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金牛建設“天府成都北城新中心”的謀與定

2021年01月14日08:06  來源:四川日報
 
原標題:成都金牛區建設“天府成都北城新中心”的謀與定

歲末年初,又是一年盤點時。2021年的此時,時間交織出一大一小的兩個坐標軸,令人回眸,令人期盼。

一個是極不平凡的2020年與充滿希望的2021年之間,形成特殊之年的百感交集﹔一個是成就非凡的“十三五”與新局新章的“十四五”之間,銜接逐夢之旅的意氣風發。

1月12日,成都市金牛區委七屆十四次全會暨區委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在“十三五”與“十四五”的交匯點,站高謀遠——

過去的五年,奮進的金牛實現了城市能級的位勢之變、經濟地理的形態之變、發展體系的動能之變、營城邏輯的價值之變﹔未來的五年,金牛將按照“三步走”戰略,一張藍圖繪到底,凝心聚力建設“天府成都北城新中心”,全面構建和塑造“現代商貿主樞紐”“雙城軌交主樞紐”“科創文創新高地”“宜居宜業新高地”。

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金牛對標國家、省、市藍圖和目標,謀定而動、主動作為,砥礪奮進,不負時代。

蓄勢 金牛的成績與干勁

這是一份區域發展中期成績報告單——時間鎖定2018年至2020年,主線是“改革攻堅三年行動計劃”,任務是“提升金牛品質、打造金牛品牌、重振金牛雄風”,路徑是“提檔升級、提質增效,完善功能、優質服務”。

三年裡,金牛區上下勠力同心,在貫徹實施“中優”戰略、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提升國際化營商環境、推進現代城市治理、營造干事爭先氛圍五大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

重塑城市空間,城區形象快速蝶變。“四大片區”為人北片區、茶花片區、金牛壩片區、鳳凰山片區,保利時代等更新改造項目、時代中國西部科技中心等城市綜合體、鳳凰山體育公園等標志性項目都推進順利。啟動以“鐵半城”為重點的城市更新改造,累計完成低效工業用地騰退 2000余畝、傳統市場轉型升級16家,城中村1299戶、老舊院落121個,老工業企業、傳統市場、老舊小區改造等升級成效明顯。在成都率先踐行公園城市街區一體化導則,府河攝影公園等7大公園建成開園,棗子巷、愛情巷等14條特色街區亮相,新橋、九裡堤等一批示范社區成為國際化社區新樣板。

重塑經濟組織方式,加快構建“1+3+6”現代產業體系。在成都率先制定“現代都市工業行動計劃”,18個128萬平方米工業樓宇、標准廠房全面建設,引進投資海利爾人工智能制造總部、航天科工二院成都分院等16個重大項目。“國家級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落地推進,累計出口15944單、貨值64億元。建成成都唯一綜合型海外倉——泰國海外倉,西班牙館、俄羅斯館等開館運營。新增新經濟企業19260家,居全市第一。技術交易合同總額突破1600億元,居全省第一。文創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6%,在五城區率先邁入“百億方陣”。三大產業功能區加速起勢。

塑造國際化營商環境名片,探索社區治理“金牛路徑”。“北斗產業發展大會”“南亞商品交易博覽會”“首屆中國西部服裝博覽會”等一批品牌節會在金牛舉辦,紀錄片《大道金牛》節目觀看人次破千萬,金牛城市影響力和美譽度持續提升。在全省率先創新實施“俊彥計劃”,累計引育人才計劃專家35名、入選省市人才計劃人數連續5年位居成都五城區第一。市場主體達37萬余家,總量位居全省區(市)縣第一。新建學校38所,義務教育階段優質學校覆蓋率近90%。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參保率分別保持在90%、98%以上。開展對口支援工作,高標准助推石渠、簡陽3個鄉如期全面實現脫貧,作為成都唯一的代表在全省脫貧攻堅獎表彰大會上交流發言。共改造提升黨群服務中心82個,全國首家社區發展治理創享中心建成投用,“一庭三所聯調機制”入選全國社會治理典型案例。開展疫情防控十項基礎工作“大體檢”,提前兌付產業扶持資金3.2億元,解了企業“燃眉之急”。

回眸“十三五”時期,金牛以“四個變化”來總括:GDP連跨5個百億台階,預計2020年GDP將突破1300億元大關,實現了城市能級的位勢之變﹔實施63個非核心功能疏解提升項目、拆改面積近90萬平方米,“9縱10橫”骨干路網體系基本形成,實現了經濟地理的形態之變﹔服務業增加值突破“千億”大關,利用外資實際到位年均增長15.2%,實現了發展體系的動能之變﹔綠地、綠道增加快,“818”公共服務設施實施建設748個,實現了營城邏輯的價值之變。

乘勢 金牛的場域與能級

站在“十四五”的起點,作為傳統的經濟強區,金牛自覺擔當使命,提出清晰定位:建設“天府成都北城新中心”,為成都加快打造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貢獻力量。

從區位勢能看,成都仍將處於戰略機遇疊加期、高質量發展攻堅期和城市能級躍升期。金牛作為中心城區,亦將分享這一機遇紅利,進入國家戰略牽引、功能高位集成、區域共榮共興的“快車道”,迎來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公園城市示范區、國際鐵路港大港區等一系列重大機遇。

從資源稟賦看,金牛現有可利用土地資源超過3萬畝,總量位居五城區第一,且大多位於軌道站點周邊,后發規劃優勢明顯,便於連片開發和綜合利用。

從現代產業體系來看,金牛探索了一條“優產業、提能級”的發展路徑,打造“一區三園”的“都市工業新區”,堅持以“1+3+6”現代產業體系為支撐,商務服務主營收入、軌道交通主營收入、電子商務交易額均突破“千億大關”。榮獲西部首個“國家級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全省首個“中國工業大獎”等28項國家級稱號。2020年,盡管受到疫情沖擊,該區預計固定資產投資逆勢增長9.2%,顯現出“投資成都,首選金牛”的強力后勁。

從載體支撐看,成都露天音樂公園將承辦2021年成都世界大運會閉幕式,城北體育館將承辦大運會武術比賽和2022年世界乒乓球錦標賽,鳳凰山體育中心將承辦大運會籃球比賽和2023年亞洲杯足球賽,天府藝術公園將打造“一帶一路”對外交往中心,金牛具備建設近悅遠來生活城市的現實基礎。

金牛提出,在未來五年中,要抓好“四大機遇”,做強“四大功能”:用好成渝門戶商圈布局金牛的機遇,做強“現代商貿與商務”功能,高起點打造“現代商貿主樞紐”﹔用好成渝中線高鐵起止金牛的機遇,做強“軌道樞紐與門戶”功能,高標准打造“雙城軌交主樞紐”﹔用好成渝科創走廊串聯金牛的機遇,做強“科技研發與文創”功能,高水平打造“科創文創新高地”﹔用好重大功能項目選址金牛的機遇,做強“生態宜居與人文”功能,高品質打造“宜居宜業新高地”。

圍繞建設“天府成都北城新中心”的總目標,金牛確定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2035年遠景目標等重大戰略任務和目標,以用好“四大機遇”、做強“四大功能”為路徑,擘畫了一幅美好生活的藍圖,令人向往。

點擊

1、建設“天府成都北城新中心”“天府成都”標定方位和區位,“北城新中心”錨定定位和地位,立足於破解城市“邊緣化”核心問題,以全新的戰略標識重塑金牛在成都城市版圖中的功能定位﹔著眼於破解產業“空心化”實質問題,以全新的發展方式提升經濟人口承載能力﹔致力於破解形態“郊區化”現象問題,以全新的區域形象涵養城市宜居比較優勢。

2、四大支撐功能四大支撐功能為“現代商貿主樞紐”“雙城軌交主樞紐”“科創文創新高地”“宜居宜業新高地”。

具體來說,要聚焦做強“現代商貿與商務”功能,加快打造內貿外貿協同一體的“現代商貿主樞紐”﹔要聚焦做強“軌道樞紐與門戶”功能,打造聯結成渝輻射西部的“雙城軌交主樞紐”﹔要聚焦做強“科技研發與文創”功能,打造創新驅動科創文創協同的“科創文創新高地”﹔要聚焦做強“生態宜居與人文”功能,打造公園城市先行示范的“宜居宜業新高地”。

“兩樞紐兩高地”四大支撐功能,猶如金牛區的“四梁八柱”,共同服務和支撐“天府成都北城新中心”的總體定位,既明晰未來發展主攻方向,又彰顯未來發展的信心雄心。

3、“1+3+6”現代都市產業體系即,增強總部經濟龍頭牽引力,提升都市工業、商貿商務、科創文創三大主導產業品牌影響力,塑造軌道交通、北斗應用、現代商貿、特色商務、醫藥健康、都市文旅六大特色產業核心競爭力。(文弦)

(責編:羅昱、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