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這個小學體育課上的是:傳統五行刀法

2021年01月22日08:01  來源:成都商報電子版
 
原標題:酷!成都這個小學體育課上的是:傳統五行刀法

  近日,成都一小學體育課教傳統五行刀法的視頻在網絡上走紅,獲得數萬點贊和數千條評論,網友稱值得推廣。

  1月20日,記者了解到,視頻中開設武術課程的學校是成都市迎賓路小學。該校從2011年起將武術特色課程引入校園,至今已開展了10年。

  網絡走紅:

  小學體育課教傳統五行刀法

  近日,成都一小學體育課教傳統五行刀法的視頻在網絡上走紅,獲得數萬點贊和數千條評論。

  視頻中,有的學生一邊移動腳步,一邊雙手持“刀”在樁上擊打練習,有的則戴上護具在進行激烈的雙人對抗,十分帥氣。學生們練習的是中國傳統武術五行刀法。在得知是學校體育課開設的武術課程后,網友們紛紛點贊,認為值得推廣。

  學校初衷:

  旨在繼承傳統文化

  弘揚尚武精神

  1月20日,記者了解到,視頻中開設武術課的學校是成都市迎賓路小學。該校從2011年起將武術特色課程引入校園,至今已開展了10年。

  學校武術隊負責教師曾科是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他將非遺文化--趙門拳引入校園,引領學生走上了一條從武術套路傳播進入武術文化傳承的道路。

  2008年,從成都體育學院武術專業畢業后,曾科成為一名體育老師。他利用課余時間組建校園武術隊。他希望以武術動作為載體,通過身體動作鍛煉個人精神,讓個人精神通過磨煉超越原來的自我。

  2011年,他把想法告知了所在的成都市迎賓路小學,得到學校的認可和支持,武術成為該校的特色課程之一。目前,武術已經融入到學校的多個方面。課間操時段,學生們集體練習的是氣勢如虹的趙門武術﹔體育課堂中,實行走班制教學,學生根據自己興趣愛好,在武術、足球等5個特色課程中進行選擇,不再是常規的體育課。

  “全校1300多名學生中現在有400多名選擇了武術課程。”曾科說。社團活動中,成立了武術隊,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訓練,代表學校進行對外交流、表演、比賽。

  曾科表示,之所以選擇拳術、短兵項目作為主要的武術教學課程,主要是因為相較其他武術項目而言普及性更高,不受身高、體型等影響,青少年都可以適用,且安全性更高。練習過程中十分注意學生的安全,學生使用的刀具是經過精心挑選的,為聚氨酯仿制唐刀。對抗時配有頭盔、盔甲等護具,擊打時能感受到力量,但不會受傷。

  學生受益:

  練武術強大意志力

  隻有付出才會有收獲

  “傳統文化的禮、德、勇、信、強、愛、敬、恆精神,是老師在第一堂課所教授的,也是我們練武之人必有的品德。”目前就讀五年級的范璟月是學校武術代表隊隊員之一,老師曾在第一堂武術課上講的這8個字一直牢牢印在她心中,不僅伴隨著學習,也融入生活中。

  談及為何會學習武術,她表示自己小時候體弱多病,練武術可以強身健體,還能鍛煉意志力,同時也是一件很酷的事。雖然外表看起來是瘦瘦的女生,但范璟月練起刀法來十分有勁兒。刻苦訓練的她,早在三年級時便入選了校隊。

  “曾老師,你改變的是我的性格,你還給予了我膽量,賦予了我勇氣……”這段文字來自一名已經從成都市迎賓路小學畢業的學生的作文。在這篇作文中,學生表示,小時候自己是一個膽怯的女生,在任何需要表現自己的時候,都選擇躲在媽媽身后。在小學6年時間裡,因為學習武術,在老師帶領下拿過許多獎,參加過無數比賽,還走出過國門。期間,自己感受到中國武術的博大精深。在初中時自己開朗了許多,班級第一次表演還主動報名參加,內心有一種自豪感。

  推廣交流:

  與多所學校共同探討推廣

  曾赴日本“以武會友”

  “繼承傳統文化,弘揚尚武精神是迎賓路小學一直堅持在做的事情。”曾科說,通過一系列學習,孩子們對武術的熱愛與日俱增,變得勇敢自信,為民族文化感到驕傲和自豪,這才是我們想做的武術教育。

  據了解,該校從2011年至2018年連續8年參加成都市中小學生集體武術比賽獲得一等獎﹔曾科在2017年將趙門武術文化帶到歐洲,受到克羅地亞議長的高度評價﹔2018年該校獲得全國優秀教改單位榮譽稱號,同時獲得全國教改單位優秀課改視頻展示一等獎﹔2019年是中國四川省與日本廣島縣締結友好關系35周年。受廣島縣邀請,該校武術隊前往日本進行參觀交流,同時與空手道、劍道、柔道等日本傳統武道相互交流。

  此外,為了進一步推廣傳統武術文化,從2017年開始,迎賓路小學和成都市一些友好學校共同探討傳統武術在校園課程中的應用和推廣。目前,8所友好學校共同組織過一次短兵項目對抗賽,廣受家長和學生熱愛。同時,學校之間還會定期舉行交流賽,大家一起致力於推廣傳統武術,弘揚民族文化。(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張肇婷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責編:章華維、羅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