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片區有了新場景 成都一環路市井生活圈“上新”了

2021年01月27日07:41  來源:四川日報
 
原標題:一環路市井生活圈“上新”了

  銀杏苑及臨街商鋪、信產大廈、電子賓館等物業載體,已發展成為國內知名的國家級優秀(A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楊樹攝)

  音樂坊被打造成為大運會“城市會客廳”。(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楊樹攝)

  文家巷絲面美食街已集聚了30余家特色面館、50余家特色小吃。(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楊樹攝)

  作為成都市最早建成的城市環線主干道,一環路從建成起已經歷了多次改造,但這一次的改造與以往不同,一環路不單隻有交通功能,還將承載更多的城市功能。

  2020年8月,成都市委、市政府確定了以一環路環線為軸,深入左右1至2個街區,打造點、線、面相結合的“市井生活圈”,結合不同街巷片區歷史文化、城市記憶現狀載體、特色資源,打造出主題鮮明的特色景觀,精心雕琢社區街道“金邊銀角”,營造差異化市井生活、公園社區場景。

  按照成都市住建局制定的《市井生活圈建設實施計劃》,此次一環路改造工程覆蓋周邊22.6平方公裡,涵蓋28個重點片區、88個重點街巷和節點項目,並將一環路周邊119個老舊小區、12處歷史建筑和文保單位等人文資源納入整體打造。

  春節臨近,一環路市井生活圈陸續上新。1月22日,記者走訪了一環路市井生活圈的多個點位,來探尋這個圈裡的生活場景、文旅場景、產業場景。

  產業之變

  老樓承載新產業

  1月21日清晨,一環路南一段音樂坊片區的成都音樂產業中心,正是上班高峰期。很少有人會將眼前這棟樓與菜市場聯系起來,過去這裡是典型的老舊城區,也存在著典型的問題:社區人口密度高、房屋老舊破損、公共空間狹小、業態低端無序、街巷臟亂狹窄。

  改變來自於城市更新,音樂坊片區是由一環路南一段、新南路與錦江圍合成的鑽石型區域,並緊鄰成都新地標——成都城市音樂廳。音樂坊以打造“世界音樂族的追夢天堂”為目標,目前已構建出由音樂專業人才、愛樂者、樂器銷售培訓及泛音樂商業等形成的音樂生態基礎。

  因為四川音樂學院在片區內,所以這一帶集中了非常多的樂器銷售店鋪、樂器培訓機構等,但是業態都相對低端。

  依照規劃,音樂坊將被打造成為大運會“城市會客廳”,結合公園城市建設,其中將打造潮音多功能劇場、品牌快閃店、泛音文創店、盒子音樂STUDIO及大型戶外音樂公演舞台,輸出高品質、年輕態的音樂內容,呈現輕鬆、安逸、個性、自在的音樂空間場景。

  順著一環路往東走,便來到電子科技大學沙河校區南側的科大智創谷點位。一片以蘇式建筑風格為主,紅白相間的建筑出現在記者眼前。

  這裡是電子科大國家大學科技園的核心載體,東臨一環路、南臨建設北路,涉及銀杏苑及臨街商鋪、信產大廈、電子賓館等2.92萬平方米物業載體,已發展成為國內知名的國家級優秀(A級)科技企業孵化器。

  記者了解到,成華區利用打造一環路市井生活圈的機遇,深化校地合作,整合電子科大優質資源,驅動科技園高質量建設,服務企業快速發展。目前,這裡聚集了電子科大國家大學科技園72家電子信息類科技型企業,如康賽信息(中國教育信息化第一方陣企業)、成都成電光信科技(新三板上市企業)等,2020年總產值10.5億元。

  科大智創谷採用“收租+合作”等方式,在園區設立“成華科創人才服務中心”,為入駐企業提供一站式的各種服務,利用臨街商業引入書店、輕食、咖啡、清吧等時尚消費業態。

  成都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城市更新,此次一環路改造成為解決中心城區產業空心化問題的抓手。”

  街道之變

  老片區有了新場景

  沿著一環路往北走,就來到星輝中濱河路。過去,這裡圍牆斑駁破舊、業態低端,佔道經營等問題頻發,深受周邊市民詬病。如今,這裡穿上了新衣,還有了新名字——北門裡·愛情巷,成為成都首條以愛情為主題的街道。

  街道核心區以紅磚建筑為主調,以愛情文化為主題,以夜間經濟為主業,精心打造“星輝中濱河路沿岸”及“緣心”廣場、“鳳求凰”劇場、“紅線”民宿等節點,著力營造“市井味、時尚范”的文旅消費新場景。

  金牛區駟馬橋街道辦副主任段磊介紹,此次改造通過拆除閑置舊樓、改造公共空間,利用釋放的1800平方米,打造了可進入、可參與的休閑文化廣場和主題曲藝劇場,同時布設個性化外擺區域,智慧化打造安防措施,沿線居民房屋比同等條件房屋價值高30%以上。

  沿著一環路往西走,便來到撫琴街道文家巷絲面美食街。

  這裡原來聚集了12家涉鐵單位的40余個職工院落,涉及4萬余人,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有了“鐵半城”之稱。這些鐵路人大多是當年南下人員,南北飲食文化的交融,帶來了以面食為主的快餐文化。

  在此次一環路市井生活圈打造中,通過挖掘片區面食餐飲文化特色,吸引特色品牌面館進駐,撫琴街道打造了成都首條面食特色街區——絲面美食街。

  目前,該片區已集聚了30余家特色面館、50余家特色小吃,包括擔擔面、宜賓燃面、內江牛肉面、重慶小面、蘭州拉面、中江挂面、陝西油潑面、鄭州燴面等……

  這兩條破舊的街區重煥生機,一個最顯而易見的亮點就是,街道是“行人友好型”,將慢行交通作為優先考量對象,最大程度提供優質的可進入、可參與開放空間。

  在成都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看來,此次一環路改造整合了街區可利用空間,植入文旅消費、都市工業、社區商業、生活服務等多元場景,豐富全齡全時全新社區商業業態,打造形成故奈九眼橋頭潮玩街區、百花芳鄰文化藝術街區、北門裡愛情文化主題街區等一批不同性格、不同產業的高品質市井生活場景。(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雷倢)

(責編:高紅霞、羅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