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江區長流河公園一隅。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華小峰攝
近日,成都市青白江區長流河公園,清澈河水緩緩流淌。盡管天氣不算晴朗,還是有不少市民在兩岸綠道上散步、休憩。
站在綠道遠望,南岸,青白江曾經的兩大企業——川化集團和攀成鋼的原廠房佇立﹔北岸,一棟棟商品房拔地而起。
長流河是青白江城市發展的見証。1956年,四川肥料廠(今川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在青白江破土動工,一條用於工業取水、排污的溝渠同時開建,長流河由此誕生。流淌半個多世紀后,曾經清澈的長流河隨著工業發展變成一條又臟又臭的水溝。
變化,始於城市發展路徑的改變。2014年至2016年,川化集團和攀鋼成都公司關停退出,青白江開始從老工業基地向內陸開放高地轉型。隨著該區智慧產業城的規劃建設,2018年,當地啟動打造長流河公園。佔地22.5公頃的長流河公園,西起青白江區團結中路紅衛橋(原攀成鋼廠區片區),東止化工北路橋(原川化集團廠區片區),按開放式公園、海綿城市理念建設,融入老工業區特色,保留原有工業建筑遺存﹔沿河兩側景觀帶設置自行車道、步行道、親水觀景平台,配合柔軟的護坡草地,營造舒適輕鬆的親水環境,串聯起工業時光廣場、記憶長廊、野餐草坪等景點。
“原來河兩岸都是泥巴路、雜草叢生。”青白江區大彎街道化工路社區居民袁邦秀就住在長流河附近,現在,長流河公園成為她和孫子散步游玩的好去處。“4歲的孫娃子經常沿著河邊綠道跑,還站在花叢裡讓我給他照相。”
青白江區住建局公園城市建設中心主任蔣亨亮表示,“十四五”期間,依托長流河公園打造的綠道將逐步呈現“生態科普、智慧科技、商業休閑、產業文明、國際潮流”五大主題功能。(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李秋怡陳昊程文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