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城公園、錦江公園建設和一環路改造提升,是重構城市空間結構的牽引工程,是推動城市有機更新的筑基工程,創造了市民高品質生活新空間,打造了成都走向世界新名片。
■以錦城公園、錦江公園為軸,加快規劃布局產城融合、職住平衡的新型社區,吸引更多高素質、高技能人才來蓉發展,共同享受“身在公園、春暖花開”的美好生活。
■春節即將來臨,要主動策劃推出一批群眾喜愛的特色主題活動和戶外消費場景,努力營造歡樂祥和、安全舒適的節日氛圍。
1月13日至14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范銳平,市委副書記、市長王鳳朝等市領導集體調研錦城公園、錦江公園建設和一環路“市井生活圈”改造提升工作。范銳平指出,錦城公園、錦江公園建設和一環路改造提升,是重構城市空間結構的牽引工程,是推動城市有機更新的筑基工程,創造了市民高品質生活新空間,打造了成都走向世界新名片。要堅定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加快實施生態惠民示范工程,讓城市自然有序生長,推動生態價值創造性轉化,向世界呈現公園城市示范區的別樣精彩和獨特魅力。
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唐川平,市政協主席李仲彬,市委副書記朱志宏參加。
錦城公園位於成都繞城高速兩側,環線100公裡一級綠道已貫通90公裡,並策劃打造了一批主題園區,即將在大運會前整體貫通。13日上午,范銳平一行沿著綠道一路前行,實地踏勘工程建設和場景營造情況。在成都熊貓基地改擴建項目現場,市領導們詳細了解了熊貓基地和熊貓國際旅游度假區建設推進情況,要求加快推進項目建設,積極引進國際時尚活動,大力營建多元消費場景,更好提升市民游客觀光體驗感受。要加強整體策劃,用好用活大熊貓IP,講出講好“成都故事”,持續提升國際影響力和城市美譽度。
成都“大運村”毗鄰錦城公園,22個新建設施已基本完工。范銳平一行來到這裡,實地察看運動員公寓、美術館、藝術中心等項目。隨后,他們又來到一旁的青龍湖濕地公園,詳細了解大運會配套設施建設推進情況,並實地體驗綠道騎行、智慧打卡。范銳平指出,要以舉辦大運會為契機,大力推廣健康時尚的生活方式,培育壯大體育產業,推動成都從世界賽事名城向世界體育名城演進躍升。
當日下午,范銳平一行又實地走訪了“花鄉農居”“交子百業園”“萌寵樂園”“上古水韻”“生態文明建設主題公園”等重點項目,詳細了解錦城公園建設整體推進情況。范銳平指出,錦城公園、錦江公園不僅是生態工程,也是生活空間。要以錦城公園、錦江公園為軸,加快規劃布局產城融合、職住平衡的新型社區,吸引更多高素質、高技能人才來蓉發展,共同享受“身在公園、春暖花開”的美好生活。春節即將來臨,要在錦城公園、錦江公園、一環路“市井生活圈”中,主動策劃推出一批群眾喜愛的特色主題活動和戶外消費場景,努力營造歡樂祥和、安全舒適的節日氛圍。
錦江是成都的“母親河”,錦江公園建設推動了“一江錦水、兩岸融城”的空間形態加快形成。14日上午,范銳平一行先后來到“北門裡·愛情巷”、望平街、自行車專用道等地實地調研,詳細了解錦江公園子街巷風貌改造、景觀建設、產業植入等情況。每到一處,市領導們都與商家深入交流,關切詢問經營情況,叮囑大家要堅持“亮碼測溫戴口罩”,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基礎上提供更多高品質產品服務,讓廣大市民游客真切體味錦江的歷史記憶和人文底蘊。
一環路是成都最早建成的環線主干道,正在加快打造“市井生活圈”。范銳平一行先后來到一環路的文家巷絲面美食街、科大智創谷、音樂坊片區實地調研,了解特色街區打造等情況。范銳平指出,要進一步盤活街坊裡巷,提升商業業態,培育高端化與大眾化並存、快節奏與慢生活兼具的消費場景,讓消費者感受蜀都味、國際范的公園城市生活魅力。
當天下午,范銳平主持召開專題會議,聽取錦城公園和錦江公園建設、一環路“市井生活圈”改造提升工作推進情況匯報。他指出,隨著工程建設不斷推進,全市各級各部門思想認識、謀事境界、專業精神、創新能力、協作意識大幅躍升,養成了開放式思維習慣和創造性工作方式。這也是成都未來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的不竭動力和寶貴財富。要進一步深化對生態惠民示范工程戰略意義的認識,凝聚共識、自覺擔當,敢於創造、科學作為,努力用生活城市的品質留住人、用公園城市的影響吸引人、用天府文化的魅力激勵人。
范銳平指出,要把全線貫通、整體成勢作為優先目標,加強整體策劃和前瞻謀劃,加快推動公園綠道連環成線、串珠成鏈,打造走向世界的新名片。要把引入高能級項目作為成敗關鍵,放眼全球深化與專業企業合作,構建新形態、引進新技術、創造新模式、釋放新動能,引領帶動城市發展能級躍升。要把生態價值創造性轉化作為動能之源,讓綠色投資成為最優質的資產,讓生態產品供給成為最普惠的民生。要把文化傳承、場景營造作為比較優勢,加強規劃設計,統籌項目建設,形成各具特色、差異發展的場景格局。要把社會認同、市民參與作為評價工程效益的主要標尺,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和社會力量廣泛參與。要把守正創新、敢闖善為作為破解難題的重要方法,總結經驗、深化交流,充分撬動廣大黨員干部和企業市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王鳳朝強調,要堅持保護優先強本底,堅決打贏錦江水生態治理攻堅戰,加強自然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加強歷史文化遺存和景觀風貌保護,挖掘傳統文化內涵強化活態保護。要強化系統謀劃促發展,加快整治提升錦江兩岸城市建筑風貌,結合不同街巷片區歷史文化、城市記憶現狀載體、特色資源,打造主題鮮明特色景觀,營造差異化市井生活、公園社區場景,進一步帶動實施片區綜合開發,優先布局完善5G基站、新能源充電樁等新型基礎設施,創新打造“未來城市”樣板間。要下足“繡花”功夫提質量,牢固樹立精品意識,注重文明施工,堅持精細管理,加快完善管理機制,同步促進市場化、專業化運營。要突出利企惠民提品質,鼓勵企業積極參與投資建設,盤活資源提升經濟價值,進一步強化公共服務配套,加強錦城公園、錦江公園與城市公共交通、慢行交通系統銜接,優化停車場、公共廁所等功能設施布局,構造高品質生活場景。
市委常委、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政府副市長、市政協副主席,四川天府新區、成都高新區及相關各區(市)縣負責同志參加。(成都日報記者 張家華 常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