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平:這五年,“產”釋新意

2021年01月28日15:09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1月26日,2021成都新經濟共享大會如期而至。大會以“共享城市場景機會,實現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發布了成都城市場景機會清單,涵蓋1000多個場景、釋放約1.9萬億元機會,向全球展示了成都作為“逐夢之都”“圓夢之城”的魅力。成都產業發展的新機遇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產業之於城市,如筋骨之於人體,人無骨則軟,城無骨則空。一些城市的所謂“空心化”,本質上是產業發展出了問題。產業發展力,是城市重要競爭力,唯有把握產業發展大勢,契合產業升級律動,城市能力才能實現大提升。

根據《2020中國城市產業發展力評價報告》,產業發展力前五十城市2019年GDP合計51.8萬億,佔全國GDP總量的一半以上,構成中國城市產業發展力的最強陣營。該榜單上,成都排名第6,高於城市GDP排名。

十年間GDP增長277%,經濟總量升至第7,是成都產業發展力的體現。全國十大城市中經濟增長最快,成都呈現了現象級的增長,破譯成都之“快”,離不開對產業的解碼。成都構建“5+5+1”現代產業體系,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支撐。高質量發展的背后,是成都“‘產’釋新意”的邏輯鏈。

定向,擁抱新經濟釋放新動能。

中國經濟進入換檔期,擁有一個具有強大競爭力和活力的現代產業體系,是每一座城市孜孜不倦的追求。產業定向,取決於城市既有基礎,更離不開把握趨勢的眼光和能力。

產業發展,隨“風”起航。產業的風向,來自於第四次產業革命的新興領域,來自於核心科技的“卡脖子”領域,來自於不斷增長的內需消費領域。當“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成為一城共識,成都成為全國首個系統提出發展新經濟的城市,水到渠成。成都錨定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和新經濟的“風向”,大力發展“5+5+1”現代產業體系。

產業是規劃出來的,更是攻堅出來的。

圍繞世界級、萬億級,成都展現出“直挂雲帆濟滄海”的雄心。2018年,成都出台《成都市高質量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改革攻堅計劃》(以下簡稱《攻堅計劃》)。《攻堅計劃》是行動指南,它瞄准建設世界級現代化產業集群目標,著力於梯隊培養,形成一批萬億級、五千億級、千億級產業,全面塑造城市發展新優勢。

圍繞新經濟、新場景,成都展現出“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堅定。每年發布新經濟“雙百工程”名單,堅持培育培養一大批新經濟領域的領軍企業和領軍人才。2020年縱有疫情影響,成都依然定期舉行新經濟“雙千發布”,每次發布100個新場景、新產品,為新場景、新產品搭建起機遇之橋。2021成都新經濟共享大會發布上,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書記范銳平提出要以新技術應用優化供給結構,以新場景生成激發需求潛力,推動產業分工重構、動能更新再造。新技術、新場景,成為后疫情時代實現更高水平供需動態平衡的重要支撐。

圍繞高附加值服務業,成都展現出“不畏浮雲遮望眼”的卓識。成都從產業邏輯回歸人本邏輯,從生產導向轉向生活導向,聚力發展生活性、生產性服務業,向國內外先進的“兩個70%”目標看齊,即服務業產值佔GDP的70%,制造服務業佔整個服務業比重的70%。2018年1月、2020年11月,成都先后舉行生活性服務業、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大會,為經濟發展打造新引擎,為民生消費提供新選擇。

拓新,以產業生態圏構建創新生態鏈。

對於產業和項目,城市間的發展競賽一直很激烈。是選擇見效直接的短平快,還是苦修內功謀長遠?是給錢給資源,給政策給機遇,還是以優化產業生態和營商環境增強吸引力?不同的抉擇,基於不同的認知。

城市發展產業,需要更新視野和換位思考。大企業和大城市的“一拍即合”,當是最理想的狀態。以城市而言,要著力形成產業比較優勢,提升區域整體競爭力。從產業者的視角,在全國甚至全球范圍布局項目時,更看重其產業生態。

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五次會議明確提出,要根據各地區的條件,走合理分工、優化發展的路子,落實主體功能區戰略,完善空間治理,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

主體功能區怎樣建?比較優勢如何造?成都以產業功能區建設開全國城市先河,以產業生態圏構建創新生態鏈,涉入理論創新和發展實踐的“無人區”。

2017年成都召開“國家中心城市產業發展大會”,作出建設產業功能區、構建產業生態圈的系統謀劃。三年來,成都圍繞“5+5+1”現代產業體系,統籌布局建設了66個產業功能區,作為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空間載體。依托66個產業功能區,優化形成了電子信息、汽車產業、醫藥健康、智能制造等14個產業生態圈。

產業功能區是3.0版的園區經濟,它追求產城一體,職住平衡,既是聚集生產要素的產業社區,也是高品質的城市生活社區。通過優化城市空間布局,重塑產業經濟地理,轉變城市發展方式,盡量減少人的生產生活、企業生產運行對城市公共空間的無效佔用和浪費,促進產業鏈企業在本地配套、就業人群在本地消費。從1.0版到3.0版,折射出新發展理念下,“產城人”到“人城產”規律認知的深化。

目前,成都產業功能區聚集了全市主體產能,以及全市82.6%的人才。產業功能區作為3.0版的園區經濟,最大優勢作用開始顯現。

比如,破解區域發展同質化。產業功能區摒棄了粗放發展、無序競爭,立足合理分工、精准定位,形成產業比較優勢。再如,克服“大城市病”,通過優化空間布局和重塑經濟地理,有效解決產城分離、同質競爭、產業協作不經濟、基礎設施不專業等現實問題。以市民通勤為例,雖然城市在“長”大,但2018到2020年三年間,成都人的單邊通勤時間從平均46分鐘下降到33分鐘。

產業生態的積澱和優化,還顯著增強了城市抗風險能力。2020年疫情之下,產業生態圈的產業鏈供應鏈,助力各類企業早日復工復產﹔“五允許一堅持”新政“柔”管理,恢復城市煙火氣﹔三個月的項目招引攻堅行動,積蓄未來發展“硬”實力。剛柔相濟之間,城市韌性盡顯,成都成為經濟社會秩序恢復最快的城市之一。

抓手,以項目為中心組織經濟工作。

2020年10月9日,成都市召開項目招引攻堅行動總結交流會。從去年6月底開始,成都在全市范圍內集中開展項目招引攻堅行動,短短3個多月的時間,重大項目簽約注冊達497個,投資額達8671億元,同比增長57.7%。阿裡巴巴數字生態基地、上海璞泰來新能源電池材料制造等28個百億級重大項目和一批重大支撐性、戰略性項目赫然在列。以項目方式推進招商引資,成為擴大有效投資的關鍵抓手,為成都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力支撐。

以項目為中心組織經濟工作,是五年來發展經濟和產業的成都方法論。無論是工業項目、兩大新區建設,還是公園城市、鄉村振興、“三城三都”等領域,成都始終圍繞項目、依托項目展開。正如范銳平所強調,要把藍圖規劃變成人民群眾能感受的發展成果,必須以項目為支撐。“沒有項目,一切都是‘空中樓閣’”。

以項目為中心組織經濟工作,優化形成了一套制度化方法。成都鼓勵各地強化項目思維和專業思維,堅持培養專業招商團隊,堅持“叩門招商”,堅持組織工業“競進拉練”,堅持定期開工促建重大項目。

以項目為中心組織經濟工作,持續結出鮮艷的碩果。“十三五”期間,紫光IC國際城、京東方二期、中電子8.6代線、東風神龍、英特爾駿馬等一大批重大項目簽約、開工或竣工投產。重大戰略性、支撐性項目,支撐起成都在主導產業體系上的競爭優勢。

新經濟釋放新動能,產業生態圈構建創新生態鏈,以項目為中心的高質量產業,帶給社會高質量就業,滿足人的物質和精神需求,而一個創新驅動、集約高效的現代化開放型產業體系,成為城市“強筋健骨”的最大底氣。

在“人城產”營城理念下,人是邏輯起點和落腳基點,城是美好生活場景的載體,產業則是美好生活的基石。當城市發展更加注重生活價值和人本導向,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產業讓幸福更堅實,便會成為市民最真切的感受。

(責編:羅昱、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