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落小落細落實上下功夫 四川加快織密森林草原“防火網”

2021年01月27日14:40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那個挑肉的大哥,不要挑起來了!”

“大哥大姐,臘肉不要秋(四川方言,意思是“熏”)了,快回去。”

……

近日,一段“小飛機”喊話的視頻刷爆了很多人的朋友圈。視頻中,4位村民在山腳熏臘肉,滾滾白煙引起了“小飛機”的注意。聽到無人機上傳來的幽默風趣的喊話,幾位村民意識到自身行為的危險性,迅速熄滅了火堆。

數據顯示,近九成森林火災是由人為原因引起。據綜合分析,今年1月份,四川省森林草原火災風險等級較高,森林草原防滅火形勢嚴峻。為守住山、看住人、管住火,四川各級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部(以下簡稱“森防指”)不斷在落細落小落實防火措施上下功夫,通過建立健全“森林草原防滅火高位推動末端發力群防群治終端見效工作機制”,建立“兩書一函”等督查制度,一張全方位的森林草原“防火網”正在四川大地有序織就。

“三張清單”條分縷析 解決防滅火“最后一公裡”

今年1月18日上午,隨著“轟、轟、轟”的巨響,一股濃煙在涼山州西昌市爾舞山上空升起,600米長的火線沿爾舞山燃燒。警報聲響起,戰斗員立即著滅火戰斗服迅速出雙干線對火場進行供水,森林消防利用風力滅火機、水泵、水槍、滅火彈、二號工具等展開滅火救援,一場突發森林火災成功處置。

這場驚心動魄場面,不是真實的災害現場,而是涼山州消防救援支隊與涼山州森林消防支隊組織開展森林火災應急處置聯合演練。不僅在涼山,這種應急演練也在廣元、巴中等地上演,檢驗了當地防災力量對森林火災應急預案的掌握和熟悉程度,增強了各類扑火隊伍的防救能力。

增強防救能力只是四川建立高位推動末端發力群防群治終端見效工作機制的一部分。該工作機制對省、市(州)、縣(市、區)、鄉(鎮)、村(組)、戶分別制定“三張清單”和一項承諾書,通過建立包干到戶的責任清單,明確“完善指揮體系、抓好常態防控、增強防救能力、加強宣教培訓”的任務清單和督查清單,把防滅火工作要求和任務逐級壓緊壓實,細化至最小單元,著力解決好森林草原防滅火“最后一公裡”問題。

目前,省、市、縣、鄉、村、戶包干層級層層加壓,責任包干區細分到每家每戶,而責任包干的領導、職務和聯系方式都被詳細列出。在任務清單和督查清單中,四項重點工作又被細分成20余項具體任務,防火巡護、值班值守、宣傳演練等都被一一說明。

通過明確責任目標,強化責任落實,嚴抓督查整改,四川正努力把森林草原火災解決在萌芽之時、成災之前。

“兩書一函”擲地有聲 做好監督整改“后半篇文章”

據悉,為保障四川有史以來最嚴森林防火禁火令得到執行和落實,依托高位推動末端發力群防群治終端見效工作機制,督促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責任落實,四川省森防指研究制定了“兩書一函”制度,即約談、整改通知書和提醒敦促函,對全省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進行有效監督。以責任人提交書面檢查、責任單位提交整改工作方案等方式,讓落實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部署不得力、不到位、不及時的現象得到有效遏制﹔通過緊盯“關鍵少數”,壓實森林草原防滅火主體責任,有效地推動了各級各有關部門責任落實。

“兩書一函”直接發送給責任單位和具體責任人,在行文中充斥著大量的“必須”和“務必”等字眼,而在結尾處更是寫到“落實以上敦促事項情況,須在一日內報省森防指辦公室”,督促的嚴厲程度,可見一斑。

層層督查 多措並舉緊繃“防火弦”

今年1月15日,甘孜州理塘縣的個體工商戶接到了通知,即顧客在購買打火機等火源時必須出示身份証實名掃二維碼,且每人限購1個。

與甘孜州一樣,為確保森林草原防滅火高位推動末端發力群防群治終端見效工作機制落到實處,四川省各地各部門也因地制宜出台了系列措施。無論是進山前必掃“防火碼”做好源頭管控,還是結合各地實際開展的滅火演練,抑或形式多樣的防滅火宣傳,四川在加強源頭管控、強化監測預警、提高科學安全扑救水平、補齊基礎設施短板、持續開展宣傳教育等方面狠下功夫,緊繃的“防火弦”絲毫沒有鬆懈。

據了解,目前四川已成立9個督導組,將對全省21個市(州),特別是“三州一市”等森林草原火災高危縣(市、區)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進行為期6個月的三輪督導。督導組將採取“四不兩直”的方式,深入鄉村、林(牧)區、單位、農戶以及重要點位和重點場所,開展明察暗訪、實地抽查、查閱資料等工作,全面掌握實情,及時發現問題,推進整改落實,督促指導工作。

隨著“高位推動末端發力群防群治終端見效工作機制”的深入推進,森林草原防滅火的責任和要求正全面進村、入戶、到人。在完善機制、補齊短板、夯實基礎、提升能力的過程中,四川各地把森林草原防滅火責任落實到每個人頭,把防火知識宣傳到家喻戶曉。(朱虹、李文超、胡嘉岩)

(責編:高紅霞、彭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