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臘肉成了脫貧“新幫手”

2021年01月13日07:31  來源:四川日報
 
原標題:老臘肉成了脫貧“新幫手”

  春節臨近,北川縣各大臘肉香腸加工廠的訂單增加不少。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何海洋攝

  一線故事

  香腸臘肉是四川家家戶戶年前必備的一道佳肴。北川臘肉因為口感極佳,還被收錄進了綿陽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

  從“土貨”搖身一變成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北川臘肉的轉身之旅並沒有就此打住。在北川採訪期間,記者偶然得知,最近兩年,當地把老臘肉做成了一門產業,還帶動了一方百姓脫貧致富。

  其中的帶頭人,是北川禹珍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華祁。2020年,公司老臘肉的銷量近4000萬元,僅他一家,就帶動30多戶貧困戶實現脫貧。

  老臘肉如何成了脫貧攻堅的“新幫手”?

  新打法:品類更多,渠道更新

  採訪期間,王華祁帶我們去參觀公司的生產車間,一進入公司大門,記者立即被眼前的場景震撼了:舉目望去,偌大的壩子裡,到處是密密麻麻的不鏽鋼以及木質架子,上面挂滿臘肉、香腸等各式產品。

  ——品類更多。僅臘肉就有豬頭、豬腿、五花、豬舌、豬尾等十幾個品種﹔同樣,香腸也有廣味、川味、排骨香腸等多種口味。

  “現在顧客需求多樣,單一品種肯定不行了。”王華祁說,要從一個作坊變成一個產業,首先是要專業。如何體現專業,核心是生產過程有細致的分工,終端上表現為有更多品類。為此,他們發揮“庖丁解豬”的精神,將豬肉分割成數十個品種,由此,贏得了更廣泛的受眾。

  ——渠道更新。香腸臘肉在當地耳熟能詳,市場空間很小,要發展,必須拓展銷售范圍。為此,這幾年,他們一方面加大包裝營銷的力度,同時大力拓展線上銷售渠道,先后入駐了建行善融商城、工行融e購等多個電商平台,2020年網上銷售額佔比達到了70%。

  ——周期更長。傳統北川臘肉生產周期隻有兩三個月,問題是,要成為一個產業,這麼短的時間內如何能保証市場需求呢?

  為了破解這一難題,去年,王華祁引進低溫脫水發酵設備,通過模擬北川高寒地區風霜吹刷和低溫發酵環境,實現了一年四季都可以制作臘肉,成功讓產能翻番。

  新模式:蓄水澆田,以大帶小

  12時,北川縣壩底鄉通坪村,唐六慶穿著厚厚的棉服,戴著棉帽,拄著拐杖往家趕。家裡,有幾十頭生豬正在等著被投喂。

  唐六慶身患殘疾、腿腳不便,不能下地干活,此前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三年前,他依靠養豬脫了貧,最近幾年,他家每年都能出欄近兩百頭豬,純收入接近20萬元。

  這得益於禹珍實業公司創造的“代養模式”。為了解決老臘肉的原料供應問題,2015年,王華祁首次引進黑豬仔150頭,在通坪村進行試點養殖。

  2017年,企業投資650萬元,建設年出欄5000頭的生態黑豬代養繁育基地。為了破解環保壓力和人力短缺的問題,他們創造性地探索了“代養模式”。

  在這種模式下,公司提供仔豬、技術、飼料,同時負責商品豬的回收,代養戶則提供場地、人力。

  如此一來,城市工商資本和分散的農戶兩種資源實現了整合,品牌、管理和分散的養殖實現了統一,優勢互補。

  說“統”,統一品種、統一品牌、統一技術、統一銷售,解決了傳統散養戶的資金、技術和銷售問題。“再不怕豬周期大起大落,也不怕疫情風險了。”

  說“分”,化整為零,分散養殖,一方面讓糞污就地還田降解,解決了環保問題,另一方面利用山區的自然屏障,減少了疫情的風險。

  唐六慶等10戶貧困戶首批參與代養,當年底,公司對全部黑豬進行定價回收,貧困戶戶均年增收2.7萬元,比傳統單家獨戶散養模式增收60%以上。

  截至去年底,當地的代養場已經達30多家。王華祁還給這種模式起了個形象的名字:蓄水澆田。繁育基地是“水塘”,代養場為“田”,塘滿田肥,一體發展。

  “我不能下地干活,他們給我豬苗,我幫他們養,出欄后他們以合同價格回收,這樣一欄一欄地養著小豬,我的生活就好起來了。”對於這種模式,唐六慶滿是感激。(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梁現瑞 田姣)

(責編:李強強、章華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