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暗夜尋聲的鐵路“聽漏人”

2021年01月26日07:50  來源:華西都市報
 
原標題:他們是暗夜尋聲的鐵路“聽漏人”

羅進東和工友在成都東站檢測供水管是否漏水。

聽漏儀組合大大提高了“聽漏”的准確性。

1月15日凌晨零點30分,成都氣溫逼近0℃,羅進東和工友到達成都東站,開始檢測供水管是否漏水。主機、探頭、耳機組合的聽漏儀,一端貼地收音,一端貼耳聆聽,他們需要排除環境音的干擾、辨別水流聲的差異,准確找到水管漏水點。

春運臨近,羅進東和隊友每周都要對重點區域的管道巡檢一次。他們是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成都供電段成都給水工區的管道工,也是保障旅客正常用水的“聽漏人”。

深夜出動彎腰尋聲 檢測供水管是否漏水

羅進東今年56歲,1983年入路,2012年成為一名管道工。檢測供水管是否漏水,是他的主要職責之一。

“要有責任心,沉得住氣,才能聽到。”羅進東說。過去,他們的器材隻有一根聽音杆,一頭插在泥土裡,或者貼在水泥地上,另一頭有7個小孔收音。工作時,他們需要把收音的一端緊貼在耳朵上,仔細分辨地下水聲的差別。這種方式很容易受到環境干擾,而且需要多年經驗才能聽得到。

大約五年前,工區配備了聽漏儀,主機、探頭、耳機的組合,大大提高了“聽漏”的准確性。主機是低噪音、高放大倍數的放大器,還設有濾波器過濾干擾音﹔探頭有多種形狀,為防止環境噪音或風聲干擾,還可以外設防風罩﹔信號大小一般使用數字顯示,更易分辨。

然而,就算器材有所升級,“聽漏”仍然是一份艱苦的工作。為了減少環境干擾,他們隻能在凌晨出動,天亮前收工﹔工作場所多為草叢、溝坎、井下。

每一次巡檢,“聽漏人”都要逐個查聽被測區域管道的配件設施有無漏水聲,如初步判斷一段管道有漏水,再沿管道上地面巡檢,每走一兩步就要停下來、聽一下,接近漏水點附近要一邊慢慢走一邊仔細聽,直到能夠確定漏水點。整個過程需要彎腰行走幾公裡。

春運前重點巡檢 保障旅客正常用水

春運臨近,供水管檢漏工作愈發頻繁,羅進東每周都要深夜巡檢,及時排除漏水點,保証春運期間旅客正常用水。

成都給水工區工長李順洪介紹,他們常年對近一百公裡的供水管道和八百余座消火栓,以及四百余座上水栓進行維修保養,范圍包括成都鐵路樞紐地區、成灌快鐵、成雅鐵路、成貴高鐵。

同時,他們還管轄成都站、成都東站、成都西站、成都南站等30余個供水站點。如果維護保養不及時,旅客列車上水、站房候車大廳用水都會受到影響。

“經常這麼晚出去,家裡還是有點擔心的。”羅進東說。不過,入路近40年的他,早就接受了自己的工作性質,也不覺得有所犧牲。“我們在夜間用心‘聽漏’,按標准處理設備缺陷,這樣就能讓選擇鐵路出行的旅客用水用得舒心。”帶著這份責任感,他一次次迎著寒風,深夜尋聲。(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曹菲)

(責編:李強強、章華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