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儲銀行“駐村工作隊” 帶領貧困村“舊貌換新顏”

2020年12月23日10:53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幾年前,兒媳婦第一次來我們家時,因為嫌這裡太窮還哭了。”南充市營山縣合面村的老人顏賢能指著門前水泥路說,如今村裡大變樣,水泥路修到家門口,新翻修的小樓房干淨、漂亮,兒媳婦主動提出要把孫子的戶口落到村裡來,這讓顏賢能老人覺得分外有面子。

合面村因何而變?郵儲銀行營山縣支行作為合面村的定點幫扶單位,於2016年4月選派優秀黨員干部彭德萍擔任合面村第一書記,2018年5月又選派2名優秀年輕干部形成駐村工作隊。在彭德萍的帶領下,駐村工作隊上坡下坎、深入田間地頭,挨家挨戶走訪貧困戶摸情況,手把手指導村民做產業。2019年,合面村成功甩掉窮“帽子”,291名貧困人口全部如期脫貧,人均年收入達5415元,村貌更是大變樣。如今的合面村不僅修起了村道,建起了產業基地,還通過技能培訓讓村民找到了更多務工機會,村民的腰包鼓了、笑容更多了。

顏賢能家新修的小樓房。呂波供圖

扎根山村 上坡下坎勤走訪

合面村位於營山縣雙流鎮孔雀場北側,距場鎮9公裡,轄11個合作社、356戶、1311人,耕地面積937畝。為准確掌握貧困戶住房、就業、醫療、教育等方面的需求和實際困難,因地制宜制定幫扶措施,彭德萍初到合面村的頭件事便是查清貧困情況,找准脫貧攻堅中的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並在老村長的帶領下開始了逐戶走訪摸排。

“剛來合面村那會兒,每次去村裡都要拿上棍子,因為村道隨時都會遇到蛇。”四十歲出頭的彭德萍,原本一頭黑發,現已變白了不少。初到村裡時,村裡的環境給他來了個下馬威,有一次在走訪農戶返程的路上,下著大雨村道泥濘不堪,加之山路崎嶇陡峭和荒草太深,他差點一腳踩空滑下山去。

上坡下坎,田間地頭。隨時隨處都有彭德萍忙碌的身影,他經常與貧困戶嘮家常,了解家庭情況、收入來源、生產生活困難,逐步摸清了全村情況。合面村山高、溝深,土壤貧瘠,有74戶、291名貧困人口。村情民意摸清楚了,脫貧致富的“脈”號准了,駐村工作隊因地制宜制定幫扶措施就能“對症下藥”了。

郵儲銀行駐村扶貧工作隊請老師給村民教技能。呂波供圖

解決難題 鄉村舊貌換新顏

合面村最大的難題在哪裡?作為一個坐落於山上的村子,2014年以前,合面村人均年收入僅1100元左右,全村沒有一條硬化路。

駐村工作隊緊密結合各階段工作重點,爭當項目實施的協調員,先后協調郵儲銀行營山縣支行提供幫扶資金20余萬元,幫助村裡建成水泥硬化道路17.8公裡、入戶路7.8公裡,並同步推進水、電等基礎設施建設。

“原來這裡都是泥巴路,這幾年變化很大。”合面村老書記彭東林說,自己從2014年回到合面村任村支書,以前合面村全是土路,當時也想做一些工作,但難度太大。郵儲銀行的駐村工作隊來了之后,切實落實幫扶工作,如今基本實現水泥路入戶。

除了基礎設施建設之外,為落實解決好“兩不愁、三保障”問題,駐村工作隊協助村上完成C/D級危房改造76戶、易地搬遷9戶,切實解決了群眾出行難、住房難的問題,合面村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

70多歲的楊厚德老人一家因殘致貧,過去家住在半山腰上,家裡也是半拉茅草房,生活極不方便。在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在易地搬遷政策的幫扶下,楊厚德一家搬到了集中安置點,住進了寬敞明亮的新房,出門就是水泥路,生活比以前方便多了。

“這幾年村子變化很大,我們實現了100%脫貧。”據合面村村副書記顏相強介紹,幾年前村裡沒有一寸水泥路,如今修了近18公裡村道,而且一些道路都修了到村民家門口。過去村民住的幾乎是土坯房,冬冷夏熱,房屋年久失修,裂縫較多,經常漏雨,很多房屋都成了危房,易地搬遷后,村裡建立起3個新農村安置點,每個安置點有十多戶人家,別致的小洋房,讓村民住得舒服了。

為了解決村民的飲水和村裡灌溉難題,駐村工作隊協調修建供水點2處、山坪塘6處,如今合面村已實現了集中供水,國家電網改造實現了安全用電,戶戶通電視,每社通廣播......一項項基礎設施建設的推進,切實解決了制約合面村發展的一系列“難題”。隨著一個個民生問題的改善,村民們的幸福感一步步提升。經過幾年的用心幫扶,駐村工作隊的隊員們與合面村結下了深厚感情,不少村民看到第一書記彭德萍,總會親切地拉上他聊會兒家常。

技能培訓 產業扶貧種下“致富果”

精准脫貧必須要有產業支撐。為了提高合面村自我發展能力和自我“造血”能力,駐村工作隊結合鄉鎮考察調研和貧困村實際情況,用好全縣花椒產業扶持政策,選准主導產業,制定了“集體專業合作社+企業+貧困戶”的利益聯動機制,引進龍頭企業入股,引導幫扶戶投資入園,大力推進產業發展。

截至目前,合面村成立了農民專業合作社,興建了奔康產業園,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合面村在300畝花椒種植園裡套種西瓜、大蒜、辣椒、中藥材丹參,極大提高了村集體收入。“今年6月西瓜成熟,我們搞了現場採摘活動,實現集體收入1.6萬元。”顏相強說,除了扎實做好集體產業外,郵儲銀行營山縣支行駐村工作隊持續開展脫貧攻堅政策宣講,逐步引導村民轉變思想,真正做到扶貧先扶智。

除了帶領村民發展產業外,駐村工作隊先后為合面村打造了文化牆,修建了院壩舞台和會議室,為村民學習教育、文娛活動提供了場所和舞台。引導黨員特別是村兩委黨員干部,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提升政治素養,摸准、吃透政策,不斷提高黨員干部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能力。

郵儲銀行營山縣支行還不定期對貧困戶進行對口幫扶,先后為貧困戶贈送雞鴨苗2000余隻,發放化肥148袋、谷種700余包。通過開展“以購代捐、以買代幫”活動,解決了貧困農產品銷售難的問題﹔先后開展節日慰問10余次,精准扶貧下鄉義診惠民生活動3次、文化下鄉4次,並在全縣率先發起“除陋習、講文明、樹新風”群眾革新活動,激發貧困群眾脫貧奔小康的內生動力。

基礎設施改善了,致富產業發展了,郵儲銀行營山縣支行還經常請種養殖技術人員到合面村免費為村民進行技能培訓,不斷提高村民的種養殖技術。“現在大家看得到希望,精神面貌有很大改善,學習熱情非常高”彭東林說,村民們通過培訓學會了技能,去城鎮能輕鬆務工掙錢,實現脫貧致富。

合面村這個曾經山路崎嶇陡峭、貧窮落后的貧困村,如今正徐徐開啟新農村建設的全新“畫卷”。(彥西亭、呂波)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