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公社裡的人間煙火

劉海天

2021年01月20日13:23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雪過天晴朗,臘梅吐清香。雖然還是冬日,但幸福公社裡已經充盈著春天的氣象。“喜居寶地千年旺,福照家門萬事興。”一戶人家大門上貼著這樣的春聯,表達著普通中國人的心願。

一位游客感嘆,在幸福公社最大的感受,就是聞到了人間煙火味。與現代化城市生活迥然不同,這裡是一種世外桃源般的境界體驗。很多成都人來到這裡定居或者度假,是為了追求山野田園的舒適安逸,想要回到生活本來應有的樣子。“人間煙火”這個詞,把它拆成四個字逐一分析,發現這裡的學問並不簡單。

幸福之人:社員都是向陽花

一旦入住幸福公社,不管是臨時還是永久,都是社員,都是有福人。

網紅打卡地喜盈牆:牆上嵌了很多帶雙喜字的陶瓷罐。人民網 劉海天攝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善修睦……”《禮記》中記載的這段思想,指引著一代代仁人志士去探索奮斗。幸福公社社長史御力加入到其中,也要為這個夢想出一份力。他把自己收藏的很多東西拿出來,砌在社區的牆裡,就像造了一個牆上的博物館。“獨樂樂不如與人樂樂。”史御力解釋他這麼做的理由時,引用了孟子的名言——意思是和大家一起高興才是真高興。

與人分享快樂,這樣的事在公社裡有很多。買房者會分到一塊菜地,可以體驗耕讀傳家的傳統文化。諸葛亮“躬耕於壟畝之間”,陶淵明“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孟浩然“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各種各樣古文詩詞裡描述的感覺,可以在種菜養花時慢慢尋找、深深體會。社員自家的菜吃不完時,很樂意送給需要的鄰居。家裡有事,也會托付熟悉的鄰居代為辦理。信任帶來了信任,互動催生了互動,充滿善意的良性循環建立起來,彼此可以收獲更多的幸福。“善良是一顆種子,把它種在幸福公社裡,可以收獲更多的善良。”史御力的愛人王貞雯這樣描述。

鄰裡之間:感受一家一世界

“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這句話在網上很火,是很多人的人生小夢想。在幸福公社,這個夢想很容易實現:去鄰居家就是旅行,可以說走就走說回就回。人們常說,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可這裡的鄰居家,最不缺的就是風景,不但千般美麗,而且常換常新。

到鄰家串門,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人民網 劉海天攝

來這裡定居的人,都是為了一份詩意的生活。所以大家各顯神通,把自己家布置得像仙境一樣,雖然空間不大但卻精致漂亮。各家有各家的風景,各有過人之處,風格卻絕不雷同。推開一間房門,就像來到一個精彩奇異的世界,就像置身一個優雅安逸的藝術殿堂。

人之所以想去旅行,是為了追求詩和遠方。幸福公社的鄰裡之旅,追求的是詩一樣的生活,卻不需千山萬水地奔走天涯。這是“詩和近處”的旅行,有詩的近處,其實也就是心裡向往的遠方。

生活之煙:輕煙散入幸福家

幸福公社的煙不是抽煙的煙,而是充滿生活氣息的煙。這裡室外是看不見煙頭的,因為大家不會將其隨意扔在戶外。社區裡的環境美麗整潔,這是社員們共有的家園。

為了營造藝術化的環境空間,社區可沒少花心思。外來的游客,可能不太容易找到垃圾桶。因為這些垃圾桶用陶瓷缸做成,加上個斗笠一樣的蓋子,融入了滿是陶瓷飾品的環境中。不知情的人可能會以為,垃圾桶也是雕塑。

幸福公社裡的煙,不是虛無縹緲的象征,而是代表著實實在在的幸福。有人在家中焚香,香煙裊裊升騰充盈滿室,有繞梁三日的感覺。有人舉行篝火晚會,說唱跳舞,讓參與者心裡充滿光明和溫暖。灶上的煙火帶來了香噴噴的飯菜,給人以美食的享受。山間的水汽蒸騰,仿佛雲煙遮罩,讓人想起“如煙往事俱忘卻,心底無私天地寬”的名句來。

臘梅花開寓意好,清香伴著福運來。人民網 劉海天攝

那些古代的磚瓦瓶罐,如今安靜地嵌在牆裡,不再有煙火氣。但是那每一件東西,都曾經在密不透風的窯內,承受烈火高溫的炙烤。真金不怕火煉,鳳凰無懼涅槃,烈火成就了陶瓷的品格,讓它們如今可以安寧地感知世界,與風煙同歸於寂靜。

產業之火:生意興隆花綻放

幸福公社曾經獲評成都第一個旅游社區,在發展思路上走在了前邊。如今,它在文旅研學的基礎上,又致力於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開門做生意,關門過生活,是社區的整體文化共識,也是社員們各自的興趣。這種模式,其實是向中國傳統生活理念的主動回歸。關上門安守天井,開了門關心天下,這種中國人的高尚品格,正在幸福公社裡強化提升。

古稀之年的龐阿姨,開了一間酸奶屋。不為掙錢,隻為追求一種生活方式。老伴為她買了這個院子,她要用努力去回報這份感情。蜀中才女卓文君的心願“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在幸福公社裡亦是司空見慣。

這裡有很多能工巧匠設計制作的文創產品。人民網 劉海天攝

芳華正盛的一位女士,曾經因為資金鏈斷裂要退房。但是當看見自己門前牆上鑲嵌的駿馬雕塑時,她被藝術之美震撼了。她鼓勵自己:找一份工作掙錢,把房子買下來,打造幸福的人生。如今,家門口的社區活動中心正在建設,她准備開一間咖啡館,以抓住這個商機。她曾有過不順心,但還是走出了陰霾來擁抱陽光。

用水泥來復制木雕圖案,還要達到看上去真假難辨的效果,並不容易。來自蘭州的青年人小劉,是做這個工作的高手。和他一起工作的,是一群同樣朝氣蓬勃的年輕人。他們的理想就是把社區的產業做得火起來,以証明自己的能力和價值。

不只是這些專業的工作者,社區裡其實藏龍臥虎。說不定哪個貌不驚人的老者,就是“掃地僧”一樣水准的名家高手。想挂對聯,社區裡有書法家﹔想挂門神,社區裡有畫家……很多人都有一技之長,他們是社區產業發展的基礎力量。

幸福公社裡,到處都是福文化。村子叫福村,門上貼福字,卡通福星老人頭頂一個大福字,站在門邊迎接“有福之人”。客人一抬頭,就能看到房頂上寫著的大字“福人居福村,福村有福人。”在這樣的氣氛下,人的內心更容易感受喜樂。整體的福文化氣氛,是吸引人們前來游玩的重要因素。

正在打造的新工程,家家門上都有“福”。人民網 劉海天攝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說的是過年貼春聯。“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幸福公社裡,人們納著祖先的余慶,創造更美的生活。

但幸福公社倡導人們,每時每刻都要去感受幸福創造幸福,而不必等到過年才有過年的氣氛。人們在這裡,天天都是過年,時時都可安然。盡發一分光,各得一分暖,在奉獻集體幫助他人的過程中,懂得什麼是真正的幸福。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