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廣安經濟形勢新聞發布會解讀

2021年01月27日12:50  來源:廣安在線
 
原標題:廣安經濟穩步向好

  數說成效

  農業生產持續向好

  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84.4億元,同比增長5.9%

  糧食播種面積、產量實現“雙增”,均同比增長0.6%

  生豬生產明顯恢復,全年出欄生豬324.2萬頭,同比增長25.4%

  工業生產穩步增長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9%

  “341”現代工業產業產值1487.2億元,同比增長3.8%

  34個行業大類中,有24個大類實現正增長,行業增長面為70.6%

  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增長最多,同比增長達28.9%

  服務業逐步向好

  全市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9%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最多,同比增長25.9%

  固定資產投資加快回升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8.0%,增速比全國(不含農戶投資)平均水平高5.1個百分點

  消費品市場降幅收窄

  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49.4億元,增速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3個百分點

  1月26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發布會,公布2020年廣安經濟“成績單”。數據表明,2020年全市經濟社會運行超常提速、迅速回升、穩步向好。

  那麼,2020年,廣安市經濟社會發展有哪些亮點?

  農村經濟增長創新高 生豬生產明顯恢復

  農村經濟創新高。這是市統計局分析廣安市2020年農業農村經濟形勢得出的最直接結論。

  數據顯示,2020年,廣安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84.4億元,同比增長5.9%,創近年新高。

  分季度看,呈逐季回升狀態,第一季度同比下降3.7%,第二季度同比增長5.1%,第三季度同比增長5.6%,第四季度同比增長13.8%。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廣安市生豬產能持續提升,出欄快速增長。全市生豬出欄324.2萬頭,同比增加65.6萬頭,同比增長25.4%,截至12月底,2020年度建成投產新(改、擴)建畜禽標准化規模養豬場62個,實現產能53萬頭(除種豬場),年度新增規模以上產能創廣安歷史新高。2020年末,全市生豬存欄208.6萬頭,同比增長21.4%。

  生豬產值大幅提升,佔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比重為33.1%,較上年同期上升10.9個百分點。

  為何生豬產業發展如此快速?市統計局黨組成員、總統計師孫小平介紹,一方面,廣安市出台特殊政策和真金白銀扶持,多次召開生豬生產恢復工作會議,建立了周報告月調度工作制度,進一步明確任務、壓實責任,生豬恢復生產取得顯著成效﹔另一方面,在生豬養殖模式重大變革中,廣安與新希望、正邦、德康等企業加強合作,產業化項目帶來了養殖技術大進步、養殖方式大創新、養殖格局大調整、養殖產業大提升。“去年生豬產業明顯恢復,証明這些項目帶來的利好已經初現。”孫小平說。

  工業低開高走穩定發展 全市規上工業企業規模首次突破600戶

  低開高走、穩定發展是去年全市工業發展的態勢。

  數據顯示,全市2020年規上工業總產值1819.5億元,同比增長3.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9%,分別高於全國、全省2.1和0.4個百分點,增速列全省第11位。“341”現代工業產業實現產值1487.2億元,同比增長3.8%,對全市工業增長貢獻率103.9%。

  規上工業不斷壯大。全市規上工業企業規模首次突破600戶,其中,2020年培育新增規上工業企業65戶。從產業劃分來看,在“341”現代工業產業中,裝備制造業類規上工業企業增長數量最多,達12戶。

  高科技企業不斷增強。醫藥制造業全年產值94.0億元,同比增長14.8%,增速高於全市11.8個百分點﹔增加值增速14.3%,高於全市9.4個百分點,分別拉動全市產值、增加值0.7、1.0個百分點,成為全市拉動力最強的行業。

  重點行業不斷發展。“在一系列穩增長措施推動下,重點行業止滑回升,逐步恢復增長,為全市工業經濟平穩增長提供有力支撐。”孫小平說,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速達11.0%,高於全市6.1個百分點﹔全年實現產值185.4億元,同比增長6.6%,增速高於全市3.6個百分點。

  固定資產投資大幅回升 項目投資成全市投資增長的穩定劑

  “全市投資增速歷經上半年低開高走和下半年下滑回升。”孫小平說,第一、第二產業投資貢獻突出。從產業完成情況看,第一、第二產業同比分別增長32.4%、16.0%,較2019年同期分別提高25.8、6.2個百分點。

  第一產業投資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貢獻突出。農業要較快增長,就需要加大農業投入,第一產業項目投資帶動農業和農民收入增長,也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途徑。2020年全市第一產業投資同比增長32.4%,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高24.4個百分點,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7.8%,第一產業投資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貢獻率為25.7%,貢獻率較上年同期提高21.2個百分點。

  工業投資高位增長。全市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6.2%,拉動全市投資3.4個百分點,貢獻率41.9%,較全省增速(10.7%)高5.5個百分點,居全省第10位。其中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7.3%,較全省增速(0.7%)高16.6個百分點。

  消費市場復蘇態勢持續 市場銷售逐季改善

  2020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49.4億元,下降2.6%,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2.6個百分點,市場銷售呈現逐季恢復態勢。

  孫小平介紹,其中第一季度消費市場受疫情沖擊明顯,大幅下降12.6%﹔隨著疫情防控形勢不斷好轉以及中央和地方的多項政策措施持續顯效,市場主體加快復商復產,居民消費需求穩步釋放,二季度降幅明顯收窄,三季度增速基本持平,四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4.7%,增速比三季度加快4.7個百分點。

  “12月份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7.4%,較全省快2.9個百分點,市場消費連續五個月正增長。”孫小平說,從消費市場復蘇進程看,6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月度增速年內首次轉正﹔9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季度增速轉正﹔11月份,餐飲收入月度增速年內首次轉正﹔12月份,餐飲收入季度增速轉正。(實習生 吳錚 廣安日報記者 康建林)

(責編:高紅霞、羅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