹,當前成德眉資四市政府信息和數據內部共享和跨區域互通還存在“信息孤島”多、跨區域互通有壁壘等問題。對此楊常沙建議,要做好頂層設計,打破技術壁壘,實現跨部門、跨區域的信息共享﹔要完善制度保障,研究制定信息共享標准、權責清單、激勵機制等,使四市各級部門願意提供信息、安心使用信息。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樊邦平 程文雯 鄭志浩何浩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